专栏名称: 领教工坊
领教工坊面向价值创造型企业一把手,以「私人董事会」方式进行个人领导力修炼,致力于成为中国最专业的企业家终生学习与共同成长的私属社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摸摸艺术书  ·  弗雷德·赫尔佐格黑白摄影集 ·  2 天前  
蚂蚁摄影MaE  ·  这都不会拍,你几千块的相机都白买了! ·  2 天前  
色影无忌  ·  无忌评图第166期|lh8866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领教工坊

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是什么?

领教工坊  · 公众号  ·  · 2017-07-08 14:59

正文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生活在各种标准和优秀的定义中。生存、竞争和占有资源的价值观,足以激励现代人自觉按照压力做事,每日打鸡血催眠自己接受成功的标准,不必问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未来,人工智能足以将人类从生存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回答生存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李松蔚老师提醒道,当权威和规则难以命令世界的运转,孩子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就是「相处」。学会跟他人、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相处,与自己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你才不会无所适从,失去前行的方向。(杨朦晰)


作者:李松蔚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妈呀我呀(ID: momself),此文已获Momself授权


应「吴晓波频道」之邀,给那里的会员做了一个直播,题目叫《年轻父母,如何跟孩子打好这场游击战》。全文太长,将第一部分誊录于下。

吴晓波频道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文章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中父亲的缺位。所以现在有一千多人在线,利用周末晚上的宝贵时间,想学习怎么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这件事让我很感动。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孩子将来可以更好。那我们就来聊一聊,爸爸可以为了孩子做什么?如果你要听专家的话,专家的意见是听不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要多给一点爱,你要从小就开发孩子的认知,你要又温柔又坚定,你要用多少个步骤去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先不说这些观点是不是每一条都经过了科学的验证,就看有几个人是真有条件严格遵守的。我们还要不要有自己的工作,生活,脾气,和处事方法了?还是说我们就是为孩子而活?


我的理解是:谁都做不到,但是谁都不能真的不当一回事。今天在场的多数都是80后,我也是80后。我们80后的特点就是特别容易自我怀疑,从小就被父母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多棒」。现在我们当了父母,也会对自己说:「你看别人家的父母多棒」,就怀疑自己不够好。我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被战战兢兢养大的,谁都害怕错过了什么。这种活法很累,但是谁敢放松呢?


所以今天这个演讲,我不是来告诉你们说:你们看我多棒,来跟我学怎么当爸爸吧。我是想让大家放松一点。真的,今天的主题是为了放下。


我们现在养孩子的很多概念,包括专家那些观点,都是以过去的人类社会为参照得来的。但我们知道,人类正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不管是科技,还是经济,还是哲学和文化,20年后跟20年前相比,可以说是两个世界了。大部分的经验都会变得不适用。以前说英语很重要,用来跟国际接轨。但是再过几年,随着机器深度学习的发展,机器的翻译会越来越多地取代人工的翻译。你花很多精力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学习从句啊时态啊那些语法规则,现在看这些知识超有用,但是20年后可能真没有那么大的价值——除非他在翻译这个领域走到金字塔尖。


我小时候还记得,爸爸从菜市场买活鸡、活鱼回来,自己杀。我在旁边看,我记得他烧一锅水褪那个鸡毛。他说你学着点,长大了这些事你都要做的。可是这才多少年呢,我们完全用不到这些技术了。去超市里买鸡肉,一块一块的每个部位都分好了,冷链配送,方便,也不贵。现在多少人自己杀鸡?


我们再想一想,高中学过的那些知识,现在记得多少?如果跟你的专业关系不大,你还记得双曲线的方程是什么样的吗?它影响到你现在的生活质量了吗?又比如唐诗,现在还有家长吹他们家孩子能背几百首唐诗,有多大意义呢?——如果说孩子确实,天生对诗词感兴趣,他喜欢背这些东西,那是很好。但我见到更多的情况,就是家长扭着孩子去背,每天背两首,背三首。这些在二十年后能有多大用呢?甚至都不用二十年,过几年这孩子自己都忘记了。


很多人,包括专家会说:有意义啊!孩子可能忘了这些诗,但是通过背诗的过程,陶冶了他的情操,培养了他的美感,锻炼了他的记忆力。这些东西是真正重要,是他一辈子丢不掉的。这些东西叫做什么呢?叫做「心理品质」。所以对孩子真正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培养他的心理品质。大家同意吗?


那我们就来聊聊,未来社会,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质到底是什么?


从现在发展的趋势来看,今后我们的物质生活会极大地丰富,成本也会越来越低。通过规模化也好,技术革命也好,机器的参与也好,未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同时又不需要那么多人力的投入。那个时候我们面临的最大危机,可能跟今天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我认为最大的危机是价值感。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从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走出来的。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什么最重要?——生存,竞争,占有资源。在那种条件下,人们不太去思考价值,意义那些问题。摆在你面前的现实就是,你必须变得更高,更快,更强,你没有工夫去思考:我为什么要变得更高,更快,更强?不用怀疑这些东西,它们是确定的,甚至是唯一的价值。我们动力十足。


现在你让孩子学习,他就会问:我为什么要学习?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其实不好回答。你说,因为你要考清华,他说我为什么要考清华?你说要挣更多的钱,他说我不需要更多的钱。我们这一代人,自己没有这种问题。我小时候要是敢问:我为什么要学习?一巴掌就过来了。「为什么?这就是为什么!」


事实上,我小时候根本没有怀疑过。我一直就相信。那个生存压力,它就是弥漫在空气里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那是一个竞争的年代,你奋斗不光是你一个人的事,也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命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活得好辛苦。我们这一代,这就是很多人奋斗的动力。我把它叫做「生存驱动」。


那你想一想,如果生存压力解除了,你还做事情吗?


要因为什么,才会继续做很多事呢?


很多人只会在心里给自己施加压力,强化这种压力,因为我们这一代只会靠压力去做事。今天已经不是匮乏的时代了,没有那么多非做不可的事情。但我们在心里还是会有一种莫名的危机感。——为什么今天很多人抱怨自己有拖延症?说白了,就是我们做的事情很少,没有那么多事情是非做不可的,但是我们心里的危机感又很强,总觉得有什么事没做到,或者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你用什么来驱动自己呢?想一想。


我们再想一个更加极端的情况。机器人帮我们解决了百分之九十九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从农业到制造业,到一部分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我不是在讲科幻,这些真的有可能就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实现。换句话说,如果你只想活着,几乎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生存的门槛会比今天低很多很多。——这就是人类未来进步的方向。你的孩子有很大概率进入到那个时代。他每天干嘛呢?


他可以每天看剧,每天打游戏,每天用VR技术环游世界。这几乎就是你我梦想的生活了。但是这种生活过半年一年可以,很爽,如果是十年二十年呢,如果是一辈子呢?如果这辈子还可以被延长到一百五十年呢?想想有一点可怕,对不对?一个人活一百年有多大意思呢?他的价值在哪里?他做点什么事才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有一点味道?事实上今天我们有人已经开始有这个苗头了。以前有一个心理学家叫罗洛·梅,他说:心理疾病的患者其实是一个预测风向标,今天个别人的心理问题,往往预示着下一个时代人类整体的心理特点。我在一所名校当老师,给学生做心理咨询。其中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常常感到空虚,不是因为成绩不好,或者担心以后的生计问题。他都考上名校了,他真正的问题是:我考上名校有什么意义?我来了,我达到目标了,我之后干嘛呢?


几乎可以肯定,二十年以后,年轻一代的文化是我们这代人根本无法理解的。那时候的艺术、音乐、娱乐、包括年轻人思考的问题,追随的文化,很大概率是以存在为主题的:空虚,颓丧,死亡,迷失价值感。你看那个蓝鲸游戏,青少年会追随那个去自杀。我没法理解,但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理解。


这时候你怎么办呢?你跟孩子说:我是你爸,所以你要听我的!你要奋斗!你要积极!你要像爸爸一样活着!这些说法显得越来越虚弱。他根本就不会听,听也听不进心里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是需要权威的,会自然地统一思想,采取整齐划一的行动。但是在未来,权威会瓦解,没有一套思想是可以不被怀疑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知道自己应该信什么。


面对这样的未来,你和我,都必须接受一个事实:我们是管不了下一代的。我们认为好的,对的,重要的那些东西,下一代有他们自己的看法。


据说北大门口的保安,会问人们三个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干什么去?这是一个笑话。今天要有人老是思考这种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我们会说他有病,读书读傻了。但是下一代的孩子,他们是绕不开这些问题的。


作为父母,你恨不得一个巴掌呼过去:你是谁?你是我儿子,你是我女儿。你从哪来?你从娘胎里来。你要干什么去?要往成功的道路上去,去跨越阶层!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


但是趁早把这种想法收起来,因为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了。你管得了他一时,管不了他一世。我建议大家的是,趁现在还有机会,好好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让他早一点去适应一个每个人都在思考「我是谁」的未来社会。


我是谁呢?我是我。那「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喜欢做什么?为什么我喜欢做这样的事?我们很不习惯讲这些问题。孩子说:「我不喜欢吃蔬菜,我喜欢吃饼干。」我们一般怎么说?「你少吃饼干,饼干对身体不好。」


你注意到了吗?在我们通常的说法里,并不强调个性化的差异。其实「你」喜不喜欢吃饼干这件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是饼干。——饼干对身体不好,这是一个普适性的结论,不管你是小明还是小红,反正少吃饼干。


我们不太重视个体的感受。你对饼干有感觉,that means nothing,不重要,反正我告诉你饼干不好,这就是规则!你喜不喜欢,都要遵守这个规则。在一个集体主义的文化下,这种思维方式尤其盛行。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这样教孩子的?爸爸,我不想起床。不行宝贝儿,你必须起床。我不想上学。你必须上学。为什么必须上学?因为每个孩子都必须上学。上学是你必须遵守的规则。


这种方法很管用。但是越往以后,「必须」这个词对人的震慑力就会越小。孩子会问:为什么必须?那我不上学,你能拿我怎么样?在座有朋友当老师的话就会知道,现在有种心理问题叫「厌学」,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了。孩子就是不来学校了。二十年前也有这种情况,但是第一比较少,第二,基本还镇得住。那个时候叫「逃学」,逃学是要处分的,处分还是可以吓到学生。老师去游戏厅抓那些逃学的学生,学生吓得抱头鼠窜,他很皮,但他知道自己错了。今天的话他不来就不来了,你问他为什么不上学,他说我不想上了,我觉得上学没意思。你处分我?来吧,处分吧,我学都不上了,还在乎处分?


——你发现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那些结论性的东西,规则性的东西,在未来社会,越来越没什么用了。你说现在还有什么东西是普适性的,人人都必须遵守?越来越少,真的是越来越少了。以前说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这是真理吧?现在多的是人不吃饭了。


如果不能接受这一点,这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就会遭到很大的挫败。表现出来就是他无法接受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他会抱怨不休:「怎么会有这种人?怎么可以那样做?」在这些抱怨的背后,他的焦点是那个规则,而不是对方这个人。只能通过规则去要求这个人,一旦这个规则被打破了,他就只能一直抱怨,但是他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在以前,我们用规则要求别人就够了,「你这个人怎么可以这样呢」这句话是很有份量的。可是现在已经不一样了。这方面,我推荐大家看我的一篇文章,《「怎么可以有这种人?」「就是有啊」》,里面有更详细的论述。


一个东西好吃,是「这个东西」好吃吗?不一定。只是「我」觉得它好吃。你呢,你觉得它好吃吗?你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你和我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东西好不好吃,就不存在了,存在的是你和我的差异,是我们的关系。


一个孩子尽早接受这种教育,他就更容易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可是这很难,一旦承认了我们不一样,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唯一确定的了,他可以有他自己的想法,跟爸爸妈妈的想法不一样。这要求父母有很好的灵活性,你首先要学会怎么跟不一样的想法打交道,而不是靠你身为父母的权威性,去简单镇压他。


一句话概括:别人跟我想的不一样。我认为是这样,别人认为不是这样。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它就是不一样。这句话,很简单,但是真正接受这句话,很难。我在Momself做的付费课程叫《洞悉相处之道》,从一开始就在说这句话,一年的课啊,就建立在这一句话的前提上,讨论我们怎么跟人相处。


这个事情,我可以说,今天百分之八十的人还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会在十年以后,甚至可能五年以后浮现出来,会越来越凸显。


当然了,在今天,有人仍然可以说:「费那事干嘛?哪有那些不一样?你一巴掌打过去他不就一样了吗!」这是最原始的方法,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没必要放弃这种方法。问题是时代在发展,你不变,世界在变。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遇到「怎么可以有这样的人呢」那种难题。你如果想让孩子早一点面对这一点,你就早一点改变跟他相处的方式。


再说深一点,这是一个放弃自恋的过程。我不再具有掌控感了,在我的世界里,甚至我的家庭里,我不再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角色。我的感受是很重要,但它替代不了你的感受。谁愿意打破这样的自恋呢?


但是未来的孩子必然要打破这种自恋,而且是一次又一次的。为什么?因为世界很大,而个人的力量会越来越渺小。每一个人或早或晚,都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失控。他掌控不了世界啊,他甚至都掌控不了自己。堂吉诃德没有办法跟风车对抗,你的规则(以及你教给孩子的规则)也命令不了这个世界。你们认为对的东西,不是唯一的。


但这是对的。失去控制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失控。这方面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比如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它研究我们把脑子里主观的概念转变为客体存在的过程,也就是失控的过程。小婴儿觉得我只要一哭,全世界都要来满足我。我只要闭上眼睛,全世界就不存在了。但是他长大几岁就会发现,世界有世界的规律,我脑子里的东西只是在我脑子里而已。这方面要讲起来,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简单说吧,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变得越来越失控的过程,有越来越多的东西独立于「我」之外,不以「我」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我越来越渺小了。


这个变化不是坏事。因为你先承认了客观上的渺小,才可以发展出跟更大世界相处的办法。就像一个人骑在大象的背上,他可以跟大象和谐相处,带自己去想去的地方。但他不会认为自己可以「掌控」这头大象。他的力量跟大象相比太悬殊,如果他们较劲,他一点胜算都没有。那他靠的是什么呢?是发展跟这头大象的「关系」,是跟一个不在控制范围内的野兽如何「相处」。


如果一个人还以为自己可以靠蛮力控制什么东西的话,就是在自恋的幻想当中自嗨,在今天这个时代是这样,更不用说在未来。你早一点打破这个自恋,承认失控,承认我们跟世界的关系,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点,这有助于我们早一点学会跟那些控制不了的东西相处。就像一个在海上冲浪的人,他不能靠蛮力搞定风浪,但可以学会享受风浪。他承认,风浪是必然存在的。


我以前很佩服我爸,他就是靠蛮力搞定一切的人。什么问题都能搞定,收音机、自行车坏了他都会修,电视他也能试一试。但是电脑一出来,他就晕菜了。那你想一想吧,在未来社会,无限多的知识,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你的孩子就算是天才,又能搞定多少呢?还有多元的文化,无穷多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他想在各个方面都成为专家,成为通才,什么事情都靠自己搞定,怎么可能呢?


所以啊,风浪是压不住的,我们都会被它抛来抛去。趁早承认这一点吧。谁承认得早,谁就更有可能被抛起来的时候,摆一个更帅的pose。


我想说的就是,未来社会,最重要的一种心理品质就是「相处」。跟别人相处,跟技术相处,跟风险相处,跟不确定性相处,但本质上是跟我所无法控制的世界相处。对孩子来说,他需要接受这个世界根本没有统一的规则来支配,对爸爸来说更惨,他要接受这个家庭也没有统一的规则支配了。已经并不是动动拳头和嗓门,就可以当好爸爸的时代了。


作者:李松蔚

来源:妈呀我呀(ID:momself),一个酷酷的女性自媒体:他们关心你怎么养孩子,我们更关心你。关注Momself,换个角度,洞察关系,发现更好的自己!

导言:杨朦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

编辑:木木

对领教工坊私人董事会感兴趣的企业家朋友可通过下方“阅读原文”提交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