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文交通网
有观点的交通财经类交流平台;关注创新,支持创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网  ·  【学者的2024】韩鼎:寻龙问古赞盛世 ·  23 小时前  
鱼羊史记  ·  946年,辽军攻入后晋,29岁的耶律阮指着4 ... ·  2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冯小红 邵世臻 | ... ·  4 天前  
鱼羊史记  ·  男人对女人有以下4个反应,就是爱上你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文交通网

为什么要推行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

赛文交通网  · 公众号  ·  · 2024-08-14 16:00

正文

蒲明朋 | 作者
可琦饼 | 编辑
包图网 | 头图来源
近日,公安部推出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以便更好服务群众美好交通出行。其中一项措施要求 “优化城市路口非机动车交通组织。推广城市路口慢行一体化设计,具备条件的路口推广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措施,便利非机动车安全快捷通过。”
对此,各地交管部门积极响应,大力打造了一批本地化的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路口。那么,什么是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为什么要推广该模式呢?

什么是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
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是指通过交叉口时可以跟随机动车左转通行轨迹一次性完成左转过街。具体来说,又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导向车道型
在路口非机动车道内直接分出左转、直右导向车道,配合路口信号灯控,非机动车跟随机动车同时左转通过交叉口。
导向车道型
2、路口等候区型
该类型又可细化为无右转渠化与有右转渠化两种情况
1)无右转渠化岛情况:避开机动车右转车流轨迹空间,利用路口右转弯处安全空间,通过完善交通标线、标识等,施画出非机动车过街等候空间,非机动车在此等待左转信号。
无右转渠化岛非机动车一次左转
2)有右转渠化岛情况:利用右转渠化岛内驻车安全空间,通过完善交通标志、标线,施画出部分非机动车一次过街等候空间。
有右转渠化岛非机动车一次左转
3、待行区型
该类型又可细分为前置待行区与后置待行区两种。
1)非机动车前置待行区:利用的是路口内各流向交通无冲突区域进行设置,非机动车可以在不影响其他方向车流、行人的正常通行通行情况下进入待行区。这种设置方式,交通信号一般采用单口轮放相位。
前置待行区类型
2)非机动车后置待行区:通过将机动车停止线后移,将停止线和行人斑马线之间的区域设置为非机动车待行区,配合该进口的单独轮放相位放行。
后置待行区类型
各种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设计场景,均是因地制宜的优化成果, 变化的是非机动车等候区的位置,不变的是非机动车享有与机动车左转同样的车流轨迹。

为什么要推行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
目前非机动车过街通行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当下热议的一次左转过街,另一种是大家常见的二次直行过街。既然都在使用,为何交管部门要大力推广一次左转过街呢?我们来看看它的优势在哪里?
1、过街路径更短
根据下图非机动车一次、二次过街的行驶轨迹,一次过街走的是三角形的斜边,二次过街走的是三角形的两条直角线。“三角型两边长之和大于第三边”,可见一次左转过街距离更短。
非机动车两种通行方式行车轨迹对比
2、过街耗时更少
一次左转过街是跟随机动车左转相位时,通过路口;二次左转过街跟随机动车二次直行相位时,完成左转。
以四相位放行说明;第一相位:南北直行对放(30s)→第二相位:南北左转对放(30s)→第三相位:东西直行对放(30s)→第四相位:东西左转对放(30s);
非机动车过街起始点示意图
见上图非机动车从A点到B点,非机动车一次左转在第二相位通过路口,二次左转非机动车需要第一相位、第三相位后通过路口。
根据进入路口时放行相位不同,做如下统计分析:
备注:通过路口时间=通过运动行驶时间+路口等候红绿灯时间
从上表得出,信控周期内,除在第三相位时进入路口的非机动车,其余时段进行路口的非机动车一次过街通过路口的时间均小于二次左转过街。四相位放行方案时,多数情况下非机动车一次过街通过路口用时更少。
3、C符合左转行车习惯
车辆行驶至路口左转,常规动作是先行观察路口、在遵守交通通行规则下,靠近路口中心点右侧,完成向左转向操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规范,当非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交叉口时, 向左转弯时,靠路口中点右侧转弯; 明确左转是靠近中心点右侧 转弯 ,而二次过街却演变为直行,颠覆了常规驾驶习惯。
据2022年度《城市电动自行车骑行分析报告》统计,城市道路交叉口采用非机动车二次左转设计的占比31.7%,采用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设计的占比8.6%。前文阐述了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有很多优势,为何之前没有大力推广,反而衍生出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呢?
个人分析有以下几点:一是交叉口设计规划时不重视非机动车专项,导致对应的道路资源不具备,后续管理中采取二次过街作为一种打补丁措施;二是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通行权的优先考量,将非机动车通行按照行人过街通行模式管理,忽略了非机动车本质也是一种交通工具,享有专属的通行路权。

结语
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原本一种平常的非机动车过街模式,却在此时引发爆点,一是现阶段非机动车出行需求暴增的情况下,管理者也越来越关注这类群体的出行诉求;二是非机动车群体对二次直行过街模式诟病已久,期待更符合自身出行习惯和群体利益的通行模式。
本人作为一名交通从业者,从技术角度来看,也非常支持管理部门推行一次左转过街,期待后续有更多的优化该群体出行的方案出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