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我跑了一趟东北的搓澡天堂。
原本只是想来躺平看雪,玩了一圈才发现,这座城市的饮食气质,也是神奇又硬核:
你可以一秒穿越到韩剧街头,
投入
打糕酱蟹烤肉参鸡汤
的怀抱;
人均几十块,
烧烤、鸡架
嗦得有滋有味
;边嗦冰凉冷面,边咬一口滚烫炸年糕蘸白糖
,诠释
晕碳的至高快乐
境界
!
白天在雪堆里打滚,晚上体验全东北最能打的洗浴,躺平当神仙~
嘻嘻,没错,这就是
沈阳
。
在沈阳被嘴刁土著带着逛吃几天,感慨沈阳之所以没像尔滨那样爆火,完全是因为本地人嘴太严太低调了……
但也正因为没火出圈,很多老店还保持着原来的味道,出行住宿成本只要尔滨的1/3,
不要太划算!
交通也很方便,北京高铁3小时内,上海飞机2小时直达。
72小时在沈阳,从早到晚,边吃边逛,连什么时候中场休息,去博物馆,去搓澡,都给你一步一步安排妥当了👌🏻,嘴很忙碌,精神很松弛~
跟着这份精华攻略,找个周末去
沈阳吃起来吧!
DAY 01
早市洗浴吃串儿
一条龙get沈阳精髓
早市,是北方烟火气最浓郁的地方。
小河沿算是沈阳名气最大的早市,几百米的街道,挤挤挨挨全是小吃摊,比起菜场,更像
一条热闹的美食街
。
据说有200多年历史,当年是盛京第一早市,9:30就陆续散场了,想逛要早起。
蛋堡摊
前总是人头攒动,香得走不动道。在-15℃的沈阳二月天里,吃上
咸辣香软的饼子,再喝口热腾腾的酸菜猪血汤
,整个人都回温了……
现炸的元宵
,又烫又酥,一口咬开溏心流蜜,是严酷的北方冬日才懂的热量炸弹!
最网红的几家驴打滚、牛肉火勺,几乎都在排长队,水平都不错,随便吃吃也不踩雷。
早市上还有很多的东北特产,
榛蘑、榛子、冻梨、手工香肠
,价格都挺实惠,质量也不错。
最值得买的是
榛蘑
,一种东北野生蘑菇,虽然网上也有很多,但也不知道屏幕对面卖的到底是真是假的;现场买就可以挑,闻味道啥的,而且早市本地人也会逛,不会太坑人。
晨雾缭绕中,吆喝声此起彼伏,哪怕什么都不买,东瞧瞧,西看看,也觉得太快乐了!
逛完早市,可以顺路看两个景点:
一是
小南天主教堂👇🏻
,神秘暗黑的哥特式建筑,人称霍格沃茨沈阳分茨2333;
二是
小而美的沈阳故宫
,在冬日暖阳和
白雪
松涛的衬托下,红墙分外好看。
沿路上买了串山药蛋冰糖葫芦,用山药的珠芽做的,一颗颗像超迷你芋头,很是粉糯,又多出几分山药清香。
土著说,小时候一串才5毛,能嚼好久,
20多年后也不过2块钱一串。
散步消食完毕,午餐准备来西关解决,感受
碳水和肉食动物的天堂
!
西关类似北京牛街,整条街只卖
清真
美食
,除了常规烤包子羊肉串之类,沈阳融入了更多的东北特色,能吃到
牛肉做的锅包肉
:
可惜这份做得不好,淀粉太厚,炸得太硬。
更具本土特色的是
各种馅饼
,不仅味道好,造型上也玩出了花,
比如长得像春卷的叫
「
回头」
:
这大概是沈阳独一份,
折法秀气的
「
开口馅饼」
,
薄薄的皮,根本兜不住沉甸甸的肉和汤汁~
牛羊肉烧麦和包子
,也很值得一试!暄软的皮子,平衡的姜葱水调味,有种老式朴素的好吃。
包子店隔壁有家移动小摊,五花糕名气很大。
点了
一桌子菜,份量
足以
喂饱4个人
,才花了百来块,再次感叹:什么神仙物价啊!!
吃太顶了,搓个澡消化下。
都说全国洗浴看东北,
东北洗浴看沈阳
——能打程度你们品品!
这里甚至有
占地10万平米
,可温泉可
漂流的豪奢洗浴,
堪称游乐场和度假村的结合体,
一天也就玩个皮毛吧……
由于内卷严重,
人均百元,就能美美享受
搓澡、蒸桑拿、雪糕畅吃
,每个毛孔都被伺候得舒舒坦坦。不止人焕然一新,走出门,
连鞋子都免费刷好了
。
光是为了见识洗浴,来一趟都不亏!
洗完这辈子最干净的澡,
吃串儿去!
在东北烧烤里,沈阳名气可能不如锦州、齐齐哈尔,但花样一点也不少。
调味主旋律是
咸辣微甜口
,再搭配孜然类香料,重点吃的是
部位
,分得相当精细!
就
连贴着骨头边一层薄薄的筋
膜
,都能单独剔出来串成
「骨膜」
,既有筋的弹性,又带有软骨的脆感,口感很微妙。
牛筋皮
,牛肚腩上的一层筋皮,糯中带点嚼劲,越嚼越上头,脂香混合着芝麻香会在嘴巴放烟花!
隔壁的猪皮也很绝,卤得香喷喷再去烤,软糯极了。
哪怕是普通豆皮,都能夹上青菜烤出花来。这家九福用的
本溪豆皮,
薄韧且豆香足
,挂上味足的酱汁,吃口水嫩:
最经典的,还是这口滚烫喷香的
酱
油筋
,
肥嫩中带着几分筋道,用本地人的说法是「艮啾啾的」,有嚼头。
一把酱油筋,就着口
透心凉的
老雪
(老雪花啤酒,度数更高)
,这才是沈阳烧烤的灵魂!
这家社区小店开了5年啦,天天爆满,不止烤串,连随手点的麻辣烫、烤鸡架都好好吃。
比手掌还大的一份烤鸡架,只要15元!很多沈阳小店一份鸡架甚至只要几块钱……
烧烤店附近走两步,就是
沈阳雪糕老字号德氏的工厂
,一根基础款纯牛奶雪糕才2块钱,奶味十足。
不过土著说,本地人还是觉得中街奶香更浓呀~
DAY 02
皇陵松涛到韩剧街头
感受多面沈阳
据
说每个沈阳小朋友,童年都来过北陵公园春秋游。
这里没有华丽的冰雕,也
没有高科技游乐设施,却能让人彻底放下打卡执念,扑进雪堆里
。
不管多大的人,在北陵公园都会重新变回小孩。
冰车、雪圈、冰滑梯……只花几十块钱,就能玩上大半天。这种
原始纯粹的快乐,让多少人差点误机了我不说。
PS:
1)如果能早起,7:30前还能先去博雅公园看一场绝美雾凇;2)进公园后就是红墙松林雪地,静静散会步也很舒服
午饭来吃一家开了近20年的老店,是当地人
宴客聚餐的据点,能端出体面的海鲜硬菜,家常小菜也拿得出手。
店里的一大招牌是饺子。南方人属实没想到,
西红柿鸡蛋饺子
,一个普普通通的纯素馅,能做得这么清爽酸甜,却不寡淡,不愧是必点
。
再点个
肉
三鲜饺子
,煎出金灿灿的脆皮冰花,刚上桌就被
抢空。
最爱还是酸菜白肉血肠,大概是自家腌的酸菜,酸度咸度都正正好,酸爽可口,关键是
五花肉,太香了!
比很多昂贵的土猪都香,让人想起儿时猪肉才有的浓浓肉香与肉味。
(土著:主要是你们上海的猪肉不行。)
没吃完就开始发愁:
离了沈阳,去哪能吃到这么好的猪啊???
吃饱喝足,下面让我们走进马学的耶路撒冷,深度学习东北精神(误。
马学,全称
《马大帅》学术研讨会
。
这部赵本山自导自演的电视剧,对东北人来说堪称《甄嬛传》般的存在,时至20年后,依然有人在研究精读。
店里随处可见电视剧衍生的创意元素,简直像家小型广告公司!
当然咖啡也不错,边研究马学边啜上几口,很舒服。
天色渐暗,西塔韩国风情街却正热闹。自90年代开始,就有大批朝鲜人聚居在这,形成了独特的生态。
名叫「街」,其实是一个片区。
这里挤满卖米酒、泡菜、炒年糕的小摊,活烤鳗鱼、酱蟹、参鸡汤应有尽有,仿佛走在首尔街头,阵仗一点不输延吉。
超市更是堪称韩国美食前线,能买到最流行的小零食和日用品:
北京、上海的韩国街,大多是打卡的年轻
人,而沈阳西塔,则几乎渗透到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美食密度也更高。
就拿韩式烤肉来说,男女老少从小吃到大,由于普及度过高,本地甚至有专门的培训机构!
激烈竞争下,每家店都有一手绝活。
比如
师任堂打糕
,
火了十几年的老牌网红店,
专卖打糕和饭团,哪怕开了两家店依然供不应求,很多热门口味不到下午就卖光。
打糕一定要趁热吃,米香浓郁,裹满酥烂的红豆,糯唧唧星人一本满足!
dbq打包压得有点丑,但它真的很好吃!
牛肉饭团的调味竟还加了孜然,意料外的豪放风格,配合脆脆的腌萝卜,小小一枚也做出了层次。
西塔烤肉名气最响,排队也厉害,干脆转战附近的韩都烤肉,也是本地坚挺30多年的老字号扛把子啦。
炭火泥炉一支,先上
厚切五花肉
镇场:
两指厚的丰腴肉粒,被炙得滋啦作响,油脂滴落勾动火苗,裹上
辣酱和苏子叶
吃,香疯了!
烤肥牛瘦牛,
蘸白糖和芝麻酱
吃,这口甜美肉香,是很多沈阳人从小吃到大的怀旧味。
风干肠也是招牌,一口一粒,滚烫爆汁,来不及拍照就被抢空……
还能吃到
现杀的鳗鱼
,烤到鱼皮金黄焦脆,
好弹!
酱油烤鳗
拌饭团,鳗鱼头拿去煮汤,烤鳗配山葵酱卷山葱叶,
三种吃法,鲜到咂舌,完全不会审美疲劳。
再给碳水狂人分享一个有点离谱、但很爽的打开方式:
喝完热辣的海鲜大酱汤,
嗦口冰凉冷面,再来口炸年糕
,蘸点最朴素的白砂糖,简直一边晕碳一边美上天!
店内服务也很贴心,比如冷面可以一分二,凉拌菜可以选咸甜口,还送南瓜粥。缺点是
偶尔人手不足,需要自己动手烤肉。
来沈阳怎么能不吃鸡架!特意留了点肚子,给这家上过《人生一串》的小神店。
吃前还在心里嘀咕:没啥肉的鸡架,到底有什么好吃的?
待半小时后,开始捧着鸡架啃,细细嗦着骨头缝里的隐秘肉汁
,才理解
鸡架的魅力,原来如此
上头……
焦炭、撒糖、喷醋
,一套组合拳下来,外壳有充分美拉德反应的焦香,但火候控制得极好,
肉还是多汁的
,
甜中透着微微酸辣
,烟熏气息十足。
不过土著说已经比去年吃到的退步了555,沈阳人也吃太好了!
DAY 03
扎进菜市场与博物馆
上街觅食
如果你怕冷,又想感受下早市氛围,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