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坐着,开车坐着,回家还是坐着。
当心啊!别让辛辛苦苦挣的钱最后都扔到了医院里。
近日,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BMJ)》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再一次向我们强调了“动”的重要性:
任何强度的活动都会对我们的身体有益!
!
!
(文章标题:身体活动与久坐时间与全因死亡的剂量-反应关系:系统评价和协调荟萃分析)
研究表明,有最大健康效应的活动可以是:
-
每天大约6.25小时的轻度锻炼,如走路、做饭;
-
或是每天24分钟的中度或高强度锻炼。
这些活动可以将过死亡风险降低50%-60%,
而且即使每天只做1小时的轻度锻炼,死亡风险也可以下降40%。
但对于那些每天坐9.5个小时的人,他们的死亡风险则显著增高。
看到这,诸位是不是已经不自觉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了。
其实,之前已经有许多研究都表明了身体活动与慢性疾病和提早死亡有关。
但这些研究中关于参与者运动与久坐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回忆与上报,存在记忆偏差,容易得到过于积极的结论。此外,这些研究的身体活动类型较为限制,仅仅包括了日常的放松活动,并没有将其按活动强弱进行区分。
而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根据参与者每分钟的全活动次数(cpm)对活动强度做了分类:
这项队列荟萃分析回顾了8项研究,纳入了36383名平均年龄在62.6岁的参与者。其中72.8%为女性。在平均5.8年的随访时间内,共发生了2149(5.9%)例死亡。
任何强度的身体活动,都能减少死亡风险
这幅图告诉了我们任何强度的身体活动与调整后(年龄,性别和测定时间)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身体活动的强度按照每天活动的时间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活动最弱,四级为活动最强。
以活动最弱的一组为基准,
就算是时间较短的身体活动,其全因死亡的风险也可以下降53%
(HR:0.47;95% CI:0.42-0.53),且该风险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四级活动的全因风险死亡率仅为
28%
(95% CI:0.22-0.34)
说人话就是,就算你在家刷个碗,寿命都有可能延长!
我们再来看看轻度活动的结果:
在轻度活动中,高轻度活动的全因死亡风险普遍低于低轻度活动。
先来一个纵向比较:
我们以活动较弱的一组来看,低轻度活动的全因风险在该组只下降了
36%
(HR:0.64;95% CI:0.57-0.72),
而在高轻度活动组中下降值却增加到了
47%
(HR:0.53;95% CI:0.47-0.6)。
再看看横向:
如前所述,高轻度活动只能将锻炼时间较少的人的全因死亡风险减少47%(HR:0.53;95% CI:0.47-0.6),
但在锻炼时间最多的人中,其全因死亡风险竟然减少了64%
(HR:0.36;95% CI:0.25-0.51)。
有趣的是,在这一行中我们还看到了两个相同的值——0.36。
这也告诉我们,对于某一种特定的活动类型,并不是做的时间越长,对我们的身体就越有益
。
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锻炼方式和锻炼时间,找到那个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
久坐最危险!
也许有人会说,就算不动,我们的身体也在消耗能量啊!
话是没错,但你有没有想过,消耗能量都是小事,活得久才是王道啊!
对于那些最不愿意动弹的人,他们的全因死亡风险竟然增加了2倍之多!!(HR:3.22;95% CI:2.49-4.15)
由此看来,久坐族们除了每天上班之外的小运动,上班的时候也别忘了多站起来走走哦!
参考文献:
[1]Dose-response associations between accelerometr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time and all cause mortality: systematic review and harmonised meta-analysis
[2]https://www.nhs.uk/news/lifestyle-and-exercise/sit-less-move-more-may-be-key-advice-living-longer/
本文首发: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