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象公会
精神鸦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一涵笔记  ·  吴恩达: 中国AI正赶超美国;对我们的影响! ·  16 小时前  
一涵笔记  ·  吴恩达: 中国AI正赶超美国;对我们的影响! ·  16 小时前  
低维 昂维  ·  温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Adv. ... ·  昨天  
低维 昂维  ·  温州大学,澳门科技大学Adv. ... ·  昨天  
科技美学官方  ·  苹果这一年丨蝉联全球第一 AI来了 ·  2 天前  
笔记侠  ·  一份报告,看懂2025年7大消费趋势 ·  2 天前  
李楠或kkk  ·  说实话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象公会

石勒真的是个热衷种族屠杀的军阀吗|真问真答

大象公会  · 公众号  · 科技自媒体  · 2017-09-07 22:32

正文

真的不是。


在当代中文互联网上,时常可以见到将「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政权的石勒描述为「无恶不作」「杀人如麻」的残暴军阀的说法。


十六国后赵与东晋形势图


然而实际上,历史上记载的石勒并不是一个多么残忍嗜杀的人,至少动辄「屠杀数十万人」的罪名真的是冤枉石勒。


流传至今的系统记载「五胡十六国」史事的史书,主要有北魏崔鸿所著的《十六国春秋》、唐朝初年修撰的《晋书》以及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作为一名长期身在行伍的政治军事人物,石勒确实曾有不少「杀人」事迹见于这些史书的记载。


不过,在这些记载中,石勒亲自杀死或直接下令杀死的人却并不多,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单个处死的政敌或仇人。


《晋书》记载石勒军纪严整、从不抢掠,甚至受到百姓的拥戴和怀念


真正能够跟「大屠杀」沾一点边的,仅有《资治通鉴》和《晋书》中记载的石勒曾在豫州梁国苦县宁平城(今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东北)杀死西晋「将士十余万人」和在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杀万余人」两例。


然而前者的宁平城之战并非由石勒发动,而是在八王之乱中最终存活并掌握西晋政权的东海王司马越为了保存实力、树立威信而主动对石勒发动进攻。


司马越在这一战前就已经死去,石勒在率领轻骑追逐司马越残军时,到达宁平城下。


在《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石勒此役「大败晋兵,纵骑围而射之,将士十余万人相践如山,无一人得免者。」


可以明显看出,这多达的「十万人」西晋将士在当时属于被围困的敌方战斗人员,其死亡原因主要是战死以及在逃亡中互相践踏而死,无论如何都与有意杀死降卒和平民的「屠杀」扯不上关系。


而邺城一战与此类似,被杀的「万余人」也都是晋朝东瀛公司马腾手下将领冯嵩统率的守城军队,同样也说不上是「屠杀」。


至于其他传说中被认为是石勒屠杀中原汉人的「证据」,大多数是其远房堂侄石虎所为。


石虎本身就是一个喜怒无常、残酷好杀的暴君,不但在其统治下的汉人深受其害,他的原配妻子也被他「殴死」,他还亲自下令屠杀他几个儿子的全家,他的亲族同姓更是几乎被他屠戮殆尽。


而与一些流行说法相反,石勒并没有刻意发动针对汉人的种族屠杀,反而对其本族「胡人」严加约束,「重其禁法,不得侮易衣冠华族」,并且在朝廷中大规模重用中原汉人。


石勒还在担任将领的时候,就曾招抚冀州本地汉人,并将其中有能力、有文化、有名望的士人聚集起来,单独编为「君子营」,并倚为心腹谋主


在其统治期间,石勒重视教育、大兴学校、奖掖人才、劝课农桑,积极整顿并恢复了当时久经丧乱的北方社会秩序。石勒也推崇华夏文化、喜好中原典籍,虽然自己目不识丁,但他「常令儒生读《春秋》、《史》(《史记》)、《汉》(《汉书》)诸传而听之」。


在私德方面,石勒在后世史书中也被描绘为一个心胸开阔、公正无私、为人谦逊、知恩图报的形象。据《晋书》记载,石勒不但悉心报答对每一个曾经对他稍有恩情的人,甚至还曾为誓要驱逐「戎狄」、恢复中原的祖逖修缮祖坟并「为置守塚二家」。


可以说,无论是相对于之前屠杀徐州无辜「男女数十万人」以至于「鸡犬无馀,泗水为之不流」的安徽汉人曹操,还是相对于后世号称「杀人八百万」的山东汉人黄巢,出身上党「五胡」的石勒都称不上是一个凶残暴虐的杀人狂魔,反倒更符合传统儒家理想中「有道明君」的形象。


倘若石勒真是个热衷屠杀的历史人物,恐怕今天就见不到山西和顺、榆社、武乡三个县争夺石勒故里的一幕了



▼ 点击阅读原文,向大象公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