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轻松参会
回复会议名称获取交流群二维码,如“cvpr”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苍梧晚报  ·  降温+雨雪,气象部门最新发布! ·  3 天前  
度房苏州  ·  马上,苏州家装补贴即将重启!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轻松参会

厦门大学郭诗辉课题组招运动大模型方向硕士/博士-附成果介绍视频

轻松参会  · 公众号  ·  · 2024-05-31 10:08

正文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 (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于 2019 年 6 月由原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原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简称软件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厦门大学成立之初所创办的工科。1982 年 2 月成立的计算机科学系,是国内最早组建的计算机系之一,2002 年软件学的创办和 2003 年通信工程系的设立为相关学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三十余年来,为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从成立计算机科学系到组建学院再到学科调整,学院不断进行优化重组。信息人始终秉承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奋斗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信息人才。


导师简介

郭诗辉,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与英国皇家工程院创新领军人才、厦门大学小米青年学者,于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后通过国家公派项目前往英国国家计算动画中心攻读博士学位。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瑞士科学院院士Prof. Nadia Thalmann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基于智能柔性穿戴的人体运动捕捉。在ACM SIGGRAPH Asia、NeurIPS、CVPR、ICML、ACM CHI等CCF-A类国际顶级期刊会议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且获CVPR 2020最佳论文奖提名、ChinaVR 2021最佳海报奖等。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IEEE高级会员。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人机交互专委会常委、第二十届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程序委员会联合主席、《Visual Informatics》青年编委、《Computer Animation & Virtual Worlds》编委。主编《增强现实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系列教材,先后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批推荐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优秀教材。


课题组主页:

https://www.humanplus.xyz/


课题组b站主页:

https://space.bilibili.com/669681265/?spm_id_from=333.999.0.0

研究方向

运动大模型(Large Motion Model)方向: 人体运动采集、分析和生成对于很多应用场景都具有重要价值。例如:

1. 通过捕捉真实用户的动作,驱动数字人动画,打破电影、动画、游戏领域的界限,实现更自然的沉浸式体验;

2. 通过对人体运动数据的分析,更准确地识别人的健康状况,帮助中风病人获得更准确的运动康复建议;

3. 通过text-to-motion的方式高效生成高真实感的动画,让每个人都可以是导演,写出剧本就可以得到一场剧目。


现在自然语言大模型和图像领域的大模型已经展示了巨大的威力,但是在人体运动这个方向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加入我们,共同探索这个有潜力的方向!

关于课题组

大领域: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交互

小领域: 虚拟现实中的体感交互技术

更具体的方向: 基于智能柔性穿戴的人体运动捕捉


课题组主要关注智能服装领域,那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让服装具备智能感知和交互的功能。我认为,智能服装的终极目标是取代智能手机。以增强现实眼镜和智能服装的结合将是未来用户的计算设备。现在每个人都有超过一部手机,每天早上醒来,每天晚上睡觉,甚至晚上上个厕所,都要摸手机。手机和我们形影不离。但真正和我们24小时都接触的是衣物。为什么衣物不能成为我们人机交互的工具?现在的技术或许不成熟,但谁又能想到90年代的手机会是人手一部呢?


更具体一点,如图:



当然了,虽然本次博士招生主要关注在运动大模型这个领域,我们同时欢迎来自不同领域的小伙伴,特别欢迎转专业的!因为智能服装的研究工作需要的技术包括:

1. 新型的传感器和驱动器:这是关键一环,硬件的进步推动软件的突破有趣的工作举例:设计新的传感器,能够无缝地嵌入到布料里面,更重要的是要能大规模、稳定制备;

2. 嵌入式开发:包括电路板设计、蓝牙通讯等有趣的工作举例:能不能把我们的算法做到服装里面的小芯片,去做边缘式AI?

3. 软件工程:开发基于这个智能服装的系统软件有趣的工作举例:什么时候我们的衣服可以像手机一样,人手一件,需要一个稳定的平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