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exosomes
旨在全面介绍exosome,并适时跟进最新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drpei  ·  叶黄素能预防近视吗?能护眼吗? ·  昨天  
蒲公英Ouryao  ·  监督检查→6药企检查内容发布 ·  4 天前  
蒲公英Ouryao  ·  2024年FDA批准的50个“创新药”(下载 ... ·  4 天前  
E药经理人  ·  复宏汉霖朱俊:实现国际化闭环1.0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exosomes

Weekly exosomes

exosomes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06 23:53

正文


本周根据检索式 ("exosomes"[MeSH Terms] OR "exosomes"[All Fields]) OR ("extracellular vesicles"[MeSH Terms] OR ("extracellular"[All Fields] AND "vesicles"[All Fields]) OR "extracellular vesicles"[All Fields]) OR microvesicles[All Fields] AND ("2017/0 4 /1 6 "[PDAT] : "2017/0 4 / 22 "[PDAT]) 共发现文献更新 22 篇,其中影响因子> 10 的有 3 篇,> 5 的有 10 篇。

1

题目

Neurons secrete miR-132-containing exosomes to regulate brain vascular integrity. 神经元分泌含miR-132的外泌体来调节脑血管完整性

作者 Bing Xu1, Yu Zhang1, 2, Xu-Fei Du1, Jia Li1, Hua-Xing Zi, Ji-Wen Bu1, Yong Yan, Hua Han4, Jiu-Lin Du

IF = 14.812

摘要

血管完整性能帮助维持脑微环境的稳态,这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维持及发展的关键。众所周知,神经细胞可以调节脑血管完整性。然而,由于神经血管相互作用的高度复杂性,则对脑血管完整性的神经调节的理解仍是基本层面。利用完整的斑马鱼幼虫和培养的啮齿动物脑神经细胞,我们发现,神经元可以通过分泌外泌体到内皮细胞(ECs)转移 miR-132 来维持脑血管完整性,其中 miR-132 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神经元富含的微小 RNA 。随着通过外泌体整合向 ECs 转移, miR-132 可通过直接靶向真核延伸因子 2 激酶( eef2k )调节一种重要的粘附连接蛋白 - 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蛋白( VE-cadherin )的表达。神经元的 miR-132 或外泌体分泌的破坏或血管 eef2k 的过表达都可使 VE-cadherin 的表达及脑血管完整性受损。我们的研究揭示 miR-132 扮演了一种细胞间信号,用于介导脑血管完整性的神经调节,并提示神经元外泌体是用于脑血管交接的一种新型手段。

2

题目 Molecular Recognition-Based DNA Nanoassemblies on the Surfaces of Nanosized Exosomes. 基于分子识别机制的外泌体表面 DNA 组装体

作者 Shuo Wan,Liqin Zhang,Sai Wang,Yuan Liu,Cuichen Wu,Cheng Cui,Hao Sun,Muling Shi, Ying Jiang,Long Li,Liping Qiu,and Weihong Tan

出处 J Am Chem Soc. 2017 Apr 19;139(15):5289-5292. doi: 10.1021/jacs.7b00319. Epub 2017 Apr 7.

IF =13.038

摘要

外泌体是从细胞产生位于细胞外液中被细胞膜所包被的小囊泡,运输一些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和核酸用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得意于它们在大小、结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方面的优势,外泌体是细胞间广泛用于传递治疗因子的天然的小载体。与此同时,受制于它们非常微小的体型和复杂膜表面结构,用表面修饰来赋予外泌体额外的功能仍是一项挑战。目前的方法有基因编辑和化学结合,但这些手段需要复杂的操作,应用起来非常有限。在此,我们在外泌体表面提供一种基于适配子的 DNA 组装体。这运用了一种称之为原位组装的手段,它依靠 DNA 适配子和它们的外泌体表面标志物之间的分子结合,以及由适配子嵌合引物所引起 DNA 杂交链反应。它深度揭示了选择性组装是发生在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而不是在非靶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目前的工作揭示了 DNA 的微细结构可以在小细胞器中被成功组装。上述方法对于外泌体修饰和功能发挥都非常有用,这将可能具有广阔的生物医学和生物分析学应用价值。

3

题目 The emerging roles of tumor-derived exosomes in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肿瘤源性外泌体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新作用

作者 Boyiadzis M, Whiteside TL.

出处 Leukemia. 2017 Apr 18. doi: 10.1038/leu.2017.91. [Epub ahead of print] Review.

IF =12.104

摘要

外泌体起源于胞吞作用,是由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产生的小个膜状囊泡 (30-150 纳米 ) 。它们最近已经成为从母体到受体细胞的分子和遗传物质的细胞间转移的载体。外泌体介导的蛋白或基因( RNA miRNA DNA )的转移导致了受体细胞功能的重 新编程 。外泌体承载和传递对健康必不可少的信息,并参与病理过程,包括恶 性转 变。在造血系统中外泌体维持骨髓成分细胞和远处组织点细胞间的通信。在血液恶性肿瘤中,肿瘤源性外泌体 TEX 重组肿瘤环境,抑制抗白血病的免疫,介导药物耐药并且干扰免疫治疗。外泌体也有望成为恶性肿瘤进展的生物标志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乎肿瘤变化的所有方面里有外泌体的介入都会在生物学、信息转移相关机制和肿瘤免疫逃避上有所助益。

4

题目 ever let it go: stopping key mechanisms underlying metastasis to fight pancreatic cancer. 别放它走:阻止胰腺癌转移的脚步。

作者 Giovannetti E, van der Borden CL, Frampton AE, Ali A, Firuzi O, Peters GJ.

出处: Semin Cancer Biol. 2017 Apr 21. pii: S1044-579X(17)30099-8. doi: 10.1016/j.semcancer.2017.04.006. [Epub ahead of print] Review.

IF=9.955

摘要:

胰腺导管腺癌( PDAC )是侵袭性极强的肿瘤,预计在 2030 年前很可能成为第二大致死性肿瘤。这一令人沮丧的现象主要归结于缺乏对其转移的有效治疗手段。因此,清晰地了解转移关键机制可为治疗胰腺导管腺癌提供新的机会。基因组分析显示, PDAC 发生和进展过程中产生的畸变也与转移密切相关,如 SMAD4 缺失。近期研究表明, microRNA 在许多肿瘤(包括 PDAC )的转移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 miR-10 miR-21 ,它们是转移过程中主要的调节因子;而 miR-200 家族成员涉及上皮 - 间质转化过程,更利于细胞迁移和侵袭。已有多项研究发现,肿瘤干细胞( CSCs )与转移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 CSC 标志物如 ALDH1 ABCG2 c-Met 在转移性 PDAC 细胞中高表达。新的研究也提出,外泌体参与的肿瘤微环境调节,导致肝和肺 PDAC 转移前利基形成。本综述中,我们概述了所有这些关键因素在 PDAC 转移行为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其在临床中的潜在应用,为改善目前 的治疗方案和确定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方向。


5

题目 Enhanced proangiogenic potential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stimulated by a nitric oxide releasing polymer. 一氧化氮释放多聚体刺激间充质干细胞释放外泌体,增强促血管生成潜能。

作者 Du W, Zhang K, Zhang S, Wang R, Nie Y, Tao H, Han Z, Liang L, Wang D, Liu J, Liu N, Han Z, Kong D, Zhao Q, Li Z.

出处 Biomaterials. 2017 Apr 17;133:70-81.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7.04.030. [Epub ahead of print]

IF =8.387

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 MSC )源的外泌体已经被视为用于退行性疾病或损伤的治疗的新的候选者。且可能提供基于细胞的替代疗法。然而, MSC 源外泌体组成受到其原始细胞所在微环境的强烈影响。本文,作者假设一氧化氮释放多聚体可以促进外泌体的促血管生成成分,加强促血管生成的能力。作者证实了通过 NO 刺激,人胎盘来源的 MSCs(hP-MSCs) 释放外泌体,释放的外泌体在体外增强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 )的促血管生成效应。此外,通过 NO 刺激的从 hP-MSC 释放的外泌体在后肢缺血的鼠模型中显示出优异的血管生成作用和改善的肢体功能。进一步分析表明,通过 NO 刺激从 hP-MSC 释放的外泌体中增加的 VEGF miR-126 水平被发现做为有助于增加这些外泌体促进血管生成过程的能力的新机制。总的来说,为体外干细胞培养设计特定的微环境,如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培养物,将会有助于定制化的包装了干细胞有益成份的用于无细胞治疗应用的外泌体的开发

6

题目 MicroRNA-21 Is Required for Local and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Multiple Organ Protection Against Sepsis. MicroRNA-21 局部和远端缺血预处理在抗脓毒症中多器官保护所需

作者 Jia P, Wu X, Dai Y, Teng J, Fang Y, Hu J, Zou J, Liang M, Ding X.

出处 Crit Care Med . 2017 Apr 21. doi: 10.1097/CCM.0000000000002363. [Epub ahead of print]

IF =7。422

摘要:

目的:脓毒症是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是一种常见且危及生命的全身性疾病,常会导致重要器官功能受损。短暂性局部缺血进行局部缺血预处理是器官保护的一种有力的先天机制。我们曾报道,15分钟的肾缺血预处理大大减弱了随后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文中,我们研究肾脏中短暂的缺血再灌注是否可以在局部和远端部位针对败血症所诱发的器官损伤提供保护,以及这种保护是否是microRNA-21依赖性的。

设计:实验室研究。地点:大学实验室。对象: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C57BL / 6J野生型( 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动物中心)和 microRNA-21 -/-小鼠(B6.129-M ir21atm1Smoc,中国上海生物模型有机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处理: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用缺氧(2%氧)处理。通过双侧肾蒂夹闭15分钟诱导肾缺血预处理,通过单次腹膜内注射20mg / kg的脂多糖或小鼠盲肠结扎穿刺来诱导脓毒症。

测量和主要结果:缺血预处理的小鼠免受内毒素血症或多发性败血症诱发的多器官损伤,包括肾脏、心脏、肝脏和肺部的损伤。肾缺血预处理诱导肾脏HIF-1α的活化,其在转录水平 上调了microRNA-21,随后导致microRNA-21在血清外泌体和远端器官中的表达增加,导致 这些器官中的细胞凋亡减少和促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减少。体内敲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