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编是一项最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是每年年度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在从微观上进行各部门编制设定的同时,长期还需要从宏观上进行定编控制与平衡,以利于对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实现。宏观定编的目标是在满足公司内外部的约束条件下,实现总体编制结构合理、人工成本最低、人工效率与效益最大。
1. 总体编制数量与结构合理
,即
*公司各类人员的数量与比例关系要协调
*正确处理直接与非直接业务经营人员的比例关系
因此,需要进行岗位编制数量与结构的分析与控制。如总体编制数量控制,包括员工总量控制、生产业务人员数量控制、职能部门(含管理人员)控制等;总体编制结构控制,包括职能人员、生产业务人员、管理人员等之间的比例关系。
另外,公司管理人员的比例分析,可结合管理幅度的分析确定。
2. 总体人工成本最低
,即
* 控制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
*进行人力成本预算与控制
因此,需要进行人工成本测算与预算。通过预算来套算新设定的编制下的人工成本情况,对比原来编制下的人工成本,或将实际人工成本数据与预算成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新的定编方案,最终需要对照人力成本预算进行编制调整,如果人力成本远高于预算,则还需进行对总编制数的调整。
3. 整体人工效率与效益最大
,即:
*提升公司的人均销售额与人均创利额
*提升公司的劳动效率与经济效益
因此,需要进行组织效率-人工效率分析。定编目标与控制标准之一,即是:提高劳动效率。可以从销售额和营业利润两个方面对公司的组织效率进行评价,并可用于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组织效率、人工效率与效益等进行对比分析。
●人均销售额::衡量员工的劳动效率;
●人均创利额:衡量人均创造的经济效益。
4. 满足内外部约束条件
公司内部约束条件,如:
* 内部风险控制要求:单独设岗或不能兼岗
*公司管控模式要求:权责分配,集权模式或分权模式等;
*公司人力资源限制:适合岗位要求的各类人才是否充足等;
*公司的财务资源:薪酬条件是否优厚能够吸引人才等。
公司外部约束条件,如:
*客户的需求:产品服务的质量、准时到货等;
*竞争的压力:提前上市、价格优惠等。
企业定编时,需要对自身的内外部的定编约束条件进行分析。
定编预测,也可采用
业务数据分析
的方法。业务数据包括销售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岗位人数。一般流程为:
*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业务数据/每人)及企业发展目标,确定企业短期、中期、长期员工编制;
*根据企业的历史数据,将员工数与业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回归分析方程;
*根据企业短期、中期、长期业务发展目标数据,确定人员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