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脉通临床指南
关注临床指南,关注最新医学指南,指南翻译,专家解读,了解最新医学动态。临床指南,医师身边的好帮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别再把这些结构当成游离体了 ·  昨天  
Clinic門诊新视野  ·  探索|LVAD技术进展——应对挑战,塑造MC ... ·  2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胰腺多期增强CT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脉通临床指南

儿童下消化道出血如何诊治?最新指南提出29条推荐意见

医脉通临床指南  · 公众号  · 医学  · 2024-09-05 18:00

正文

儿童下消化道出血(LGIB)约占消化道出血的四分之一,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对小肠和结直肠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 总结和推荐,旨在规范儿童LGIB的诊治流程。



注:MDT为多学科会诊


图 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及管理流程图




LGIB的病因




【推荐意见1】LGIB病变最常见于结直肠,病因随年龄及出血部位不同而不同,要具体分析并排除消化道假性出血(证据等级 Ⅱa;推荐强度B)。




LGIB的病情风险评估




【推荐意见2】初步评估LGIB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可能出血部位,识别风险因素(证据等级Ⅰa;推荐强度A)。


【推荐意见3】建议应用Oakland 评分系统对LGIB进行危险分层,评估活动性出血的风险及预测是否需要输血。Oakland 评分>8分需要住院观察,出现晕厥或昏迷症状、平均动脉压下降者需收住重症监护病房(证据等级Ⅱb ;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4】依据循环变化、休克指数(SI)、血流动力学等临床综合指标判断失血量及其活动性,评估疾病的严重度(证据等级Ⅳ;推荐强度C)。




LGIB的血流动力学评估及复苏




【推荐意见5】若出血量大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启动液体复苏,立即补充血容量,先用晶体液,再用胶体液(证据等级Ⅰb;推荐强度A)。


【推荐意见6】急性LGIB若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无心血管疾病史者,血红蛋白≤70 g/L时采取限制性红细胞输注,目标值为70~90 g/L。当合并心血管疾病,血红蛋白≤80 g/L时要输注红细胞,输血后目标值≥100 g/L(证据等级Ⅰb;推荐强度A)


【推荐意见7】血小板输注对血液肿瘤疾病化疗期间的LGIB有益(证据等级Ⅰa;推荐强度A)。


【推荐意见8】液体复苏失败,循环不稳定者需气管插管(证据等级Ⅱb;推荐强度B)。




LGIB的内镜检查




【推荐意见9】LGIB 内镜检查适应证:怀疑小肠、结直肠疾病引起的出血,血流动力学稳定,即可进行消化内镜检查(GPS)。


【推荐意见10】LGIB内镜检查禁忌证: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失血性休克、心肺功能不全者(GPS)。


【推荐意见11】LGIB的结肠镜检查时机:对于需要结肠镜检查的LGIB患儿,建议进行非急诊住院结肠镜检查,因为在24 h内进行结肠镜检查并不能改善临床结果,如降低再发出血和病死率(证据等级Ⅰb;推荐强度A)。


【推荐意见12】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及凝血功能异常者需慎重进行内镜检查、活检及治疗(证据等级Ⅰc;推荐强度A)。




LGIB的诊断




【推荐意见13】超声检查有助于肠套叠、MD、肠重复畸形等引起LGIB的病因诊断(证据等级Ⅲb;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14】影像学检查是LGIB的病因诊断和定位诊断的重要手段,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为腹部增强CT 或腹部CT 血管造影(CTA),用于内镜或介入治疗前定位出血部位(证据等级Ⅱb;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15】LGIB怀疑小肠无痛性出血考虑MD 者,建议首选99Tcm 核素显像扫描检查,阴性者再行内镜检查(证据等级Ⅱa;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16】对于反复黑便或既往检查无阳性发现,临床表现提示LGIB者,必要时可行二次胃镜、结肠镜检查(证据等级Ⅱb;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17】如果胃镜、结肠镜检查均正常,且非侵入性检查提示小肠病变或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时,建议进行小肠检查(GPS)


【推荐意见18】针对上、下消化道相关检查阴性,怀疑小肠出血患儿,胶囊内镜为首选检查方式(证据等级Ⅱa;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19】如果临床证据提示小肠病变,可先行胶囊内镜检查,必要时再行小肠镜检查(证据等级Ⅱa;推荐强度B)。




LGIB的治疗




【推荐意见20】怀疑消化道血管畸形时可考虑使用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奥曲肽(证据等级Ⅰb;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21】息肉出血时,依据息肉的大小、类型和部位选择合适的切除方式(常用电凝电切)及预防出血处理(证据等级Ⅰa ;推荐强度A)。


【推荐意见22】结肠息肉切除术后延迟出血时,建议使用机械止血或高频电凝或氩离子凝固术(APC)等进行热凝止血(证据等级Ⅱb;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23】孤立血管出血及血管畸形时,可选择止血夹、高频电凝或APC 止血(证据等级Ⅲa;推荐强度A)。


【推荐意见24】常规一种止血方法无效时,可联合应用2种或多种内镜下止血方法,能够显著降低再出血、手术及死亡的风险(证据等级Ⅱa;推荐强度B)。


【推荐意见25】有再出血临床证据的患儿,如有需要,应重复胃镜或结肠镜检查并止血(GPS)。


【推荐意见26】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经CTA证实存在活动性出血或内镜止血失败时,可考虑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证据等级Ⅰa;推荐强度A)。


【推荐意见27】当内镜或介入均不能查明出血原因及部位或不适合内镜或介入治疗,而活动性出血持续,影响血流动力学时,可进行手术治疗(证据等级Ⅳ;推荐强度C)。


【推荐意见28】经内镜检查评估低风险者可在24 h内进食,可先流质饮食,病情稳定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普通饮食(证据等级Ⅲa;推荐强度B)。




LGIB的随访管理




【推荐意见29】消化道息肉病患儿建议定期复查内镜(GPS)。


以上内容来源: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消化疾病诊治协同创新联盟,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J]. 中华儿科杂志,2024, 62(7): 607-615.


>>>直接点击阅读: 中国儿童下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2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