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海贤
动机在杭州(陈海贤)的个人公众号,主要用来发我自己原创的关于幸福和成长的活动、问答、文章和书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企鹅吃喝指南  ·  特大好消息:今年最好吃的草莓降价了! ·  2 天前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21日 ... ·  昨天  
正在新闻  ·  青岛人的春菜火锅自带鲜气! ·  2 天前  
正在新闻  ·  青岛人的春菜火锅自带鲜气! ·  2 天前  
艾格吃饱了  ·  吃完就没,它它它只剩最后十来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陈海贤

把你的帽子给他

陈海贤  · 公众号  ·  · 2020-03-04 16:55

正文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个故事: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个人在街市买布。当时一尺鲁缟市价三文钱,他买了八尺,却只付给卖布者二十三文钱。卖布者不答应,认为该付二十四文钱。双方争执不休,恰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路过,两人便请他来评判。子路认为买布者错了。买布者不服,三方激烈争执,于是决定去找孔子评理。子路愤愤不平地说,「如果我输了,就把我头上的这顶帽子赔给你。」买布者也愤愤不平地说:「如果我输了,我就把我的脑袋赔给你。」二人击掌为誓。孔子听说缘由后,对子路说,「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算术也会错?三八二十三,你输了,把帽子给人家吧。」买布者得意而去,子路却满腹委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1) 并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一句话对不对,你只有把它放到特定的情境下才能判断。有些情况下,三八也可以是二十三的。

(2) 重要的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为什么这么说。

(3) 争执不下的时候,找个好裁判。


孔夫子的道理并不难懂。毕竟脑袋比帽子重要,也比面子重要。不过如果把这个故事换成亲密关系的版本,恐怕很多人就不会那么容易判断了。


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有一个经典的命题:「现代家庭的很多问题,就因为男人不懂女人、不知道怎么表达爱。」


我在很多场合听到过这样的话,主要是女性说的。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呢?它确实也道出了亲密关系的一些实情。在婚姻里,是会有很多男人说:「都老夫老妻了还有什么好表达的。」「我这么忙,哪有闲心想这些!」这让他们的妻子也是满腹怨言。


可是如果某个妻子来问我说:「我老公根本不懂表达关心和爱该怎么办?」


我通常会这么说:「不要试图改变他。给他一定的空间。他不是不爱你,也许是他表达爱的方式跟你不同。」


如果她再问:「那我需要的温暖和关心得不到满足怎么办?」我就会说:「婚姻本来就不能满足人所有的需要。实在不行,你可以找闺蜜,或者情人嘛。」


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挺气人的?别急,我不只气妻子,有时候也会气丈夫的。如果是丈夫来问我:

「我老婆总是要求爱啊、倾听啊、理解啊,总是抱怨我不懂她,这让我很烦。有时候我宁可对着手机,也不想看她生气的脸。我该怎么办?」


这时候我就会说:「她所有的抱怨都只想离你更近一点。如果你不想让家里冷冰冰的,那你就得改。试着去理解妻子,听听她真的在说什么,实在听不懂就问问她。不然她就可能听了某个咨询师不靠谱的建议,真的去找能听懂她的情人了。」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状况,我给丈夫和妻子的回答会不一样呢?我真正想说的东西,也是藏在「为什么这么说」背后的。我只是想提醒他们,在亲密关系里,并没有什么对错,只有两个人配合得不好不好。而当你发现配合不好的时候,抱怨对方通常都不会有什么帮助。你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关系最让人难理解的地方,是它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或者更确切地说,关系自有它自己的真理。关系的真理不是三八二十四。有时候,「谁说」和「怎么说」远比「说什么」重要。


就像刚才的例子,对抱怨的妻子说:「你的丈夫只是需要一些空间。」和对抱怨的丈夫说:「你要学着理解你妻子!」实在算不上什么聪明话。如果旁边的丈夫妻子在场,说不定就会说:「你看,我早就跟你这么说过,你就是不听!非得找个咨询师来告诉你!」


可有时候还真需要一个咨询师呢。因为很多时候,当丈夫对抱怨自己的妻子说「我需要一些空间」时,妻子只会听到:

「你根本不理会我的需要!」。

而当妻子对丈夫说:「你要多理解我!」时,丈夫也只会听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