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E药经理人  ·  中国制药行业开启“出海”新时代 ·  5 天前  
火石创造  ·  蛇行千里!火石创造给您拜年啦 ·  5 天前  
肿瘤资讯  ·  EGFR TKI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循环

【活动预告】首届全国网络教学查房

国际循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7-11 22:05

正文

    时   间:7月12日 9:30-12:00

    主会场:安贞医院门诊楼十二层六会议室

    主   席:周玉杰 教授

    病例分享:

     Case1:乳腺癌放化疗术后三支冠状动脉开口病变

     Case2:多系统合并症冠状动脉三支病变


特邀专家

   

国际心血管病专家林延龄(Lim Yean Leng)教授


      林延龄 (Lim Yean Leng) ,1948年生于新加坡,澳大利亚公民,心脏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暨艺坛人物。澳洲莫纳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临床教授;墨尔本大学资深研究教授;中国厦门大学医学院创院院长及中国二十余所重点大学客座教授。历任新加坡全国心脏中心总监、新加坡国家医疗研究会主席;澳大利亚博士山医院心脏科主任、墨尔本大学西区心血管治疗中心创所教授暨主任。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董事会主席;墨尔本华人神学院董事会主席;墨尔本华人教会联会圣乐促进会主席暨指挥。曾获颁澳大利亚国家勋章(民事组)、莫纳什大学杰出校友奖章,中国与澳亚太地区多项杰出贡献及终身成就奖。

病例简介1:


    患者,女,45岁。间断胸闷3年。


    现病史:患者乳腺癌术后20年,术后进行放、化疗2年。3年前间断出现活动后胸闷,每次持续1~3 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于外院查心脏彩超示中大量心包积液(曾于外院多次尝试心包穿刺均失败),胸水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中量),多次胸水查癌细胞均为阴性结果。近3年来长期口服、静脉利尿剂治疗,多次复查心脏及胸水超声,较前无明显变化。查冠状动脉造影示LAD近段100%闭塞,LCX近段重度狭窄最重95%,RCA近段70%狭窄。患者近1个月胸闷发作较前频繁,程度无明显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就诊。


    既往史:患者无高血压、糖尿病史。


    辅助检查:检验结果回报肝肾功、血常规未见异常,D-二聚体560 ng/ml(正常值0~243),BNP 791 pg/ml。检查结果:UCG示EF值38%,中量心包积液并可见纤维回声。胸水B超示左侧胸腔积液,液深7 cm,定位抽出胸水260 ml,胸水为淡黄色,胸水常规示、生化提示为渗出液。胸水查癌细胞尚未回报。5天后复查胸水B超提示夜深7.5 cm。患者入院后间断出现胸闷发作,常于排便、刷牙后出现,持续时间1~3min,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药物治疗:阿司匹林 100 mg Qd,硫酸氢氯吡格雷 75 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胶囊 50 mg Qd,瑞舒伐他汀钙片 10 mg Qn,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12.5 mg Bid,螺内酯片 20 mg Bid,托拉塞米 50 mg (20 mg am,30 mg pm),伊伐布雷定 5 mg Qd,盐酸曲美他嗪片20 mg Tid。


    病例简介2:


    患者,女,56岁。劳力性心前区疼痛8年。


    现病史:劳力性心前区疼痛8年,每次发作5~10 min,休息后自行缓解,遂于当地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具体不详),于LAD植入2枚支架,LCX植入1枚支架。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规律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2月前再次出现症状,性质同前,程度有所加重。3日前于当地医院复查CAG:三支病变,p-m-LAD弥漫病变,最重狭窄90%,p-LCX 50%狭窄,d-OM1 99%狭窄,RCA全程弥漫病变,最重狭窄90%。PMHx:HTN 20年,BP max 220/110 mm Hg,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qd,控制可;T2DM 8年,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详;5年前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激素治疗1年后未正规治疗;10年前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服用优甲乐治疗,未规律监测甲状腺功能。


    会诊目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三支病变,合并症复杂,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肾病综合征。目前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就治疗方式的选择,外科CABG、PCI或药物保守治疗最为适合。另外,在他汀使用方面,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较多出现肌肉相关副反应,包括肌溶解等,同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斑块负荷严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及剂量,以及依折麦布的添加或替换与否。


(来源:《国际循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