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ASA)以推动技术创新、引导产业发展为宗旨;以面向市场、平等自愿、共同投入,联合研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以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大厂人的35岁焦虑,靠买黄金治好了? ·  22 小时前  
经纬创投  ·  从 Northvolt ... ·  2 天前  
独角兽智库  ·  DeepSeek+政务概念股深度解析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

多国政府力推 石油大鳄转型 加油站、充电桩并行建设成趋势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  · 公众号  ·  · 2018-04-03 17:26

正文

据美国电动汽车销量数据统计网站EV Sales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22.3万辆,同比增长58%;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创造了新的纪录。一方面,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充电桩、充电站等充电基础设施依然匮乏。因此,各国政府和汽车厂商都在想方设法,加快部署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他们的目标是想让电动汽车充电就像燃油车在加油站加油一样便利,以更快地促进电动汽车的推广与普及。那么,为什么不把两者结合起来,加油站与充电桩共同建设呢?




为了促进本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近日,日本政府表态将放宽对加油站修建充电桩设施的限制。目前,日本消防法规对加油站设立充电桩有着严格的限制,规定充电设施距离汽油泵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米,对小型加油站来说,这一条款严重限制了其承载量。不过,最近日本经济、贸易及工业部(METI)正在考虑放开限制,允许在加油机附近安装充电终端设备,而且不设空间限制。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全球不少石油巨头也在积极转型,积极在其加油站部署充电桩。“加油站+充电桩”的布局,或许在未来将成为主流发展趋势。

■ 政府扫除障碍

当前,在日本大约有2.3万个充电桩和100座加氢站在运营当中,远远比不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据悉,日本METI将成立一个研究组,成员包括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代表,并将听取来自日本总务省消防厅和零售业代表等的意见。为了赶在2019年3月之前取消限制,METI预计将于今年5月发布正式的行动规划。现行法规还严格限制加油站内油箱的位置,即必须安装到地下,新规则允许油箱安装在地上。

当然,新规在落地之前还需要在示范区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保证今后加油站和充电桩的运营安全。此外,METI还为未来的加油站建设指明了方向,即考虑建设无人加油站,不仅可以为燃油车加油,还可以为电动汽车充电,无需工作人员在场,利用先进的信息监控系统对运营状况进行远程监控即可。

实际上,早在2015年9月,俄罗斯政府就曾发布决议称,在2016年11月1日后该国所有新建的加油站都需配备电动汽车充电桩。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签署了关于汽车加油站为电动汽车配备充电桩的行政令,此举被认为是俄罗斯政府促进该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计划中的重要一步。该法令是由俄罗斯交通部根据促进生产和使用清洁交通工具的综合规划提交给政府的。俄罗斯交通部指出:“该决定使得加油站经营者在法律基础上为加油站配备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以促进俄罗斯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发展。”

2017年6月,英国政府出台《自动化与电动汽车法案》,要求在该国高速公路服务站和主要加油站都将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随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议会中宣布,英国政府承诺拨款6亿英镑用于完善该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据悉,该法案包括一系列措施,例如强制要求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加油站建立充电桩等。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预计,到2020年,英国将有约7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行驶,因此在未来三年内可能需要额外建设6万个充电桩。

■ 石油巨头“触电”

在加油站部署充电桩,这不是要革石油大鳄的命吗?非也。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以及“禁燃令”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全球石油巨头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和英国石油公司(BP)均已开始在旗下加油站安装充电桩,他们都想在方兴未艾的电动汽车市场分一杯羹。

全球最大的石油供应商壳牌已积极投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初,壳牌宣布将在英国和荷兰的加油站安装DC快充充电桩。据悉,壳牌第一批充电桩选址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地段,这些充电桩能够满足CHAdeMO和CCSCombo两种快充规格标准。去年年底,壳牌宣布收购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商NewMotion。目前,壳牌在欧洲已经部署了大约3万个充电桩。

去年2月,道达尔CEO帕特里克·波扬宣布该公司将在其位于法国的加油站安装充电桩。近年来,包括首都巴黎在内的多个法国城市饱受空气污染困扰,使得法国政府下定决心整治空气污染问题,不仅提出希望到2040年禁售燃油车,而且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波扬还表示,道达尔除了打算在大城市附近的加油站安装充电桩以外,还计划与法国汽车制造商PSA集团合作,共同建设充电桩。

今年1月底,英国石油公司宣布投资一家位于美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供应商,以便在年底前开始在自己的加油站试验充电技术。英国石油公司内部分析师预测称,到2035年全球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超过1亿辆,彼时燃油车的数量将会大大减少,消费者对于汽油和柴油的需求也将会减少,因此是时候开始向新能源领域转型了。

■ 瓶颈仍待打破

与壳牌、道达尔、英国石油公司一样,中国“三桶油”也很早就开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了。2015年7月,中石化和北汽新能源展开合作,利用加油站为北汽电动出租车提供换电服务。2016年1月,中石油和一汽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智能汽车领域展开合作,同时中石油将在重点城市和高速公路建设充电站和加气站。此前,中国资源交通集团曾对外公告,已与中石油签订协议,取得超过840家石油加油站的充电桩建设与经营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国家电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加油站中安装充电桩设施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加油站通常位于交通较为便利的地点,拥有现成的土地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在这里加增充电设施不仅可以减轻开发成本,还有利于直接整合加油站的人力物力等各种资源。其次,现在的公共充电桩大多位于专门的停车场,充电时的停车费用对车主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在开放的加油站充电则可以减少车主的费用。第三,城市里的加油站位置和布局往往非常便利和完善,有利于车主随时随地充电,减轻他们的焦虑。

与此同时,在加油站安装充电桩也面临不少的难题。第一,如果强制要求在加油站安装充电桩,运营者要如何平衡加油设备和充电桩的投入,他们要如何保证充电桩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第二,汽油和柴油都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因此加油站有着严格的安全限制,例如不能在加油站内使用明火和拨打电话、汽车必须熄火加油、员工必须穿防静电服装上岗等;电动汽车充电安全也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加油站充电似乎就更加危险了。如何保证充电安全、打消车主的顾虑也是一大难题。第三,当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大致在15分钟到几小时之间,在有限的加油站空间中恐怕无法同时承载过多的电动汽车充电,甚至会影响导正常加油的车辆,造成交通拥堵。


来源:中国汽车报


相关链接:是机会还是危机?石油大佬们集体“跳槽”新能源市场

电动汽车的极速发展,对于车企来说将是一个打破汽车行业格局的全新契机,而对于全球的石油巨头来说,除了石油资源总有开采完毕的时候,燃油车的逐渐减少意味着石油的最大需求方萎缩,大佬们也必须面临转型,否则饭碗不保。或是跨界到电动车领域,或是投资储能产业,这些石油大亨们究竟该何去何从呢?


中石油、中石化

中国“两桶油”与车企合作发展充电、换电业务

或许是有国家电网、普天充电等这样强有力的对手为基础,国内的“两桶油”中石油和中石化并没有选择大面积铺设充电设施,而是选择了与一汽、北汽等这样的成熟车企合作,互相提供资源优势,探寻出路。


2016年1月,中石油和一汽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合作。根据计划,中石油将在重点城市或高速公路建设充电站和加气站,在产业链上支持一汽新能源车;而中石化这边则更早就部署了发展计划,2015年7月,中石化和北汽新能源展开合作,在其加油站增设换电站,服务于北京的电动出租车行业。

E点评:中石油、中石化虽然在早期做了合作以及部署的计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充电桩建设项目究竟进行了多少、换电站的运营情况如何,却不再有下文。相反国家电网和其他充电运营商不断的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维护,力求跟进电动车更新换代的速度,迅速扩张市场。

壳牌

未雨绸缪,积极跨足电动汽车领域

据壳牌估算,2040年全球将有四分之一汽车为电动汽车,为了避免在传统汽车市场转型期失去竞争力,壳牌决心在电动车领域先发制人,迅速做出收购、布局充电网等举动,以此抢占市场。


去年10月,壳牌在英国设立首座电动车充电站,迈出其进军电动汽车领域的第一步;同一时期,壳牌还收购了欧洲最大电动汽车充电供应商之一的NewMotion,NewMotion在荷兰、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运营3万多个私人电动汽车充电点,充电网络遍布欧洲25个国家、覆盖50000多个公共充电点。除了新建充电桩,壳牌也利用自身加油站的布局优势,计划在加油站内部安装充电桩,既节约了建设、运营成本,也方便车主寻找。

E点评:壳牌在全球拥有超过4.3万个加油站,数量居全球第一,若按计划完成“加油+充电”二合一计划,其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多元化经营的梦想指日可待。

英国石油公司(BP)

投资储能产业、部署移动充电,实现能源转型

为了配合汽车行业的转型,英国石油公司(BP)计划每年向低碳业务投资5亿美元,其中电力和储能投资更是成为重心,以此寻求新的市场机会。


去年年底,英国石油公司以2亿美元的协议收购了英国太阳能巨头Lightsource公司43%的股份,强势回归六年前撤出的太阳能行业,以此来完成太阳能发电站的建设。同时,英国石油公司还宣布,向移动充电技术提供商Freewire投资360万英镑,计划今年在英国和欧洲的加油站部署移动电动车充电装置。

E点评:虽然充电服务在全球范围内需求持续增长,但是受限的条件比较多,比如电路铺设、选址、使用方便程度等,花费的金钱和修建时间都较多,但是英国石油公司却剑走偏锋,看重移动充电的便利性和未来储能的重要性,一旦服务推向市场,相信一定会受到车主的欢迎,可谓眼光独到。

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

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非油”战略

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自2011年起,就涉足太阳能市场业务,早早的将投资向可再生能源发展,随后又收购了多家能源公司股份,加快布局自己的“非油”战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