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精读
跟着我,选好书,读好书,用好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读  ·  为什么舅舅的地位这么高? ·  4 天前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我们总是找理由解释自己的懦弱 ·  5 天前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5 天前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精读

只要一个小工具,就能让你更具思考力

精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1-25 20:00

正文

【精读君曰】


人们说: 思考力,是第一竞争力 。因为思考差之毫厘,行动失之千里。


就思考力的形式而言,我们把学校或其他渠道里灌输的知识“忘记”了,剩下来的,就是我们的思考力。


那么,你的思考力如何?我们又可以拥有怎样的工具,让我们更具思考力呢?


有这么一个小东西,它见证了达芬奇的直升机、梵高的创作草图,和安妮在集中营里的日子。它,就是 记事本


记事本,是每个人最私人、最真实的印迹。它既是创作,也是记录;它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它提供了一种极为自我的观察角度,让我们得以在一笔一划中思考、见证自己的成长。




【一】


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许多伟大作品,都是从一本本记事本里诞生的。比如莫扎特生命最后七年里所留下的音乐笔记,包含了他作品的创作时间、名称、配乐和每段乐曲开头的小节等各种细节。




书写远远不止记录这样的简单,它实际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把思维中的想法用文字写下来,本身就是一个 整理、分类 的过程。


因此, 记事本 就是那个更好的工具,帮你收集生活中的点滴智慧,越早形成开始累积的习惯,就越容易产生巨大的改变。


也许会有人问,记事本真有这么大的帮助吗?


需要明确的是,精读君所说的记事本并不是简单的任务罗列清单,而是包括了一个 明确的计划方 向和 具体实施的各个步骤 ,并且它具有以下三种好处:


①记事本是经验的总结


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是因为有着过去的经验,书籍、信息都是过去经验的传递,但它们都来自他人的经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因此,其实只有自己的经验最宝贵。但个人的经验必须有所记录才能进行总结,并为未来提供更多的依据,从这点来看,我们不仅要在记事本写过去的经历,更要不断总结。


②记事本能对信息进行再加工


当文字要被记录下来时,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思考:记录这些东西对不对,有没有用?


书写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是对信息的 重新整理 思考


每一次下笔时,纸笔做好了记录的工作,同时,大脑也会进行思考。但如果只在头脑里记忆,大脑通常只能做单项功能。不信你可以自己观察一下,如果不用纸笔,仅用大脑,是否很难在思考问题的同时,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呢?


③记事本帮助你战胜自己


我们的大脑同时存在着 感性与理性 。在心理学著作《象与骑象人》中提到:


感性的大脑,如同一头在旷野里奔跑的桀骜不驯的大象;而理性的大脑,则是那个手握缰绳的骑象人。


“大象”就是追求短期利益且喜欢享受的你,就像你明知自己要减肥,但是还是无法拒绝一块巧克力蛋糕。而“骑象人”,就是那个迎难而上、坚决抵制诱惑的,理性的你。


举个例子,当你在减肥又想吃一块巧克力蛋糕时,试着把它记录在记事本上:


我想吃一块巧克力蛋糕,热量为150大卡,但我在减肥,昨天跑了30分钟才消耗了150大卡的热量。


当你写下这些文字并回忆起自己昨天汗流浃背跑步的场景时,你还会想吃那块蛋糕吗?想必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了吧。因为思想的表达和书写本身就是个理性的过程,记事本唤醒了那个“骑象人”,“大象”得到了控制。



【二】


如何使用记事本?


记录让自己更具思考力的记事本,要做到以下3点:


①随时把记事本放在身上


记事本要 随身携带,随时记录 。刚开始肯定会常忘记,只有改变习惯,就像很多人出门时忘记带手机就会一天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现在也把你的记事本上升到如此的江湖地位吧。


②每天记录时间


记事本中不仅要有“ 每日计划清单 ”,还要有“ 每日反省与学习总结 ”。记录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记录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你真正做出改变。


但是人生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今天太忙昨天太累,或者都是琐事觉得没必要记录。但是,时间就是在这样的“无所谓”中消耗掉的。


要养成习惯,打破不良惯性,可以尝试一下给自己设定一些“ 阶段性鼓励 ”,比如连续7天都有记录,就在记事本上画上一个“7天荣誉勋章”,然后集满5个勋章,就奖励自己一顿美食或者一件漂亮衣服等。


③根据独立事件记录时间


我们要根据一件事情来记录它所花的时间,包括 时间的预算和实际使用情况的记录, 而不是以时间为前提,来记录这件事情。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每隔一个小时记录时间花销”,而是“ 每隔一件事情记录时间花销 ”。




【三】


如何做好每一天的记录?


我们学会了该如何使用记事本,现在就开始学习如何记录了。做好每一天的记录,可以使用“ PDCA循环 ”模型。


所谓PDCA ,即plan( 计划 )、do( 执行 )、check( 检查 )、adjust( 调整 )。


PDCA循环就是先制定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执行,最后通过检查和总结来反思从计划到实施的差距,最后把自己的体会放到下一次实施中去。


① P : 计划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每日计划开始做起,它有5个步骤:


写下任务 :写下你预计这一天要做的事情;

估算时间 :根据事实和经验估算每一件事所需的时间;

分解任务 :将较难的任务分解成许多个阶段任务;

预留空间 :每天计划事项所占用的时间,不超过实际可支配时间的60%;

作出取舍 :因为有许多不可抗力因素而没法将所有事情完成,因此要提前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来作出排序,以防万一。


随着每一天的记录中,你对如何制定计划、怎样的计划才有效等问题有了更多的认识,一月、一年或者更长的目标就会越容易制定。


② D : 执行


做好计划,就要开始执行,这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我们每完成一项计划任务,就用笔划去,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4个要点:


集中注意力 ,完成任务时,需要心无旁骛认真执行;

立即原则 ,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去逃避、拖延需完成的任务;

计划性和灵活性兼顾, 按照重要性逐一完成 根据自己的 时间和精力,把 最重要、最难的事情先做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