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发证券研究
推送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和观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加州高铁不用查,中国内审人喊话特朗普!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入股价格未确定能否认定股份支付已授予? ·  3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费用资产化?把费用变资产,听着就离谱!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发证券研究

广发如是说|关于电力体制改革

广发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5-27 07:10

正文

现货市场规则落地,电改推进渐入佳境(2023-09-24)

【广发如是说】系列围绕最新市场热点,传递广发研究观点。本期关于:电力体制改革。

据新华社报导,5月2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明胜等9位企业和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提出意见建议。

此次座谈会释放加速电力体制改革的积极信号,聚焦电力体制改革背景意义、重点方向、投资机遇,广发公用、电新团队带来专题解读。



目 录


公 用

轻松理解电力体制改革——系统的破壁(2024-05-26)

煤价企稳——开启新火电三部曲(2024-04-28)

电改系列之辅助服务:“破壁”的启承——完善火电价值拼图(2024-02-19)

电改系列之容量电价:“破壁”的开端(2023-11-12)

电改系列之框架篇:系统的“破壁”(2023-08-15)

公用事业2024年投资策略:公用事业化(2023-11-28)

欧盟能源启示录(二):辅助服务演绎之路——稳定盈利、重塑价值(2023-10-09)


电 新

电改系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电改成为关键领域(2024-05-26)

电改系列:电改行百里路半九十,辅助服务市场再推进(2024-01-28)

电改系列:政策向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化有望超预期(2023-10-15)

电改系列:三部委推进绿证全覆盖,绿电和消纳主线持续受益(2023-08-04)

电改系列:中央推动能源/电力体制改革,绿电/新能源消纳迎政策扶持(2023-07-12)

电改系列:以国网综能为例,综能服务尽享电改红利(2023-07-07)

电改系列:电力需求侧/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加速推动用电/用能服务发展(2023-05-21)

电改系列:新一轮输配电价核定,利好电网设备、调节电源、综能服务板块(2023-05-16)

新型电力系统系列之四:电改传导消纳压力,综能服务蓄势待发(2023-04-09)


电话会议

公用&电新 | “新能源消纳万亿市场”系列电话会议




公用观点


轻松理解电力体制改革——系统的破壁(2024-05-26)


从系统的“破壁”看待电力体制改革,核心把握绿电装机导致消纳问题。 电力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周四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将加速改革推进。我们早在去年8月就发布电改框架篇《系统的“破壁”》, 我们认为电力系统的核心问题就是消纳问题,电价机制的明确和市场化的推进是解决方案,短期借助发电成本回落的契机出台价格机制,长期则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价格传导,电力系统有望“破壁”,重回稳定性。

电力体制改革的金字塔——把握先推电价再推全面市场化的改革进度。 我们认为全面的电力系统改革需要如下步骤: (1)首先要反映每个电源的各种价值 (2)其次是完善市场化机制 (3)最终是电价恒等式 我们在去年底就提出,2023看容量电价、2024看辅助服务+分时电价+煤电联动、2025看环境溢价及市场化交易的改革脉络,目前持续验证。

投资机会清晰——火电价值三部曲演绎、绿电及电网投资加速。 改革势必加速,火电作为在运规模大、覆盖效果好、调节能力强的基荷电源, 是全社会消纳成本的左侧。 未来将通过容量电价反应固定成本(折旧)、电量电价反应变动成本(煤价)、辅助服务反应调节成本(消纳),预计ROE中枢将维持在10%。我们在4月28日发布火电价值三部曲,无论是4月起的煤价平稳、5-8月的辅助服务细则发布、8月起的电量电价签订,核心都是验证上述逻辑,改革加速就意味着行情加速。此外,若政策理顺迅速,绿电盈利模型稳定也值得期待,电网投资也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 改革不及预期;煤价超额上涨;绿电装机进度低预期。

相关报告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跟踪:轻松理解电力体制改革——系统的破壁》 2024-05-26;作者: 郭鹏 S0260514030003;姜涛 S0260521070002;许子怡 S0260524010002



煤价企稳——开启新火电三部曲(2024-04-28)


煤价企稳,标志着火电新三部曲开始启动。在此时点,我们提出火电将围绕ROE模型,走向价值行情新三部曲:煤价企稳、辅助服务、电量电价。 (1)4月底煤价企稳及容量电价执行情况,确认盈利中枢抬升且可持续、同时容量电价执行良好贡献稳定ROE来源;(2)5月起各省辅助服务将迎细则密集发布,确认辅助服务带来的ROE贡献;(3)8月起部分省份开始签订2025年电量电价,确认电量电价能否反映用煤成本,并且将迎来中报的业绩高增,煤电联动也或将加速。 当前火电处于从周期走向价值的“分歧时刻”,我们建议重视煤价企稳的产业趋势,并更多关注ROE稳定性提升下的火电公用事业化的验证和定价契机,火电新三部曲即将演绎。

公用事业化演绎:水电持续领衔、核电加速演绎、火电迎头赶上。 水电来水改善+蓄能高位,已经进入行情新阶段。核电去年以来持续公用事业化,资产质量靠近水电,可预期远期分红;火电将成为下一个公用事业化的主体,展望未来也将提升分红。 水电核电护航,火电的公用事业化是大势所趋。


风险提示 改革不及预期;煤价超额上涨;绿电装机进度低预期。

相关报告 《公用事业行业深度:煤价企稳——开启新火电三部曲》 2024-04-28;作者:郭鹏 S0260514030003;姜涛 S0260521070002;许子怡 S0260524010002



电改系列之辅助服务:“破壁”的启承——完善火电价值拼图(2024-02-19)


辅助服务出炉,对于“系统的破壁”而言,是承前启后亦是启程进发。 2月7日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继去年11月容量电价落地后,我们的电改框架《系统的破壁》再次得到验证:我们认为绿电消纳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挑战,破壁的核心思路一方面是通过长协煤比例提升等方式降低发电侧成本以及通过分时电价和远期的环境溢价巩固用电侧价格,另一方面则是 通过容量电价、辅助服务电价和煤电联动等方式实现“蛋糕的再分配”。 我们亦提出电改节奏的金字塔架构,即先改电价方案、再推市场交易、最终形成电价恒等式,基于此我们再次重申节奏, 2023看容量电价、2024看煤电联动+辅助服务+分时电价、2025看环境溢价及市场化交易的改革, 目前正得到持续的验证,系统的破壁迎来启承、再度进发。

辅助服务的是火电新商业模型完善的重要拼图,价值体系重塑。 上述电价机制一方面持续的证明了容量电价、电量电价和辅助服务电价的独立运行机制,打破传统的价格帽;更重要的是通过煤电联动、容量及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火电盈利稳定性将逐步增强,利润增厚的同时周期波动显著缓解。 立足当下,火电盈利改善带动净资产的修复(高ROE),展望未来,盈利稳定分红提升,火电的公用事业化将提速。对于绿电而言,辅助服务将促进商业模型进一步清晰,看好装机的加速和电力集团市占率的提升。


风险提示 改革不及预期;煤价超额上涨;绿电装机进度低预期。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之辅助服务:“破壁”的启承——完善火电价值拼图》 2024-02-19;作者:郭鹏 S0260514030003;姜涛 S0260521070002;许子怡 S0260524010002



电改系列之容量电价:“破壁”的开端(2023-11-12)


容量电价政策出台,稳定煤电企业盈利预期。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充分认可煤电的调节价值,稳定煤企的盈利预期。 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正式落地,对于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按照机组固定成本给予比例补偿,正是“系统的破壁”的兑现。 电改的大幕将徐徐拉开,容量电价仅是开端,展望未来诸如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分时电价等改革将持续推进。

无需忧虑电量电价的调整,“时间的煤硅”和绿电环境溢价保驾护航。 我们认为伴随长协煤比例的提升和煤电联动的推进,叠加组件价格的回落,电源侧发电成本正存在回落的空间,即便考虑容量电价等辅助服务成本将持续提升,终端的电价短期也将保持稳定,且未来还可通过环境溢价反映绿电价值。因此,对于各类电源而言,容量电价都在总体盈利稳定的情况下边际改善了各类电源的状态。

系统的破壁刚刚开始,火电商业模式革新、绿电有望建设加速。 容量电价落地,火电将彻底从“发电资产”转向“辅助服务资产”,盈利从挂钩煤价转向挂钩我国绿电占比提升,稳定性将大大增强。绿电企业将获得更稳定的项目盈利模型,助力装机增长,估值提升亦可期。


风险提示 煤价大幅波动;改革不及预期;绿电装机增长不及预期等。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之容量电价:“破壁”的开端》 2023-11-12;作者: 郭鹏 S0260514030003;姜涛 S0260521070002



电改系列之框架篇:系统的“破壁”(2023-08-15)


我们将电力系统简化为“两侧价格夹电网”的刚性架构模型,破壁在即。 左侧为各类电源上网电价(火电为主),右侧为用户购电价格。近年来绿电占比持续提升,而受光照条件及风资源波动影响,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性正持续增强,鸭形曲线问题凸显。为了解决消纳问题,电网付出了解决不稳定的成本(利润下降)、火电接受调峰调度但支付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绿电持续扩大配储要求但仍部分时段忍受负电价,架构内三个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协调运作,亟需电改破局。

改革的落脚点——电改金字塔:价格是基础、市场是主体、恒等式是最终结果。 电改最终将形成一个稳定金字塔, 底层的价格机制 为【发电价格(煤电联动)+峰谷/分时电价+辅助服务等电价(待落地)】、 中层的市场机制 【现货及中长期电力交易市场+辅助服务市场】、 顶层 就是【电价恒等式,即(绿电电价+调峰成本)联动(火电电价+环境成本)】。 我们测算2030年综合辅助服务近4000亿市场空间,并期待煤电联动。

破局的结果是,火电获得辅助服务补偿、绿电获得装机增速、电网盈利将增加,整个体系将得到理顺。


风险提示 煤价大幅波动;改革不及预期;绿电装机增长不及预期等。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之框架篇:系统的“破壁”》 2023-08-15;作者:郭鹏 S0260514030003;姜涛 S0260521070002



公用事业2024年投资策略:公用事业化(2023-11-28)


电力将如何公用事业化? 2024年电改将加速,在“时间的煤硅”和“系统的破壁”引导下,水电保持公用事业标杆、火电盈利将逐步稳定、绿电消纳得到解决、核电装机加速,盈利稳定+分红提升+股息率预期上行,电力各板块盈利稳定性和估值体系均在走向真正的公用事业化。

电改迎来“系统的破壁”的开端:2023看容量电价、2024看煤电联动+调峰电价、2025看环境溢价+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 从“电改金字塔”来看,容量电价落地后,电改刚迎来开端,未来电价体系(煤电联动、分时电价、辅助服务电价、环境溢价)将逐步得到明确,随即而来的是市场改革(现货及辅助服务市场)的推进,最终各电源的发电价值、调节价值、环境价值均将得到合理度量,2024电改将进一步加速。 站在电力系统的视角,我们认为火电的辅助服务价值将得到充分挖掘、绿电的消纳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将大幅增强。


风险提示 煤价大幅波动;来水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

相关报告 《公用事业2024年投资策略:公用事业化》 2023-11-28;作者:郭鹏 S0260514030003;姜涛 S0260521070002



欧盟能源启示录(二):辅助服务演绎之路——稳定盈利、重塑价值(2023-10-09)


欧盟的辅助服务经历从“固定补偿”向“市场化交易”演绎的过程。 为了保障系统裕度,容量机制应运而生,欧盟多个国家通过先固定补偿、后市场化交易的手段来为煤电、气电等可调节性电源的消纳成本进行补偿。辅助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火电盈利的稳定性。

我国当前辅助服务度电贡献约0.86分,未来可达3分,盈利稳定性将带动火电价值重估。 我国当前火电辅助服务正处于快速增长期,今年上半年火电获得辅助服务收入254亿元,折算至度电增量贡献已达0.86分。我们测算伴随我国辅助服务省份的扩容和绿电增长带来的需求进一步提升,2030年火电可获得辅助服务总额达1752亿元,折合度电可达3分。 我们认为在电价高位、煤价回落的阶段,煤电联动已迎来契机。 同时,伴随辅助服务的持续推开,容量机制将逐步形成,火电将从“发电资产”转向“辅助服务资产”,盈利从挂钩煤价的波动利润转向挂钩我国绿电占比提升带来的稳定增长的辅助服务利润,稳定性将大大增强,逐步迈向公用事业,价值重估可期。

业绩修复在途、电改重塑价值。 在此时点展望,“时间的煤硅”持续演绎,火电用煤成本下降,业绩将加速兑现,同时伴随辅助服务等电改的加速推进,火电的消纳价值将得到进一步认知,叠加组件价格回落,绿电的装机空间也将打开。


风险提示 煤价大幅波动;改革不及预期;绿电装机增长不及预期等。

相关报告 《欧盟能源启示录(二):辅助服务演绎之路——稳定盈利、重塑价值》 2023-10-09;作者:郭鹏 S0260514030003;姜涛 S0260521070002




电新观点


电改系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电改成为关键领域(2024-05-26)


事件1: 据新华社报导,5月23日下午,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座谈会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明胜等9位企业和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提出意见建议。

事件2:国电投集团公众号报导,5月24日国家电投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①全力以赴扛起核电、重型燃机两个重大专项的“国之重任”,坚决抓好“一流光伏”、氢能、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任务;②要以改革深化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切实抓好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绿电转化示范项目建设。

继续加快新能源建设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引领全球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全面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举措。

新能源电价政策机制调整或将提速。 当前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消纳问题凸显,如何实现其高质量成为重要问题。预计推动新能源入市、保障新能源合理收益、新能源环境溢价等政策会加快制定。

健全辅助服务市场。 23 年确立煤电容量电价,推动其向调节性电源转变;24年预计加快健全辅助服务市场机制:①完善辅助服务类型并合理定价;②推动部分辅助服务费用纳入系统运行费并向用户侧疏导。

用户侧参与电力系统调节有望加速。 负荷高增+新能源集中出力导致净负荷曲线波动加大,亟需加快发展虚拟电厂等,建立健全其价格机制。

输配电网建设将继续加快。 新能源大基地开发驱动特高压等主干网架建设提速,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倒逼配电网升级改造。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电力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地方配套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安全稳定风险导致电改减速。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电改成为关键领域》 2024-05-26;作者:陈子坤 S0260513080001;纪成炜 S0260518060001;陈昕 S0260522080008



电改系列:电改行百里路半九十,辅助服务市场再推进(2024-01-28)


事件:1月25日,国家能源局举行24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刘刚表示24年将在电力市场建设方面统筹做好: ①统筹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建立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规则为主干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基础规则体系。 ②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制度,研究出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推进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范统一,推动辅助服务费用由主要在发电侧分担,逐步向用户侧合理疏导。 ③进一步推进省级电力市场建设,推动各地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融合发展,推动具备条件的省份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④稳妥推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开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研究。⑤强化电力市场监管。

23年火电容量电价落地,24年关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突破。 当前加快推进各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范统一,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调节性资源辅助电网运行价值,进行合理定价,并向用户侧有效疏导。

火电、水电等传统调节性资源收益有望提高,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调节性资源定价值得期待。 若前述政策落地,预计部分辅助服务费用将向用户侧传导,减少火电、水电等传统调节性资源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提高其收益。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调节性资源目前难以常态化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前述政策落地有望推动新型调节性资源持续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其调节性能/成本优势,并获得稳定收益。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电力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地方配套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安全稳定风险导致电改减速。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电改行百里路半九十,辅助服务市场再推进》 2024-01-28;作者:陈子坤 S0260513080001;纪成炜 S0260518060001;陈昕 S0260522080008



电改系列:政策向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化有望超预期(2023-10-15)


事件:10月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广东电力市场低压工商业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试点实施方案》;10月13日,自然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印发《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化交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矿产资源和电力市场化交易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加强整治以行政手段干预电力市场化交易行为: 干预电力市场准入行为;②干预电力市场交易组织行为;③干预电力市场价格行为。

《广东电力市场低压工商业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试点实施方案》预示着低压工商业用户入市迈出关键一步。目标: 建立健全低压工商业用户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机制,探索完善低压用户现货交易结算相关规则。 机制: 低压用户与售电公司签订零售合同,电费由市场购电费用、输配电费、线损电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辅助服务费用、其他分摊电费、尖峰加价电费等组成,市场购电费用按签订的零售合同结算;售电公司的结算费用为与之建立零售关系的电力用户缴纳的零售合同电费与其在批发市场支出电费的差额。

中央地方齐发力,电改加速超预期。 从跨省电力交易来看,本次国家能源局专项整治有望加快破局。从省内电力交易来看,当前广东试点低压用户入市,彰显电力市场化向纵深推进决心。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电力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地方配套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安全稳定风险导致电改减速。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政策向纵深推进,电力市场化有望超预期》 2023-10-15;作者:陈子坤 S0260513080001;纪成炜 S0260518060001;陈昕 S0260522080008



电改系列:三部委推进绿证全覆盖,绿电和消纳主线持续受益(2023-08-04)


事件:8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旨在进一步鼓励绿电消费,加快对绿电的环境价值定价。

政策主要变化: 与17年《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相比,本次文件的主要变化为: ①扩大绿电消费主体。 现文件提出“鼓励跨国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外向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购买绿证、使用绿电,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发挥先行带头作用,稳步提升绿电消费比例。强化高耗能企业绿电消费责任,按要求提升绿电消费水平。支持重点企业、园区、城市等高比例消费绿色电力,打造绿色电力企业、园区、绿色电力城市”。 ②绿证覆盖范围由风光扩展至可再生能源电力。 现文件提出“对全国风电(含分散式风电和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含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常规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所生产的全部电量核发绿证,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③逐步衔接碳市场、实现绿电环境价值的市场化定价。 现文件提出,绿证将支撑绿色电力交易(证电合一)、不纳入能耗双控、逐步衔接碳市场(碳配额市场和CCER市场)。

考虑到23年多省区煤电中长期合约价格触及20%上限、24年大概率下降,涨电价压力缓解背景下,绿电环境价值有望加快定价;与此同时,现货、辅助服务、容量等电力市场建设将逐步显示新能源消纳成本,即绿电电量价值折价、支付消纳费用。 当前消纳压力显著增加,消纳板块有望最终受益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价格传导不及预期;地方配套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安全稳定风险导致电改减速。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三部委推进绿证全覆盖,绿电和消纳主线持续受益》 2023-08-04;作者:陈子坤 S0260513080001;纪成炜 S0260518060001;陈昕 S0260522080008



电改系列:中央推动能源/电力体制改革,绿电/新能源消纳迎政策扶持(2023-07-12)


事件: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绿电的环境价值有望逐步彰显。 ①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将扩大绿电需求,提高绿电收益。能耗双控中,绿电消费计入企业能耗总量,转变为碳排放双控后,绿电消费不再受限,企业能够通过使用绿电扩大生产。后续关注绿电市场建设、绿电市场与碳市场联动。②绿电价值=电量价值+环境价值。对于风电、光伏所发绿电,由于其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特征,其电量价值应较火电等可控电源有所折价;而由于其不产生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故其额外具备环境价值。在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推进过程中,绿电的电量价值逐渐被充分定价,收益率存在下行压力;而碳排放双控将逐步彰显绿电的环境价值,有望缓解其收益率下行风险,确保合理收益。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辅助服务市场、容量电价、现货市场下半年有望加速推进。 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重点为调节性资源构建了独立的价格传导机制。我们预计后续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各省辅助服务定价与费用分摊政策等有望陆续出台,火电、新型储能等可控电源的容量电价或能够逐渐落地,适应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为调节性资源加强定价有望成为共识。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电力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地方配套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安全稳定风险导致电改减速。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中央推动能源/电力体制改革,绿电/新能源消纳迎政策扶持》 2023-07-12;作者:陈子坤 S0260513080001;纪成炜 S0260518060001;陈昕 S0260522080008



电改系列:以国网综能为例,综能服务尽享电改红利(2023-07-07)


电力市场化持续推进,电力交易市场空间广阔。 (1)电能量市场可通过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实现收益,考虑全社会用电量、平均电价以及调节性资源定价的情况,参考美国市场经验,我们预计我国电力交易市场空间广阔;(2)目前辅助服务市场在全社会电费中的占比较低(仅为1.5%),根据国际经验,电力辅助服务费用一般在全社会总电费的3%以上,该比例未来有望持续提升;(3)容量市场通过容量成本补偿机制提供合理利润,具有公用事业的属性。

电改催生专业化用电用能管理需求,综能服务迎来发展良机。用户侧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一环,综合能源服务渐成刚需。 传统电力系统“重发轻供不管用”,而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源网荷储互动”,用户侧成为“补短板”的重要方向。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用户侧需要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在能源不可能三角中寻找平衡点,需要专业化用电用能服务支撑。 能源托管是综能服务的高级形态,有望获取电力交易的较大红利。 能源托管能够实现用户内部供电供能和外部电力能源交易的综合优化,故综合能源服务商将“内嵌”售电业务。在开展售电业务过程中,优秀的综能服务商可通过中长期交易和现货交易的差价获得明显收益。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电力市场化推进不及预期;地方配套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电力系统运行出现安全稳定风险导致电改减速。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以国网综能为例,综能服务尽享电改红利》 2023-07-07;作者:陈子坤 S0260513080001;纪成炜 S0260518060001;陈昕 S0260522080008



电改系列:电力需求侧/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加速推动用电/用能服务发展(2023-05-21)


5 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旨在加强对用电需求的引导和管理。

国家发改委发布用电管理文件,重在完善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管理。 文件涉及需求响应、节约用电、电能替代、绿色用电、智能用电、有序用电等方面,其中需求响应和有序用电为重点。 从目标来看, 到25年各省需求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其中年度最大用电负荷峰谷差率超过40%的省份达到5%或以上,“5%或以上”为首次提及。 从机制来看, 需求响应以经济激励为主,全面推进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常态化运行。先前发布的第三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政策已明确电网运行费能够独立向终端用户传导,打开辅助服务和容量市场收益空间,预计需求响应支持力度也将增强。

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发挥重要作用,用电/用能服务商逐步成为刚需。 文件提出,充分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能力。支持各类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整合优化可调节负荷、新型储能、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空调负荷等需求侧资源,以负荷聚合商或虚拟电厂等形式参与需求响应,创新用电服务模式,培育用电服务新业态。电力系统长期“重发轻供不管用”,用户侧资源挖掘潜力大。在当前电力保供和新能源消纳的双重压力性,亟需推动“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电力用户需要综合考虑节能、绿色、需求响应等诸多方面,专业化的用电/用能服务商将逐步成为刚需。

综合能源服务具备万亿市场潜力和规模化扩张属性,支撑大型企业成长。 从商业模式看,综合能源服务商具有“类保险公司”属性,规模化扩张是其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从竞争壁垒看,综合能源服务商的长期发展依靠电力市场交易能力,该能力初始投资高、边际成本低,亦具有规模化扩张属性。


风险提示 地方配套政策出台不及预期;电力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不及预期;电力系统出现安全稳定风险导致需求侧资源开发受阻。

相关报告 《电改系列:电力需求侧/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加速推动用电/用能服务发展》 2023-05-21;作者:陈子坤 S0260513080001;纪成炜 S0260518060001;陈昕 S026052208000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