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精神离职」又一次登上微博热搜,几位「资深打工人」总结分享的「精神离职心得」被网友们喻为值得反复诵读的「打工人心经」。
▷ 微博网友分享的「精神离职心得」之一
事实上,这并不是「精神离职」一词在互联网平台的首次亮相,2022年底它也曾冲上小红书热搜第一,引发无数网友的共鸣,被称为是人类共通的悲欢。
「精神离职」指的是肉体还在公司上班,但精神已是离职状态,被网友们戏谑成与工作貌合神离的「职场渣男/渣女行为」,具体表现为上班绝不早到、下班绝不多待;拿一分钱,干一分活,拒绝承担更多的责任;严格划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保护私人时间不被工作打扰;放弃了加倍上进的想法,绝不为工作付出任何多余的情绪成本等。尽管「精神离职」一词总是以自嘲自黑的方式出现在大众视线当中,然而摘下「精神离职」轻松搞笑的面具,可以看到面具背后纠结无奈的打工人,他们精疲力尽的样子和《甄嬛传》中不愿再宫斗的安陵容几乎是如出一辙。除了整天有气无力、无精打采之外,他们还有着一些共同特质:对升职加薪没有兴趣,也拒绝无限超越自我的期望,面对公司事务时常常是一副冷漠的态度,俨然如同一个没有感情的程序化机器人……简言之便是:心好累、不想干、没意思。这样的状态也正与「职业倦怠」的典型特征相契合——情绪耗竭、低成就感、去人格化。
如此看来,「精神离职」其实是打工人们为了抵御无孔不入的倦怠所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Bullshit Jobs》一书中提出:现代社会中充斥着毫无意义甚至有害的工作,它们以雇佣关系为基础、没有实际的存在意义、还通过“忙碌”来假装有意义。从事「狗屁工作」的个体无法在其中体认自己的价值,但却被所谓的「工作伦理」所绑架,不断自我欺骗、自我麻痹,还容易因此忽略内心的创伤,又或将心力交瘁的状态简单归因于自身的能力。「狗屁工作」让个体变成了汪洋大海里面目模糊的一滴水、工厂机器上不断被磨损的一颗螺丝钉,而不是一个有思考力的、有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因此违背了人性的基本诉求,是不容小觑的精神暴力。然而,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之下,「肉身辞职」太过奢侈、太过冒险,人们无法即刻率性地甩出辞职信,于是只好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等「弱者的武器」进行沉默的抗争,在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之间达成走钢丝般的微妙平衡。
由此可见,「精神离职」也是打工人们为了避免自己完全沦为工具、成为手段的一种隐秘反抗策略。但像「精神离职」这样的保护机制和反抗策略并非长久之计,更非万全之策,只是一种缓解职场倦怠的权宜之计。
「精神离职」在一定程度上是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假性自体」观点的现实映照。真性自我无法在职场环境中体验认同感、收获成就感、确认价值感时,我们就会将真性自我埋藏在内心深处,创造出一个虚假的自我以适应职场环境、为真性自我的发展创造空间。可是,维持「假性自体」也会损耗心理资源,并不利于真性自我的健康成长。同时,「假性自体」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当问题变得更严峻时,仍然需要真性自我来处理;此外,「假性自体」的产生本质上是自我的分离,长期的分离将破坏个体连续性经验的整合,最终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
心理咨询师崔庆龙认为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倦怠是一个健康人必然存在的心理状态。就像我们的身体必然会衰老一样,消极情绪和倦怠感受也是无法避免的,倘若刻意回避、强行剥离,只会让心理后台充斥着无法关闭的进程,加剧心理能量的损耗,也让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残缺不全。我们需要理解和接纳倦怠,尝试了解背后的生成原理,努力悦纳必然的反应机制。而对倦怠等消极情绪的友善回应,事实上也是对自我和他人身上普遍存在的人格缺陷的共情和接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完整的人、具体的人、真实的人。虽然无法完全摆脱倦怠,但仍有几个方法可以帮助你保持健康的调节机制:如前文所述,「消极情绪和倦怠感受是无法避免的」,疲惫或许正是身体向大脑求救的信号,提醒我们要暂停、要休息,用一场酣睡、一顿美食、一个拥抱来为自己充充电、蓄蓄能。我们需要去认识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去探问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去思考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然后跟着内心声音的指引,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其中获得认同感、成就感和价值感。倦怠感的产生与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有关,要对抗这种异化,我们便需要重置目的与手段,时刻提醒自己:工作不是生活的目的,而是生活的手段,不要一心扑在工作上,要学会享受生活。无论是暂停休息一下,还是倾听内心声音,又或是调整生活重心,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便是对倦怠的意识、正视与接纳。职业倦怠水平测试将帮助你从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以及人际压力三个维度了解自身的职业倦怠水平,并针对测试结果为你定制专属的建议指南。唯有在心智层面上真正看见倦怠,行动层面上的改变才能成为可能。参考文献
————————
[1] 大卫·格雷伯:《毫无意义的工作》,吕宇珺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年7月。
[2] 韩炳哲:《倦怠社会》,王一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年6月。
[3] 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穗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7年1月。
[4] 豆瓣时间:《身体在工位,精神已离职 | “职场渣女渣男”修炼血泪史》,2023年6月9日。
[5] 谷思青年:《不想上班,是人类相通的悲欢》,2022年2月10日。
[6] 简单心理:《「精神离职」的年轻人,想跟狗屁工作划清界限》,2022年10月20日。
[7] 每日人物:《肉体在上班,精神已离职》,2022年12月11日。
[8] 人物:《我们为什么越来越累?》,2022年3月28日。
[9] 三联生活周刊:《今天,你“精神离职”了吗?》,2023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