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打坐站桩
打坐修行、站桩养生、丹道修炼、奇门遁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这就是尔滨! ·  2 天前  
广东应急管理  ·  一工厂凌晨突发爆炸,2死19伤!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哪吒2》,中国影史票房冠军!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打坐站桩

修行中绝对重要的百日筑基(全面)

打坐站桩  · 公众号  ·  · 2024-10-30 19:16

正文

点上面 打坐站桩 关注

坐修行 、站桩养生 丹道 修炼 奇门遁甲


道家丹道修炼次第可分为“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然后方 可“散而为气,聚而成形”,现世成为真正的神仙。


达摩祖师曾九年面壁,吕洞宾真人最后也经过九年丹成,用佛教的话说,经过这一番修炼,法身、报身俱得成就,化身成就则因人而异。


一个普通人,只谈变化气质一事,在生理方面,也非要有十几年专修不可,而且在十几年中,还不能碰到一点障碍。古人研究发现岁星一周为一纪,地支十二年一轮就是按照岁星(木星)运行规律而来。这个十二年没有修成,则要下一个十二年。


丹道入门后的第一个阶段便是筑基阶段。亦称:“百日筑基”。所谓筑基,顾名思义就是打地基的意思。


百日筑基的目的在打通任督二脉。医书有云:“痛是不通,通则不痛”。人体气脉通畅,则全身无病,身心愉快。所以也可以视作第一步的基础是祛病,使身体达到绝对健康。


这个绝对健康,在生理上即精气神充满经络气穴,丹经云:“气满任督自开”,故打通任督二脉全在精气神满。百日筑基是为后面的修行次第奠基


“十月怀胎”,怀胎是借用《楞严经》的名词“长养圣胎”。得了道的境界,随时在定中成长、培养,一个凡人变成圣人境界,叫做长养圣胎。道家后来借用佛经这一句话叫十月怀胎,这要十个月都在定中。


“三年哺乳”加上“九年面壁”是长养圣胎的最短时间


这里有一点是修士常误解的地方,修士往往认为真有个“元婴”在自己身体内生长。其实圣胎、圣婴都是比喻,是形容返回到未生之前的赤子状态。


所以龙门派祖师伍冲虚真人说:“胎即神气耳,非真有婴儿,非有形有象有也”。而马丹阳真人也特意在此破邪显正:“怀胎者是言真气凝结于丹田之内,如有孕之状。真气具足,发现于神,故曰神为气之子,气乃神之母,故有婴儿降生之言,到此地步,大丹成也,可与天地同老,日月同休。”


据南怀瑾先生的经验,他说几十年来,几乎连打好百日基础的人都没有,可见修行之难。


由于气脉全通才能真正入正定到初禅,所以也同样有高僧感怀:“举世不曾有初禅”。百日筑基,既然是百日,古人根据人体生理下的结论就应该是修炼一百天可以达到。


筑基的难,究竟难在何处?——就难在人们六根放逐声色犬马,无法闭六根回复先天。


禅道二宗尝令人参“父母未生前”,父母未生前,并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所以修士要逆修先天大道,只有关闭六根,无视无听无思虑。一切视听思虑皆为元神退位,识神当家,俱是六根妄想,故赖阅听思虑理论,不会得道。这就是为何道家祖师教人罢黜聪明,寡言勿辩,“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百日筑基之后,由于开始长养圣胎,这就务必要修炼性功。 全真教要日常修习《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用意在此。


如黄元吉真人警示:“若从前本无性功,单从命宫修起而炼成阳神者,此时一出则必速速收回,盖以性地未明,尘情未断,一见可欲必喜欢,一见可惧必心怖,七情六欲无不可以动其心。不速收回,吾恐一念之差,遂为魔魅夺其魂魄而不复返,即使不遭其害,须知一念之起,堕入于马腹牛胎,转生人世,亦未可知。


不知者以为此人阳神已出,仙阶必登,岂知因念而生,被魔而劫,其为害非浅鲜也!夫人功修臻此境界,不知受了几多风霜、几多磨炼而始得身外有身,只因未能炼虚,不免为患,岂不可惜。


至若山精水怪,亦能走雾飞空,而究之心性未完,多流于机械一边,终不免于天诛。此等即庄子所谓“下神乘精”者。以不净不洁之神,凝于后天精窍之中,久久炼成,亦能入定,亦能出神,总是一个污浊鬼,即云长生,亦只守尸鬼耳,断无灵通变化,且无仁义道德,虽有奇技异能,只是一精伶鬼而已。


若修性徒炼气质之性,炼命只炼血肉之命,莫说不能成丹,即能成丹,亦是幻丹,堕于狐狸之窟、蛇鼠之群,及其究也,不免天神恼怒,雷霆诛殛,永不得为人身,岂不可哀也哉。”


筑基原理


一切法门,一切修行人修行都离不开禅定。欲入禅定,必须先打通气脉。


但气脉怎么样才能通呢?


只有六根清静,不逐六尘,不散乱不昏沉,正念坚定,人身的元气才能生机不绝,旺盛圆满。当心静久不动,元气一步一步的积累,到在一定的量后,气脉自动会被旺盛的元气打开。


世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功法,教人直接修气脉,转河车。此类功法万不可学,很容易走火入魔。为什么?因为元气就如电视机的电源,气脉就如电线。你不充电接电发电,直接修气脉,那很容易弄坏“电线”,造成“电线”错乱而短路。更何况,如果元气不足,“电源”不足,就算打通气脉也没多大用处。


世上只有一种真正打通气脉的方法:那就是心静,不求不迷不急,静静等候,等到精足气足神足时,气脉自然会通,三昧定境自然会入,丝毫强求不了。


世上不管什么法门,离开了心去修,离开静去修,都是邪法。一直心无所住,心无所求,心无所迷地坐禅,要坐多久才能打能打通气脉?可不可以计算出来? 绝对准确的时间是算不出来的,但大致的时间可以算出来。那如何计算?要计算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气脉怎么算?



要知道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气脉,得先了解人身的结构。人身有365个大穴,对应地球公转太阳一周。地球公转太阳一周是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所以人身每个穴位应填满9口真气。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六刻钟,每刻钟二十分钟,即每二十分钟为一座。人坐禅时,六根清静,心志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时,每一刻钟能化一口真气。


当真气化生时,其一由督脉上行百会,再下行到口腔上颚的龈交穴时,会化成“金津”;其二由任脉上行到口腔下颚的承浆穴,会化成“玉液”,“金津”和“玉液”在口腔内混合后就是唾液(俗称口水)。


唾液清且甜,俗称“甘露”,吕洞宾有诗为证: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甘露也是我们做功夫到一种境界的时候,从脑下垂体下来的一种甘味的液体,从头顶下来。此时应用吞律法将津液吞入腹内。即舌顶上腭不动,将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喷呛时引颈吞下。这样引吞,可直接入任脉,化为阴精,是造精之捷径,健身之妙法。注意应在呼气时吞下,在吸气时吞咽容易风邪。唾液不甜,虽然不能计为百日筑基的有效座,但也有润脾胃的作用。


道家叫人要经常咽津液,咽津液则自然纳气,气跟着津液一直送到胃再到丹田。 但怎样才知道津液是化了气了呢?


很少人提到这个问题。当气由督脉上升到达头顶,慢慢到舌头牙齿缝,甜甜的津液,不是白糖的甜,而是自然的甜味,源源而来。


不要经常咽,等满口时,舌头翘起,不要像喝茶般地粗咽;要轻轻地、慢慢细细地咽,送下胃,自然气下沉,自然到达丹田。女人则沉到胃(中宫)为止。神凝气住,此即化了。


津液变甜了,佛法谓之甘露,甘露未来即气未化,这是说的咽津纳气。试看满堂人打坐,还有修行很久的人,几人有这种清凉而带甜的口水?太少了,年轻人容易,但甜的还没有来,气未化,老年人则口里干干燥燥的。咽津纳气,久而久之,皮肤及全身都是另一番滋润了,有如温玉。


津纳气如蒸馏水。精化气,气化神,乃至神还虚都是化学作用。炼精即身上后天之精变成先天之精;炼气即是由转河车,在此轨道上再蒸馏一番即是。


何谓蒸馏?水蒸馏后,最干净的蒸到锅盖上,由顶上一滴一滴地滴下来,于干净净的,一点杂质都没有。故炼精化气,即是将此后天之精蒸馏、提炼,化了,变成甜的津液下来,才是化了气。然后此津液配合上各种荷尔蒙,在身中若再经过一段时间“定”的酝酿,依天然规律,气脉会再起变化,此类精气所化的津液再变而为“神”,即光明。


从科学知识,吾人知道,宇宙中时间空间有尽,光是无尽的,光也是遍满虚空净法界。再进一步,夜是黑光,昼是白光,超出地球外,与其他星球之间的光,又非现在所见的光。现在看到的光只是太阳反射的光波,经过虚空中许多尘垢物质后所看到的光,不是光本身的体相。


所以,人坐禅时,心不可动,心动则气动,气动则气散,真气元气散乱了,不能进入任督二脉化为唾液。当心昏沉欲睡时,真气元气也化不出来。


所以,如果你不懂自己坐禅时妄想有没有,多或少,你看你化的真气元气多少就知道了。如果化生的唾液多,说明你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唾液没有,说明你不是散乱就是昏沉,白坐了,四大五行一丝也没有转,只不过是练练腿,休息休息而已。



像人的思想散乱一天,那一天口都是干的。人睡觉睡一天,口也是干的。只有心既不散乱又不昏沉时,真气元气才能化生。初坐禅时,未入真定前,如果心处于不散乱又不昏沉时,一刻钟能化满满一口清甜唾液。


计算要坐多少座才能气脉初通,即365×9=3289,把这个数字去零为整,即三千五百座左右。也就是说:百日筑基,至少要坐三千五百座,这是个基数,前提是每一座都可以化生一口清且甜的唾液,如不清或者不甜,都不能计入三千五百座内。这个基数是对十六岁童身未破,身体健康,每一座都是正念坚定的人的数字。


如果是大于十六岁十年左右,则365×10。如果大于十六岁二十年,则365×11。如果大于三十年、四十年者,以此类推。如果身体处于亚健康,则再加一倍。如果身体体弱多病,则再乘一倍。如果你是下根人士,坐十座只有一座坐得好,那就再乘十。


每泄一次精,当补9口真气。每遗一次精,也要补9口真气。每见色心起三回,就要再补一口真气。为什么?因为人见色心动真气元气则散。


每微动三回嗔心,就要补一口真气 为什么?因为真气所化的唾液加邪火就变成痰,没有用了,所以人万不可动嗔心。因为大动嗔心,伤元气更大,要补一口到九口真气。如以上加减,即能算出你要坐禅多少座,坐多久才能完成百日筑基,才能气脉初通,打开任督二脉或奇经八脉。


如果要气脉大通,转身上四大五行,破五蕴,就不是这样算的了。这样算是算最基本的修道基础,先行功德的。这个修道基础,先行功德,是一切修行人都应该完成的。连这个最本的基础,都没有完成,你现在才坐不到百座,就急于打通气脉,是不是太急了?


要完成百日筑基,三千五百座是最基本的!很多人一听,可能想:那我不是要坐十年八年?其实,如果精进的话,并不用多久。如果你每天精进,一天用功十二小时,二个七七四十九天即可完成。二个七七四十九天,也就是一百天左右,故名百日筑基。如果是上根利器,日夜用功,行住坐卧心皆定,那二个七七减半,即一个七七即可成就。


于七七四十九天内气脉大通,并悟道证果的很多,在书上可查出一大堆。但世上上根利器极少,也没有这么大的道心。象闭百天关,一天用功十二小时,另十二小时吃饭睡觉,刚好完成三千多座。如果象世尊一样日夜禅定,日夜用功,刚好七七四十九天左右完成。365×9=3289刻钟(每刻二十分钟,以一刻为一座。), 而七七四十九天日夜用功就是3528刻钟。去零为整,七七四十九天就能完成三千五百座,填满身上365个大穴每穴9口真气。


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决心,那就二个七七,一百天完成。再不行,就每天六小时,二百天完成。再不就行,就每天三小时,这三百天左右,一年完成。如果你能完全三千五百座,不能悟道证果,气脉大通,一般来说,至少都可打通任督二脉。然后再这三千五百的基础上,再精进,就不会象初修行一样了,虽然不能入大定,但入个欲界定,未到地定,是不难的。


若说悟道难,那转身更难。君不见历史上很多祖师悟道了,住茅屋专修十几年,二三十年的很多,谓悟后起修。若说转身,那布道行道更难,什么是布道行道?就化身千百亿,度千百亿众生,要把正法传开,建教团,建道场,还要看众生的根基,因机设教,比转身更难千百倍。


三千五百座是筑基功夫,是修一切法门的人都应该完成的。闭关日修夜睡,一百天刚好可以完成。如果日夜用功,七七四十九天可完成。上根人可在此七七四十九天内成就。那筑基之后,再进一步修持,若破四大五蕴,气脉大通,那要坐多久?如何计算?


这个简单,说出来只怕你坚持不了。转四大破五蕴通气脉当如下计算: 人身365大穴,对应地球公围太阳一周365天,易数以9为最大,以9归真,故当以365大穴乘最大数9,人身有五行五大五蕴,人身如果除了五行五大,身上不会留一滴水一丝毛,故应当再乘以5,即365大穴乘大数9乘5大,即是转四大破五蕴通气脉的数。然后五行五大的五,乘之前再加一,再乘,就是破四大五蕴的基数了。为什么要加一再乘?因为未成道前,难免偶尔会泄精漏丹,动嗔伤丹,所以要加一倍补之。即365×9×(5+1)=19710座。如果你闭关三年,每天坐禅六小时,刚刚是19710座,一座一刻也不多不少。


古人提出百日筑基,七七四十天关,三年关,其实是根据人体的四大五行,五脏六腑,三脉七轮来定的,不是乱定闭关时间的。


入手下静,先绝食腥荤香辣之物。盖腥荤之物,味主沉浊,食之必至后天之气粗,而难伏。香辣之物,性主轻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气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荤香辣,专持清斋素食淡饭,以除原味。不食过饱,过饱则伤神。不食过饥,过饥则伤气。饮食要调合得中,饥则加餐,食可则止。此节即饮食之道,后世修真,不可不知也。注:此乃上阳子研修体证。


道家炼精化气,要洁净脏腑,真气清纯,远声色,薄滋味,才返先天。荤腥之物,乃血肉有情之品,味厚气浊,经脾胃消化吸收,所化精气,皆后天浑垢,不堪采用。其二多食则生痰动火,蒙蔽清窍,使人好生贪欲之心,争斗之念,故真心修道者,要多远之。


丹经有云:气满任督自开。精气神充足,自然会冲开全身气脉而得道。李时珍《奇经八脉考》:“八脉者先天之根,一气之祖。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


耳泄精,口泄气,眼泄神,心虑伤血。所以道门有训:不根植于虚静,即是邪术。


吕洞宾亦诗云:道人先要学痴聋。故广成子教导黄帝成道之法为:“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慎内闭外,多知为败。”


王重阳祖师《立教十五论》亦同训:“凡打坐者,非言形体端然,瞑目合眼,此是假坐也。真坐者,须十二时辰,行住坐卧,一切动静中间,心如泰山,不动不摇,把断四门,眼耳口鼻,不令外景入内,但有丝毫动静 思念,即不名静坐。能如此者,虽身处于尘世,名已列于仙位。不须远参他人,便 是身内圣贤。百年功满,脱壳登真,一粒丹成,神游八表。”


马丹阳真人曾棒喝未成道而思饭食的丘处机真人:“汝岂不闻过去心不可存,现在心不可有,未来心不可起。汝今三心未了,一念不纯,焉能悟道?”


正如黄元吉真人直白点破: 泄精一事,不必夫妻交媾,即此一念之动,真精已不守舍,如走丹一般。”


人体的一切机能,都是在静极状态下恢复的,万物也从静中生长,这就是老子所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但是,要知道静须在动之后,否则这个静就不是静,而是枯、滞、死,也就是老子所言:动者,静之基。



所以,切不可只打坐而不运动。筑基须动静双修。动以强体,静以安禅。只知静坐修禅,不知习武强身,坐禅既久,体羸病生,病体何能载道,体弱常遭魔侵,此即前人所言 静坐孤修气转枯 ”。


民国虚云法师曾出定后大病一场,几乎丧命。南怀瑾先生谈过一位朋友入定后进入中阴险些投胎为猪。这是背了造化炉静坐枯修的弊端。要知道, 动则生阳,不动则气血凝滞,身体阳气不足,进入迷定。迷定久住,容易坐化,大家以为证道,实乃阴气太重,神识已迷,不能归体而亡。有的在定中能出阴神,因阳气不足,不能化阴,故而能感阴邪外魔,堕入魔道,有的人在中阴,即刻感缘投胎。人在迷定之中不能出定,打坐气血凝固而亡,偶有出定者,也要大病一场。 习武乃生阳健体之道,体不健,阳不生,则难入定,偶尔入定,也在迷定,人在迷定,阴气更浓,离道远矣 如此,阳气盛而阴气化,阴气得化则禅悦生,元气长,丹田火炽,万孔生春,周身阳和,如沐春风,遍体美快,无以言喻。


故王重阳祖师的训导如下:“凡有动作,不可过努,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吕洞宾祖师也同训言:“昼动机也,万物皆动,而我亦动之,夜静机也,万物皆静,而我亦静之。一动一静,与物消长,此天地自然之气机,生生不息之道也。世人每多俾昼作夜,以夜继日,是违天地自然之气机,大悖乎生人之理,自绝乎化育之能矣。故昼而兴,夜而宁,固而精,养而神,与物无竞,寡欲清心,能知静摄,可冀长生。”


筑基还有一个要点尤其要关注,这就是所谓千古丹经传丹道不传的火候。有人长期打坐内视下丹田,结果得了性病,有人长期打坐内视上丹田,后来得了高血压甚至脑溢血突发死亡,更有人运河车周天走火入魔,这是火候不对所致。火候就是意念,真火才能用于练功,凡火只会焚烧精血。


什么是真火呢?黄元吉真人直白道出:“迫切之心即属凡火,不惟无益,且有焚身之患。所谓不疾不徐,勿忘勿助,斯为天然真火。诸子勿求速效。须知急成者非大器,躁进者无大功。


故曰:凝其神,柔其意。盖神不凝,则丹不聚;意不柔,则火不纯,火不纯,而丹亦难成也。要必本于谦和退让,稍有自矜自强之心,小则倾丹,大则殒命。


故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学者须知,未得丹时,以虚静之心恃之;既得丹后,以柔和之意养之——慎勿多思多虑,自大自强。此为要诀中之要诀,学者知之!否则满腔杂妄,道将何存?如此而炼,是瞎炼也。一片刚强,虽得犹丧;如此而修,是盲修也。”搬运河车走火入魔,就在于心意急切,邪火烧精。


《唱道真言》中亦同训火候:“就是火候,也要平平常常,有心无心,勿忘勿助,听其自己运用,水到渠成,薪多肉烂。分寸铢两之说,大足误人。此矜夸自玄之辈,作此议论,迷乱学者,以为炼丹乃至难之事,舍我莫知!呜呼,吾尝阅丹经图籍,都说火候必有秘传,心心相授,孰知至庸且易,平淡无奇者乎?吾以子好道,故以一言点破,传之世间,命不知学者省却多少心思!”。


总结而言,筑基之真火,关键在守窍练功之意念 不疾不徐,勿忘勿助,似守非守,有意无意 ”。 不只是做功夫的心力要淡,做任何事,心力都要淡,要自然,守柔,否则就是“心牵于事,火动其中,必摇其精”,故老君想尔戒中的上品戒行为:“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而马丹阳真人也有训言:“身中之气不可散,心中之神不可昧。


何由得气不散?身无为。何由得神不昧?心无事。道者行往坐卧,不可须臾不在道。行则措足于坦途,住则宁神于太虚,坐则调息于绵绵,卧则沉神于幽谷。久久无有间断,终日如愚。”,其中“心无事”三字,是保持真火的关键。真火务必固守谦卑之道,道以柔弱谦下为本,谦德为修士第一功德。水性善下,道在低处,人若不谦,则必有气浮堵于胸口,故欲从口出,此即禅宗祖师骂人之“空腹高心”,必然火邪,不可用于练功。反之气沉丹田,自然谦虚寡言,即老子所言“虚心实腹”,此时真火绵绵生神,正是练功的好时机。

一个人能于日常保持真火,即使不用于练功,也有练功一半的效用。之所以说只有一半,正如黄元吉真人所言:“凝其神,柔其意。盖神不凝,则丹不聚;意不柔,则火不纯,火不纯,而丹亦难成也。”


这里,除了“神不凝,则丹不聚”,还有一个关键,意守下丹田或穴窍,即丹经所言“进火”,而“进火”与“采药”不可分割,否则就只能“壮旺下元,冲举肾气而已”。


采药并无难处,眼睛微微上视,意到气到,真气就已经搬运上去了。注意心意要淡,仍然只是微微上视,否则意重则火邪:“阳生药产,总以端庄正坐盘膝为主,呼之至上,上则无形,吸之至下,下则无象,以眼微微向上而观,即采取也。


此个采取,不是运行河车,只在一念回光,收归鼎炉就是。若太为用力,恐动后天凡火,丹又伤矣 ”。这里要注意采药的时机,黄元吉真人明白指出:“可笑世之凡夫,以全未煅炼之神气,突然打坐,忽见外阳勃举,便以为阳生药产。岂知此是后天之知觉为之、凡火激之而动者,何可入药?


生须知真阳之动,不止一个精生,气与神皆有焉。必先澄神汰虑,寡欲清心,将口鼻之呼吸一齐屏息,然后真息见焉,胎息生焉,元神出焉,元气融焉。由此再加进火退符、沐浴温养之工法,自有先天一点真阳发生,灵光现象,以之为药,可以驱除一身之邪私,以之为丹,可以成就如来之法相。


未到凡息停而胎息见之时,则空安炉鼎,枉用火符,终不能成丹。即说有丹,亦幻丹耳,不但无以通灵,以之却病延年亦有不能者。总之,玄牝相交,玄黄相会,无非扫尽阴气,独露阳光,犹如青天白日,方是坎离交,真阳现。凡息停而胎息动,真津满口,即验元精之产也。”


可见,采药的时机,是在出现胎息的时候,而出现胎息的征兆是口内出现满口清甜口水,关于这个甜津,前文已有说明,此处不再累述。本段进火与采药的内容仅供参考,因为这方面已经有些在理论之外,落于方法之上,故各门各派可能有所不同,仍以参详实证为主。总而言之,修士先养就胸中一段谦和真火,再行功夫修炼,则事半功倍。


堵漏修补



堵漏


男、女性进入青春发育期后,都会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男会遗精,女有月经。这在道家养生学中称之为“身漏”,即称“漏身之体”。


精与血为人体生命的“至宝”,也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但繁衍生息男无须天天走、女不该月月失。然人类生性贪图享乐,更恋床笫之欢,固造成生命能量的浪费,使元气走失、疾病丛生而不能怡享天年。故历来修道仙术的第一步便是“百日筑基”即“补缺堵漏”。道家先师张三丰所讲的“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便是此意。


初习者往往咬文嚼字地去理解气功术语,以为百日筑基,就是一百天完成,其实这里所指的“百日”并非百天的意思,而是以百日来形容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的意思。


至于到底需要多少天来筑基堵漏,这与所选的功法、有无明师指点、练功时的入境程度、每天所花的练功时间、及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密切的关联,无统一标准可循,更不是修炼者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




修补

所谓修补,指的是修补已漏之身。这里所指的已漏之身,并不是单纯指走精与漏血,主要是指由于体内元气的走失,造成真气(生命能量)不足所引起的各种病变。因此,一般人认为未婚男女是童子身、练功无须百日筑基的看法无疑是偏面的。



气机运行


在医疗气功(大部分是道家筑基功演化而来)静功的修习中,大部分学员在筑基阶段,都要经历得气、行气、疏通和冲击四个过程。



得气

道家气功的修习,一般通常从“命功”入手,”所谓命功,即筑基功。而筑基功的下手功夫一般都在下丹田开始,修炼者首先会感受到练功时腹内肠子蠕动增强,频放矢气(屁)继而出现丹田发热、小腹发热等得气现象。




行气

随着修炼者自身“堵漏”化气和练功中外气内收的能量积聚,小腹发热伴有充实感,这是体内的真气逐渐累积的表现,随之真气就会按照自身的规律在体内运行,身体会出现一些反应。




疏通

由于人体正常的组织和经络都是通畅的,因此气机运行时通过正常的组织和经络时一般是没有感觉的。但人体经络中通常会有很多小的气滞点,这些小气滞点尚未形成病变,所以平时没有什么感觉,但由于练功后能量的增加,运行力度也随之加大、加上练功时意识内守,对身体的感受远比平时敏感,气机运行在疏通这些小气滞点时便会产生热、涨、麻、疼、痒、冷、重压、蚁行感等八触现象,俗称“气感”。




冲击

当气机运行到有明显病变或不正常的经络时,气行受到强大的阻力,这是因为所有气质性病变的部位,经络都处于淤滞或堵塞状态(气滞、血淤、痰凝、湿聚等),气要通过受到病变的阻碍,就形成了两个相反的力,冲击力和阻滞力,病变部位受到外力的冲击会出现明显的反映,如:疼痛、发热、出血、及其他类似于病情加重的反映。这便是气功界通常讲的“气冲病灶”。道家气功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脱胎换骨”前的“大死大活”过程。


气冲病灶的过程,少则几小时、几天,多则几个月,有的病情较重或年老又身患多种疾病的学员,甚至经历几年的气冲病灶的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撇开精神因素和念力调控的因素)是以修炼者自身所积聚的能量的量级和体内需要修补的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及病变部位的多少来决定的。




气冲病灶



三个阶段

找病

当气机运行受到较强的阻力而体内能量尚不足以冲开病灶时,气机的运行便会自动改变运行路线,当另一运行路线再次受到强烈的阻滞时,便会再次改变路线,如此不断循环,一方面将体内足以冲开的小病灶(气滞点)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病灶一个个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找病的过程。




翻病

第一阶段的找病过程使绝大部分经络变的更为畅通,修炼者的能量在不断的练功中得到加强,便会直接冲向已经找到的病灶,并以更大的力度加以冲击,使各种病灶的症状更加突出,各种疾病都被翻了出来,这就是翻病的过程。


翻病过程是修炼者修复体内疾病的相持阶段,也是经历痛苦磨难的阶段,这个时期,不但修炼者自身会感到身体的明显不适,病情“明显加重”。如果此时到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往往也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而变的不正常。因此,道家气功将这一阶段称为“大死大活”阶段。不少患者由于对气功治病的机理不了解,往往在这个阶段败下阵来,放弃继续修炼而导致半途而废,实在可惜。要知道没有“大死”的过程是不可能有“大活”的结果的,更谈不上“脱胎换骨”和“返老还童”的效果了。




退病

病灶和真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随着修炼者不断练功,体内的能量不断得到补充,病灶(大的气滞血淤区)在真气的不断冲击下,逐渐化解、缩小乃至完全消失,患者自身感觉的各种疾病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消失。这就是退病的过程。




三个层次



找病和翻病的过程是不以修炼者主观愿望为转移的,气机运行有它自身的规律,它不但要把你了解的病翻出来,还要把许多你并不知晓的疾病也翻出来。


因此往往会给一些不了解气功治病规律的修炼者带来困惑,有的甚至误认为自己练功出了“旧病未去、反而病越练越多”偏差。


其实这是道家气功修炼中极为正常的好现象,因为筑基补漏,不能光去修补你知道的病,必须对身体进行全面彻底的修复,才能真正算得上“脱胎换骨”。而“全面”、“彻底”,必然包含了三个层次的疾病。



过去的病

一些多年前所患过的伤病,有些虽然早已康复,但因伤病在愈合时组织结构发生某些变化(组织粘连、手术刀口的疤痕等),经络组织并不通畅,气在冲击这些组织时,便会出现疼痛,酸涨等旧伤旧病“复发”的症状。




眼下的病

你所了解的现时正患的疾病,气冲时便会出现症状加重、疼痛加剧的现象。




未来的病

所谓未来的病本身就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并不了解、尚无症状的“已病”(已有的病);一种是没有症状的早期病变,如:中医认为的肾虚、肝瘀、心火等;另一种则是真正的“未病”(处于潜伏期的将来的病)。


这三种自己并不知道,甚至连医院也无法诊断出来的“病”,在气冲病灶时,也会被翻出来。




综上所述,对于修炼者或希望通过医疗气功的修炼、达到康复疾病目的的人来说,“百日筑基”,无论从修炼入门到康复疾病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这一阶段的修炼中,气冲病灶是修复“已漏之身”的必经之途、是筑基阶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通过了这一步,疾病才能康复,继续修炼才有了根基。


该筑基法为道家真传,更加珍贵的是非常系统完整,功理功法注意事项以及辅助功法一应俱全,非常适合没有师父的自修者和养生锻炼者。


功法分为修性炼己的静功法和修命练炁的吐纳法,甚合道家性命双修的宗旨。


辅助功法中有收功的退符八法,有睡功法,对于体弱多病或者神经衰弱者还有强身健体的站桩法。


静功法

静功总说

中华道家修炼筑基法,先从静功开始。其实修炼过程的每一步功夫,都离不开静功的作用。无论是起初入手、最末了手,还是中间过程的各个环节,其中每一不同层次和同一层次的不同侧面,都是静功在起主导作用。因此也可以把道家修炼总体称为静功。


静功,在中华道家修炼功法之中,是最为基础的东西;而在气功之中,属于高层次的功法。内丹与气功的层次之差别,由此可见。




注意: 打坐站桩或养生修行问题,大家可以直接+万心老师微信咨询 wanxin093





所或者办公之处,常年见不到太阳,那对居住者的家人关系,以及办公氛围都是极为不利的。更有甚者,小人当道、口舌是非、祸及自身。


且房间凌乱也会影响主人的运气,在生活中,

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如果家中有条件,最好设置专门的房间摆放;

2、不能摆放在夫妻房;

3、背后不能无靠;

4、不能摆放在楼梯下;

5、不能摆放在楼的中间夹层;

6、不能摆放在有路冲、角冲、柱冲等冲煞的位置;

7、请、送时一定要择吉;

8、尽可能安置在宅内的死气方;

9、两边要有留空,原则是左边要大于右边;

10、如安神位的坐向遇流年不吉,要用浮炉方式处理,否则会造成家庭不安,应谨慎处理;

11、准备生育的夫妻,卧房不要与神佛房间相邻,否则易造成不孕;

12、神佛像背后的靠墙不能是厕所、厨房的墙;

13、神佛像背后的靠墙不能是下行楼梯的墙;

14、神佛像无论是何种材质都不能有破损,如有,要尽快修补好;

15、摆放神佛像的供桌,下边不要有水,更不能有酒,要干净整洁;

16、小的神佛制品不要随便丢弃,要恭敬待之;

17、不用的神佛像要择日拆除,尽可能送到附近寺庙;

18、家中供奉神佛,主神要明确,不能同时请不同类别的神佛放在一起供奉;

19、如有多尊神像,神佛的位置要按级别正确摆放,不能随意乱摆;

20、如果神佛像是经过正式开光请入宅中,家中主人一定要按各神佛的教规去礼待,这一点非常重要,主人不能不知各神佛的地位和喜好,以及供奉礼仪。

除了上述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神佛像最好不要被太阳直射到,尤其是家中如果供奉的是祖先牌位,更不能被阳光射到,否则易造成家宅不宁,切记!切记!





一、供奉神佛的有关问题



(一)、神台位置

1、镇邪守护神神台宜向大门或平行,面向屋外。

2、保平安纳福诸神宜向屋内。

3、神坛习惯用鲜红颜色。

如:关帝或土地财神类天神宜向大门,有纳财避邪作用。


(二)、佛台位置

佛祖、菩萨、观音、罗汉则最宜坐西向东、清静明亮吉位,不拘泥于面向大门,但要三不向:a、不向厕所,b、不向房门,c、不向饭桌。





二、神佛供奉



1、天神、佛神、家神不宜一起供奉,佛神用鲜花水果供奉,天神及家神可用三生供奉。


2、天神、家神不宜平排放在一起供奉,神台可分上中下三托,上面为天神,中间为家神,下面为土地神,佛神宜另外安放。





三、财神摆设



1、文财神

宜文职人员及上班族人员供奉,文财神有财帛星君和福禄寿三星。

a、财帛星君为太白金星,手拿“招财进宝”卷轴,

b、福禄寿三星由福星、禄星、寿星组成。


2、武财神

宜武职人员及经商人士供奉,武财神有赵公明和关羽。

a、赵公明又名赵玄,为黑口黑面、威风凛凛,

b、关羽字云长,为红面长髯、威武忠义。


3、财神位六忌:

a、忌压,不宜重物堆压

b、忌水,不宜摆放鱼缸

c、忌空,不宜背后空透

d、忌冲,不宜尖角冲射

e、忌污,不宜作为厕所

f、忌暗、不宜昏暗阴沉





四、安放神佛坛注意事项



1、尺寸

尺寸深度一尺二寸(表示十二个月),宽度三尺六寸五分(表示一年365天)


2、六不宜

a、神佛坛与浴室相邻

b、多人出入吵杂

c、安放在东北、西南鬼门方位

d、朝北、东北、西南、西、西北

e、使用陈旧木料制成

f、神佛符放不干净的地方


3、神佛坛及画像安放

a、神坛不能比佛坛低,佛坛可安置神坛但两者必须有间隔,天神画像宜高于佛神画像。

b、家神不宜在房屋中心(中心点皇极位是神佛的尊位),祖先神位不宜正对神佛坛,安放不得高于神佛

c、先辈、先人、在世人员画像不宜与神佛像同壁平挂或对挂,任何画像不宜同屋高于神佛坛或神佛像。

d、乱世、冤死亲友画像不宜与神佛同室供奉或相挂。

e、其他宗教的神灵不宜与佛坛同置。

f、神佛画像或挂轴一旦挂上,应视同神佛坛,选神佛位供奉。

许多人不明白整洁能带给人好运的道理。其实,风水并不象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它就在你身边。既不象有些人故意把它神秘化,捧到了天上,也不象一些人根本就不懂风水,却说是迷信,给踩到了地下。风水就在你身边,无处不在,简捷易懂。谁都知道乱糟糟的人做不出大事一样,所以收拾好你的环境,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好运自然来。






离玻璃窗太近



空透无依,不能脚踏实地,影响事业的发展。现代大都市往往楼前有楼、楼后有楼、楼边有楼,卧床过份地靠近窗户,使得卧室不能很好地保持其私密性。而且,由于城市变得日益繁杂,恼人的噪音将穿过这扇并不太厚的玻璃窗而影响睡眠。




小人玩偶



易理中讲究有形必有灵,在家中或办公位放置一些造型怪异的人形玩偶,都是大损运势的。特别是一些黑色的、暴力的人偶形象,要尽量避免,否则很容易招来小人侵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集旅行纪念品,其中就包括一些各地人像玩偶或饰品等。由于这些物品大多都是来历不明的的,难免会沾染一些不好的东西,像玩偶就很容易招来某些灵体依附,导致小人指背,这对于我们的运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办公室内,特别是在卧室里面,最好不要胡乱摆放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像玩偶或饰品。




镜子摆放不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