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6月2日,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先生,抱石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一颗学界巨星就此陨落。
1927年6月1日,王国维参加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第二班毕业生师生叙别会,午后访陈寅恪。6月2日上午,独自来到颐和园内的鱼藻轩前,自沉于昆明湖。在其内衣口袋内发现遗书:“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他的人生三种境界,点醒了多少人: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人间词话》
他的“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理论,将千古诗文分析个透彻。他说作诗无外乎“以我观物”、“以物观物”: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人间词话》
他不只对国学有深刻的认识,对于读书也有自己体会:
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
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读书的三重境界》
蝶恋花
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道归来,零落花如许。
花底相看无一语, 绿窗春与天俱莫。
待把相思灯下诉,
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 逝者如斯夫,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瞪大眼睛仔细一看,花已不是花,草已不是草,残红遍地,枯粳满目,这世界连底色都变得彻彻底底。所以这词不宜多读,只因越读越入骨。
满庭芳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
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
白鸟悠悠自去,汀洲外、无限蒹葭。
西风起,飞花如雪,冉冉去帆斜。
天涯。
还忆旧,香尘随马,明月窥车。
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
纵使长条无恙,重来处、攀折堪嗟。
人何许,朱楼一角,寂寞倚残霞。
✎ 那沾染着落花芬香的尘土,被走马扬起缓缓随行,初升的明月偷偷地窥探着车中的佳丽。可是,经历过几番秋风秋雨,偶然揽镜自照,不禁暗惊大好的年华已换。即使是长长的柳条依旧,但重来攀折,已令人无限叹嗟了。尽是无我之境语,但处处映衬有我之影。
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
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飘零,
悲也飘零,都作连江点点萍。
✎ 人的一生只不过如风中的飘絮,沉沉浮浮,进进退退,闻达或是无名,得志抑或失落,又有什么区别呢?到头来还不是如柳絮浮萍一般消逝在历史的烟河之中吗?
先生是把这个世界看开了,看透了,所以才自沉于昆明湖畔,让粼粼湖水伴随他恪守最后的宁静。
玉楼春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
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金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
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 静安先生这阙《玉楼春》写得有点俏皮,但是俏皮之中隐藏着悲凉与惨淡。人生更像是造物者编好的程式:生(肇始)——病(磨难)——老(懈怠)——死(寂静)。“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寓意今岁之我不同于去岁之我,要想不虚度这有限的时光,就得花酒相伴,这是孤独者最佳的俦侣。
虞美人
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
未能羞涩但娇痴,
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
不知何日始工愁,
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 “娇羞之态”是姗姗少女的特权,也是豆蔻年华的自由情态,以前有,而今只剩下“双眉聚”,念念不忘“那回花下一低头”,往深一层,是对“真理之美”的一往情深。
图文转载自:唐诗宋词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