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真像
译者:王家伟(授权发布)
医学影像已成为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而影像学报告的差错成为造成患者伤害的重要原因。因判定差错的标准不同,各家报道的影像学报告差错比例差别较大,在3-30%之间,而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差错比例在
10%
左右。认识这些差错并制定相应策略有效规避这些“坑”具有重要意义。有较多研究对影像学诊断报告错误进行了分析,其中
Kim-Mansfield
影像报告错误分类系统得到较广泛的认可。该系统分析总结了布鲁克陆军医学中心的
8
年间的
1269
个错误,将报告错误分成12类。
-
自鸣得意之错
发现一个征象,本来是正常的或没有病理学意义,被解释成病变。也就是传说中的假阳性发现。举个例子,比如二分髌骨当做髌骨骨折。这类错误占所有错误比例约
0.9%
。
-
盲目推断之错
发现一个病理征象,武断断定为某一原因,而未做鉴别诊断。这类错误占比约
9%
。
-
知识缺乏之错
发现一个病理征象,因知识匮乏未能做出正确解释。这类错误占比约
3%
。下图为颈椎骨折,但因不认识甲状软骨骨折而将其漏诊。
-
遗漏忽视之错
在影像中未能发现病理学征象。这类错误占比约
42%
。这类错误最常见,原因可能为影像医生受到干扰或工作疲劳所致注意力分散。
-
表述沟通之错
影像学报告未能将影像科医生意思准确传达给临床医生。这类错误占比约
0.5%
。
-
检查技术之错
因检查技术缺陷比如扫描范围不够等原因所致差错。这类错误约占
2%
。
-
既往检查之错
因对既往检查了解不足所致的差错。这类错误占比约
5%
。
-
病史不足之错
因病史提供不够详细或影像医生对病史了解不足所致错误。这类错误占比约
2%
。
-
部位位置之错
因病变征象位置不在检查部分兴趣区内,影像医生观察不全面所致错误。例如颈椎
MR
检查中垂体疾病的漏诊,腰椎
CT
中输尿管结石的漏诊等。
CT
或
MR
中第一幅或最后一幅中的病变容易漏诊。这类错误约占
7%
。下图中的右侧锁骨骨折及肩胛骨骨折在报告中就无体现。
-
诊断满足之错
因满足于已发现一处病变征象而未能继续寻找其他病变所致错误。这类错误约占
22%
。
-
并发症之错
因影像学检查操作所致的并发症。包括部位的错误,甚至病人的错误。这类错误约占
0.5%
。
-
报告信任之错
因盲目信任既往报告所致的错误。一个错误在连续几份报告中出现的情况临床不少见。这类错误约占
6%
。
国内还会多一类错误,低级疏忽错误。比如拼写错误,将结节写成姐姐的;腰椎检查报告写成颈椎的,左右侧写错的,单位cm写成
m
的,男性患者检查报告中出现子宫描述的等等不一而足。下图为某单位两年时间内有49份报告将痛风写错为通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