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樊
编辑 陈莉
实习生 郭栩君
近期,平安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了2023年度高管薪酬剩余部分。其中,部分高管补发了超200万元的工资;但也有人的补充工资被扣回调整,被“反向讨薪”。
有银行人士表示,商业银行“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已相当普遍。如果银行高管出现有损银行利益的行为或违规操作,高管的奖金就会扣减或者取消,用以约束银行高管的行为。
当前,不少银行已经制定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管理办法”,不管是高管还是银行员工都可能会被反向讨薪。这也有利于银行加强内部管理,有利于银行业的合规健康发展。
根据各家银行的公告,不少银行高管的补发薪酬达到了200万元以上。如平安银行副行长杨志群补发工资达到269.95万元、原行长胡跃飞补发工资达到246.87万元。同时,浙商银行副行长骆峰等高管的补发薪酬均达到了200万元以上。
补发工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高管人数亦不在少数。平安银行补发工资的9名高管中,除了两位在200万元以上外,还有6位补发工资达到100万元以上。浙商银行中除骆峰外,另有两位高管补发工资达到了180万元以上。
此外,光大银行多位高管的补发工资最高的是该行副行长、风险责任人杨兵兵,补发金额为81.24万元,其次是副行长齐晔,补发金额为74.31万元。
根据光大银行数据显示,根据有关政策规定,该行执行董事、监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实行延期支付,2023年度本行上述人员延期支付的绩效薪酬总额为人民币506.01万元。
银行高管的薪酬为何会延迟发放?根据2010年原银监会印发的《商业银行稳健薪酬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银行高管的薪酬多分为两部分,其中绩效薪酬部分会进行延期支付。而绩效薪酬应体现充足的各类风险与各项成本抵扣和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激励约束要求。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薪酬根据年度经营考核结果,在其基本薪酬的3倍以内确定。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银行也根据相关条款制定了自己的《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管理办法》。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的延期支付期限通常在3年到5年,同时也会规定董监高绩效薪酬延期支付的比例。
在已披露的银行高管薪酬中,有人的薪酬反被扣回。根据光大银行公告,该行对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副行长级)董铁峰2023年度薪酬作相应扣回调整。但具体原因和金额并未在公告中透露。
“一般来讲,银行的绩效薪酬的多少,是根据银行总体的业绩情况、相关指标有关系。”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但如高管所管辖的业务出现了风险或不达标,其薪酬可能也会被追回。
根据《指引》,商业银行应制定绩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规定,如在规定期限内其高级管理人员和相关员工职责内的风险损失超常暴露,商业银行有权将相应期限内已发放的绩效薪酬全部追回,并止付所有未支付部分。商业银行制定的绩效薪酬延期追索、扣回规定应同样适用离职人员。
据了解,薪酬追索扣回,在业内常常被称为“反向讨薪”。各家银行会在内部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赏罚机制。这一制度通常针对的是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