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一段跨越多个领域的文化知识及历史故事,涵盖了书籍内容、辽朝宫廷斗争以及甄定徽与耶律阮的传奇故事。文章详细描述了甄定徽的生平经历、她在辽朝的地位以及宫廷纷争的始末。
文章描述了甄定徽在宫廷纷争中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她如何以智慧和谨慎应对,最终赢得了部分人的尊敬。
插段小广告:
咱们这套书,
选篇范围非常广。
从
罗庸
讲隋唐五代文学、
雷海宗
讲古代外交,
陈寅恪
讲唐代政治制度,
朱自清
讲唐诗宋词,到
冯友兰
讲汉代儒学、清代思想……
文化+国史+诗词+古文+文学+哲学+国学,7门课。
横跨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三大领域。
知识含量如高山深海,难以用数字来衡量。
只
需135元就能拥有!
公元946年,辽军攻入后晋皇宫,原本宁静的宫廷瞬间变成了战场。
在一片混乱和血腥中,29岁的耶律阮意外看到了一位41岁的老宫女。
原本打算挥刀杀戮的他突然停手,被她的气质与美貌所吸引。
耶律阮随即转向辽太宗耶律德光,说道:“战功我不要了,只求能得到她。”
耶律阮神情肃穆地回答:“如果我是曹丕,那么她就是我的甄宓。”
这位昔日的宫女正是甄定徽,她的人生自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甄定徽原本是后唐宫中的一名宫女,她不仅精通琴棋书画,举止言谈也极为温雅。
公元936年,后唐被后晋所灭,宫中大多数宫女在战乱中四散逃命,而甄定徽凭借她的才华与从容,被后晋高祖李皇后的李皇后看中,成为其贴身侍女。
在动荡的时局中,她始终保持冷静,并在李皇后身边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
然而,后晋的统治并未长久,公元946年,后晋被辽国所灭,甄定徽的命运再度面临转折。
耶律阮比甄定徽年轻12岁,但他对她的宠爱却远超常人。
继位后,耶律阮不顾朝廷内外的反对,坚定地册封甄定徽为皇后。
作为一个汉族女子,她大辽历史上显得非同寻常,是大辽唯一一位不姓萧的皇后。
大辽的契丹皇族姓耶律,皇后家族则姓萧,这是为了纪念阿保机统一契丹时,皇后述律平所立下的功绩。
述律平以其卓越的谋略和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被誉为辽国的萧何。
因此,阿保机赐予述律家族萧姓,使萧家世代担任皇后。
在这样的背景下,甄定徽的封后之举自然在朝廷内外引发了不小的震动。
开国太后述律平甚至直言,耶律阮此举违背祖训,愧对列祖列宗。
尽管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耶律阮并没有废黜甄定徽,而是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措施,同时立萧撒葛只也为皇后,从而在大辽历史上首次出现了两位皇后并立的情况。
甄定徽深知耶律阮为了她所承受的压力,因此在宫中行事更为谨慎,常常以温和而机智的方式化解各种矛盾。
《辽史·后妃传》中对她有这样的评价:“内治有法,莫敢以私干。”
公元948年,明王耶律安端、萧翰等人密谋叛乱,他们的理由是耶律阮“不尊祖训,立汉人卑微女子为后”。
查割,作为安端的儿子,见形势不对,便以揭发父亲罪行的名义,赢得了耶律阮的信任。
公元951年,北汉刘崇向辽国称臣,请求辽国派兵协助进攻后周。
然而,甄定徽认为此时南征不太合适,提醒耶律阮:“前不久刘崇才刚刚称臣,此时南征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尽管如此,耶律阮经过一番考虑后,还是决定带着生母萧太后、两位皇后,以及几十万大军南征后周。
当辽军抵达归化州的祥占山时,正值耶律阮生父的祭日。
酒宴间,宾主欢聚,耶律阮也逐渐醉意浓浓,回到帐篷休息。
夜深人静,他与甄定徽相依而眠,却不知危险正悄然而至。
耶律阮从梦中惊醒,看到叛军的刀光剑影,他立刻用身体护住甄定徽,希望保护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