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独家
依托“广电行业第一刊”《中国广播影视》杂志,发布最新最快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行业新闻,深度分析释疑解惑。摒弃“千微一面”,与众多行业微信公号形成事实性差异,因为我们深入一线获得了独家干货。查看历史消息,收获更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消费日报官方平台  ·  超33亿元!哪吒“大闹”春节档 ·  3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3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独家

延时全景,6万张素材,他们拍出同样震撼的《长城》!

广电独家  · 公众号  · 电影  · 2016-12-30 00:02

正文

文|“广电独家”记者 冷成琳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上映以来,遭到了不少口诛笔伐。但是抛开演员、剧情等因素,不得不说《长城》是用好莱坞模式讲述中国元素的一次可贵尝试。


观众有所不知的是,电影《长城》中气势宏伟的万里长城在怀柔取景后,大多数拍摄都在影城进行,实际只有一平方公里大小,是由360多个集装箱搭建的。影片经好莱坞团队长达15个月的后期特效制作,呈现出了震撼的3D视觉效果。


近日,首部以长城为题材的VR作品《长城》问世,展现了一个经历风云变幻、季节交替的真实的万里长城。




与后期特效制作出的长城不同的是,该短片采用最先进的VR拍摄和缝合技术,历经夏、秋两个季节,金山岭、慕田峪、黄花城水长城3处关隘,4台拍摄设备,6K分辨率,11个镜头,60000余张素材照片,360度空间还原,呈现给观众的是身临其境般的沉浸式体验。


VR作品《长城》采用了大范围的延时拍摄,这在VR拍摄中是一种崭新的尝试。长城的日夜交替、天气转换、气候变化,尽收眼底。夜晚的延时拍摄需要克服的曝光问题,也在团队的努力下迎刃而解,观众可以通过该片“去到”夜长城,感受长城静谧的夜晚。




为了保证画面效果,《长城》的拍摄由团队对设备进行了最优组合,而不是用VR一体机进行拍摄,并实现了目前最高分辨率的6K拍摄,将四台机器拍摄出的四幅画面进行后期缝合,力求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该片出品方金刚钻(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把长城作为接下来几年来持续拍摄的长期项目,还将拍摄多角度、全方位、不同季节的长城景观,并在拍摄方法上进行新的探索。


VR影视一定是未来


VR短片《长城》的制作团队——金刚钻(北京)传媒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纪录片为主的“2B”影视制作公司,2015年开始进入VR科技研发与版权制作第一线,赶上了国内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首班车。




《长城》出品人樊承建告诉“广电独家”记者:“VR和纪录片结合是非常合适的,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VR技术仍停留在游戏阶段,电影叙事尚处于摸索阶段,而纪录片弱化故事完整性、不突出场景转换的特点,恰好是VR技术最好的结合体


俗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虽然VR行业无前车可鉴、无模式可用、无标准可循,这家叫做金刚钻的公司,在VR影视领域率先士卒,在逐步探索中,已经推出两部VR作品。




《我是拳王》深入非洲最大的贫民窟、“全球最可怕、最不适合生存的地方之一”的基贝拉,讲述这里走出来的非洲拳王——麦克的故事。


当观众戴上VR头盔,基贝拉就会360度无死角地包围着你,呈现置身其中的真实感。VR技术的交互性,能让你亲历基贝拉孩子的喜乐、麦克的拳头凌厉……在交互中,引发共鸣和参与感。




《长城》作为金刚钻传媒“世界八大奇迹”拍摄项目之一,给项目开了个好头。世界八大奇迹第二部埃及金字塔已经拍摄完毕,现在正在后期制作阶段。而余下6处已经不存在的世界奇迹,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回复和还原,呈现三维画面。


当前的VR影视作品,多为3-5分钟时长,据项目导演韩广涛解释,由于VR影视作品需要佩戴VR眼镜进行观看,时间太久的话会产生眼部不适甚至头晕。此外,当下的VR视频多以呈现全景情景为主,没有特写镜头,叙事方式尚未清晰,所以如何用VR进行故事情节的推进还需时日加以探索。


韩广涛告诉“广电独家”记者:“VR视频制作是一件相当烧钱的事情,在投入上跟传统影视作品相比,不是几倍的关系,而是呈幂函数式的增长。而目前VR内容市场尚未形成,作品无法报价,短时间内盈利的可能性也很渺茫。”


内容资源是VR产业链建设的关键一环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VR技术开始普及,渗入到了主流文化。可是从年初的火爆,到年尾的降温,短短一年时间内,可谓经历了过山车一样的跌宕起伏。


由于VR商业模式尚未为明朗,逐利的资本短期内看不到回报,不少人中途下车,或放弃探索、或转为研究增强现实(AR)。究其根源,内容资源的匮乏是硬伤。




比起投资,樊承建表示他们更看重的是“耐心资本”。他谈到:“VR产业要真正发展成规模,需要的是‘耐心资本’,因为在一两年内产生效益是不可能的。也曾有投资人向我们抛出橄榄枝,但是考虑到目前VR商业模式还不清晰,拿了投资人的钱,会容易乱了自己的阵脚,所以现阶段我们还是决定自己摸索,用成熟的作品寻求突破。”


2015年曾有分析认为,未来两三年内VR市场将出现井喷式增长,将在5至10年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虽然2016年底VR产业热度开始回落,但是这也是一个必要的淘汰的过程,就像韩广涛说的——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比较的是速度,看谁跑得快、谁又会掉队


樊承建告诉“广电独家”记者:“作为新的技术和新的艺术的结合,VR目前所处的发展状态,类似于互联网发展初期,不可能突然间爆发式地增长。”


他认为,从电影的发展史中,也可以窥探并预见VR产业的发展。目前VR影视作品,还处在如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似的摸索阶段,由于体验感差,人们只能新鲜一阵子。


VR领域需要一部开山头炮的作品,像《阿凡达》在3D电影发展中的革命性作用一样。在《阿凡达》之前,3D只是一个高科技概念,《阿凡达》之后,3D电影已经几乎成为商业电影的标配。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探索VR的叙事方法,还没有一部革命性的作品诞生,我们一直在寻求突破。”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