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不要太尊重你的孩子 ·  昨天  
洞见  ·  除夕:归零,重启,更新 ·  4 天前  
青年文摘  ·  每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过年如何把握交往的分寸感?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1-31 20:00

正文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问:您是怎样处理人际关系?讲一个您认为好用的方法。



周国平:我给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确立了一个原则,就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我相信人与人之间是存在缘分问题的,实际上就是心灵契合的程度,在接触或者相处的时候自然会显现出来,你自己也感觉得到。那么,是亲是疏,你就跟着感觉走,顺其自然,丝毫不必勉强,这样彼此最真实也最舒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稍微麻烦一些,因为躲不开,常常还会影响自己的切身利益。不过,只要对利益超脱一点,这个原则仍然适用。

问:我对一个人或事情,在情感上无法认同、接受甚至反感,但在理性上面又应当包容,这种内心冲突该怎么办?



周国平:你提这个问题,说明你的情感和理性之间已经有比较健全的关系,不是一味放纵情感,你的理性在对情感做分析并且加以引导。如果说这是一种内心冲突,有这种冲突总比没有好。同时要看到,包容不是消极的容忍,其中包含理解。情感上不能认同的人或事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人性的普遍弱点,比如自私、嫉妒、平庸之类,包容就是基于对人性普遍弱点的认识的宽容。二是特殊的恶,比如违背公平正义、损人,作为个人你无法改变,包容就是不得已的妥协。这比较痛苦,只好尽量持一种超脱的心情,通过这些现象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问:在您的书中提到“分寸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我们现代人在和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和最亲近的人之间交流时,这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现实当中都是不够成熟的,把握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和边界感。那么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和边界感,您觉得是什么呢?



周国平:要具体划界其实是很难的,我觉得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观念,就是人的尊严的观念。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层是灵魂之间的关系,你是一个灵魂,别人也是一个灵魂,所以你要自尊,并且要尊重他人。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比如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情人之间,好朋友之间,要把对方看成一个独立的人格,这个角度非常重要。有了这个角度,你才会在具体的场合注意把握好分寸。


问:当我们有了工作,步入了社会,有可能不可避免要奉承别人,对这样的行为您是怎么看待的?



周国平:人没有办法脱离社会生活,尤其是在职场上,人际关系不得不去维护。但是,我觉得你内心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把握好尺度。正当的利益当然要争取,如果为了争取正当的利益就必须做违心的事情,这就面临了一个选择。从长远来看,我宁可选择利益受到损失,也不去做违心的事情,这样内心会比较安稳。当然说起来容易,实际的情况比较复杂,但心里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会好得多。

问:我在上学的时候坚持认为人应该保持纯洁和宁静,但是工作以后,我觉得人际关系是无法控制的,如果你想保持这样一种纯洁和宁静,就可能和为人处世的环境非常矛盾。我希望您给我指点一下,作为职场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怎么样既保持纯洁和宁静,又不影响与人沟通呢?



周国平:你提的这个问题,我做得并不好,比如和人沟通比较少,所以很难教你什么。设身处地想,我知道一个青年人刚走入职场,人际关系对他是重要的,会影响到职场的前途,所以不能不注意。如果和自己内心的准则发生了冲突,可能要去做一些违心的事情,这个时候怎么办?我想只有自己掂量,人生是需要妥协的,当你不得不做妥协的时候,你心里要明白这是被迫的妥协,仍然要保护好内心的那一块纯洁。有的人没有这个警觉,妥协的时候内心的东西也在改变,这就可悲了。另外一点,就是妥协的限度要掌握好,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你觉得如果那样做的话,不但是一种妥协,而且是一个污点,你精神上会很痛苦,这个时候就宁可在实际利益上遭受损失。给自己划一个界线,不要过线。我给你这两点建议。

问:别人投机取巧,损害了我的利益,在我无力改变的情况下,我是坚守正义、善良、自己吃亏,还是先保全自己再说?



周国平:你说的情况,我也会遇到,因此有所思考。对于损害了我的利益的不义之人,我的做法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之后,决不和他纠缠。因为如果你与他斗争,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让他不义的行为受到制裁,或者迫使他改变不义的品性,而以你个人之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二是夺回被他损害的利益,而这会使你落到和他相同的水平上,不但投入大量的精力,而且极其破坏自己的心情。所以,超脱是最好的选择。我会把这样的人当作标本,通过他来分析人性,认识社会,这不但是保护自己,而且是提高自己,坏事就变成了好事。不和小人斗,并不是没有坚持正义,你内心的正义准则更加清晰了,会在你的整体社会态度和行为中体现出来。

问:在这个社会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令人讨厌的人,比如有的人以骂人为乐,你不理他吧,他十分得瑟,理他吧,又觉得自己特别low。遇到这种人怎么办?



周国平:我和你有同感,遇到这种令人讨厌的人,会左右为难。不过,随着阅历增长,我总结出了一个原则,就是远离小人。孔子说,小人是最难对付的,和他近了,他就得意忘形,和他远了,他就怨恨。我的选择是,就让他怨恨吧,我的人生如此宝贵,我怎么可以让小人来占用我的时间,怎么可以把小人的怨恨当作我做决定的根据呢?在你说的这种情况下,我肯定会选择不理他,就让他十分得瑟好了,于我何损?可是,如果选择理他,让我觉得自己特别low,我就实实在在地受到了损害。世界上小人多的是,你要学会屏蔽他们,蔑视他们,居高临下看他们,不让他们的行为影响你的心情。你要树立一个信念:你比他们优秀,和他们不在一个层次上,不可让他们来干扰你的人生追求。这决不是阿Q式的自欺,只要你坚持这样做,真的会越来越优秀,有一天你会发现,你和这类小人已经隔了无限远的距离,他们的挑衅再也不能牵动你的情感了。我给你说的不是理论,而是我的真实体会。

问:我看您一直温和,是一个情绪不轻易受旁人左右的人。生活中有太多不公平,也有很多讨厌的人,我们该如何像您一样,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呢?



周国平:在生活中,我也跟大家一样,常有情感的波动。我会遇到我特别讨厌的人,那时候真是很愤怒,世界上怎么有这样的人,干这样的事,觉得无法忍受。可是,世界上有不义的人,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你改变不了这个事实,你也很难靠你个人的力量改变这种人,而你又不屑和他在同一个层面上较量。怎么办呢?我就翻开日记,把这种人的嘴脸描绘一通,作一番分析,这样心里就好过多了。当我这样做的时候,我是从使我纠结的具体事情中跳出来了,我的心就平静了,我比他站得高许多,是在他的上面观察他、分析他。我把自己当作一个认识者,把他当作认识的对象,当作一个标本,来解剖人性,认识社会,这样就把一个不快的经历变成了我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