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理想
“看理想”诞生于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以“做出版”的态度,开发视频节目、直播、音频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媒介,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商头条  ·  马云频频现身,行业开始颤抖 ·  5 小时前  
调皮电商  ·  外卖困境的京东解法 ·  昨天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2024年中国新零售“百强榜”》候选名单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理想

我生命中的第一个天才女友

看理想  · 公众号  ·  · 2024-05-11 13:25

正文


明天是母亲节。 和母子关系相比, 母女关系常因性别同质性而变得更为复杂。近年来关于母女关系的讨论,常常围绕着 相杀 牺牲、 挣脱、 逃离等含有对抗性质的关键词。

作家李娟在散文集《记一忘三二》中说:“ 我妈这个人吧,交个朋友还是蛮不错的。做母女,实在艰难。” 母女间长久存在的裂痕,无法被即刻修复, 但“交个朋友”,或许是缓和 母女关系的一种新 思路。

和亲子关系的责任 感相比,朋 友是一种更为 离和 自由的模式 与母亲成为朋友,意味着 我们不再彼此占有,能 以更加 平等的 姿态对话。

不久前,我们向看理想的朋友们发出征集,想要看看大家有哪些时刻,感 觉自己与母亲/女儿不再是 传统的母女关系,而是成为了更为亲密的“朋友”或“姐妹”。

在收到的回答中,有的人和母亲结为游玩 搭子 ”、分享八卦的 姐妹 ;有的人成为了年轻母亲,与女儿形成了更加开放的母女关系;有的人带着母亲重新长大,和她一起寻找自我。

母亲节,祝“她”快乐,请看今天的征集。


01.

“你从未想过
原来妈妈也有二十岁的时光”
—— ——
(韩)申京淑《请照顾好我妈妈》



母亲在我们的童年、青春期乃至青年阶段,常以“照顾者”的角色在场。但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 扮演着“客人”的角色,被她照顾, 旁观着她的付出。

对于母亲曾经是怎样的人,她的少女时代是如何度过的,她有哪些桀骜不驯的人生态度和羞于启齿的梦想,我们常常不够了解,甚至对此并不抱有好奇。

“你从未想过,原来妈妈也有蹒跚学步的时候,也有三岁、十二岁或者二十岁的时光。你只是把妈妈当成妈妈,你以为妈妈天生就是做妈妈的人。”

在《请照顾好我妈妈》这本书中,五个子女 在父亲生日之际邀请父母来到首尔庆生,但母亲却在地铁站 走失了。 父亲与子女努力寻找母亲的消息,但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对她的过往一无所知。


在本次征集中,很多人将自己的母亲当成了人生中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女朋友”,与她一起聊八卦、做搭子、去旅行……她们倾听着母亲的过往,也带着母亲去见了更大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她们得以重新认识母亲。


💐


@张丫丫
我读高中的时候,妈妈在学校旁边租房子陪读。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跟妈妈讲学校的趣事,也会分享那个年龄的女孩子独有的情愫,妈妈也会跟我分享她年轻时被男孩子(包括我爸)追求的故事。

每次讲到这些,我们就会互相打趣,感觉像是在跟自己的好姐妹分享八卦。

妈妈在我心中是superwoman,但下辈子,我想换她做女儿,然后我来照顾她。


@盏湛
妈妈是我免费且合拍的摄影助理、永远的逛街搭子、永远无需担心被背刺的八卦倾听者。 我们会自然地吵架,也会自然地和好。

这张照片大概是我与吴女士最新的合照。当时那个会耍脾气的妞儿,已是褪去稚嫩的大学生。那时候妈妈的身材还没有走样,现在虽然有些肉肉,但依然可爱!

吴女士,在电话里你曾说,爸爸妈妈可能成为不了你的阳光和雨露。但没关系的妈妈,你不必担心,因为我可以成长为自己的阳光和雨露。


@小转玲
妈妈说,她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看大海,想知道海是不是真的无边无涯。 去年我带她去西冲,还和她拍了闺蜜照,我们完成了一起看海的梦想。

我和妈妈相差40岁,但她不是那种扫兴的妈妈,无论我带她做什么,她都会很享受。 和妈妈在一起的每一刻,我都觉得她是我的好朋友。

这张照片,是我和妈妈一起去香港迪士尼时拍 的。 在她71岁的时候,我和她手拉手一起排队坐过山车,我们害怕的时候会紧紧拉着彼此的手。

夜晚的迪士尼烟花绽放,播放着《remember me》,我会永远记得那么美妙的夜晚, 希望 以后可以和妈妈 一起去更多的地方。




02.

我们三代女性,为人母,为人女

构成了一个从未中断的连续体
—— ——
简·戈德伯格《母亲 女儿 自我》


我们与母亲的关系,影响着我们人生中一切重要的关系。 部分女性选择在成年后成为母亲,在女儿—母亲的角色转换中,她们与母亲之间的连接会在很多时刻被唤起并复刻。


“我和女儿不断经历着新的事情 ,这些经历将转化为我们共同的回忆。与此同时,我依然在努力地延续着与另一个女人的回忆,那个女人生了我、养育我、爱过我。我们创造过回忆,我们遗忘过回忆,我们会重新寻获回忆。


精神分析师简·戈德伯格在为人母之后,对母女关系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母亲 女儿 自我》一书中,她将母亲、女儿与自己拆分开来逐一解析,但又在其中发现了千丝万缕的关联。


这一次,有几位年轻妈妈同我们分享了自己成为母亲后的感受。 抚养女儿的过程中,一方面,她们看到了母亲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迹;另一方面,她们也与女儿 构建了更为平等、自由 的亲子 关系。


👭

@凡

这是我和两个女儿第一次一起吃炸串,她们居然都喜欢我的口味!我们会一起吐槽这串不好吃、那串更美味,还会不约而同地说“咱再去买几串吧”。

很感恩我能和女儿们一起享受生活,谢谢我的两个“炸串搭子”!


@依依
这将是我以母亲身份过的第一个母亲节。成为妈妈之后,我越来越理解妈妈,和妈妈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也谢谢我 的母亲,能够毫无保留地爱我和我的女儿。

我是女儿、是妈妈,也是我的妈妈、我的女儿的好朋友。不必 被关系套牢和拘束, 我们仨在一起,就是三姐妹!


@而你是海阿
我的女儿刚刚 27个月 但她会用稚嫩、 真诚的语言告诉我,她爱我,希望我能一直陪着她。

今年 我带着她 去了杭州, 她告诉我小河直街的冰淇淋很好吃, 高铁、地铁和她在书上看到的不一样。 我问她你开心吗,她朝着我哈哈大笑,“我当然开心 呀,我爱你,妈妈”。

亲爱的栗子,因为你的到来,我晚上没能睡过一个整觉, 因此我很多时候都感觉精疲力尽,甚至有时候会把不好的情 绪给到你,很抱歉。 但也因为有了你,我会想着不能工作到太晚。 因为你在,我有了吃饭搭子、旅游搭子。


栗子, 我很爱你,虽然有时候会“讨厌”你,但我不能没有你





03.
我的人生也只有一次
我的中年也只有一次
—— ——
泓舟《我不想成为伟 大的母亲》


“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曾这样向我形容:原本的自己是一个完整的球,有了孩子之后,要适应他挤占掉的空间,慢慢适应后,球已经凹陷了一块。等到小孩有一天离开,她又要努力把这一块默默弹回去。凹陷下去的那一块,或许是妈妈们长时间失去的那部分自我。”


在《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这本书中 ,资深媒体人姜泓舟深入访谈了 二十多位困境中的妈妈,陈 列了城市女性在母职角色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并借助社会学视角,分析了造成这些困境的社会及时代因素。


在这次征集中,有几位女儿分享了她们带着妈妈重新长大的故事,她们带母亲体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向母亲传输女性主义思想,引导母亲勇敢表达需求,扩展她的生活内容……


理论上,“成为母亲”与“成为自己”并非二元对立。但事实是,母亲角色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她”的自我关注。 因此, 成年后的 我们,可以尝试帮 助母亲找回自我, 合力填补那一块凹陷,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共同成长。


☀️


@kuma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有限,但我妈会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我长见识。她会带我骑自行车、 去新建设的机场看飞机。 这张照片是跟着我妈的同事们去水库玩,也是我第一次体验钓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