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绘本精选
这是一个中文系研究生同同妈创建的关于亲子阅读、育儿心得的公众账号。同同妈运用自己的专业所学,甄选经典绘本、阅读心得、育儿好文、生活之道,与君交流共赏。在这里,让我们共同收获阅读的快乐,静候花开时刻。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绘本精选

超高性价比,教辅中的百科全书——《疯狂的十万个为什么》

绘本精选  · 公众号  · 育儿  · 2019-09-25 12:43

正文


中国最畅销的青少年科普读物是什么?
如果说《十万个为什么》是第二,那没有其他书敢说自己是第一了。
自20世纪60年代初就编辑出版,这套书已经走过了 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堪称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

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

一套好的图书不仅能作为孩子的课外读物,同时也能成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与兴趣的关键。眼下就有这样的一套书,能够让孩子在“玩”的同时也能学到知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套 价比超高、堪称“教辅中的百科全书”的——

《疯狂的十万个为什么》

全套 20册 ,原价 598元/套 ,现价 118/套 ,四舍五入下来基本和不要钱差不多了^_^

这套 《疯狂的十万个为什么》 系列新课标——入选“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并获得国家文资办投资扶持;由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主编杨牧之先生任总顾问 ;荣获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奖;由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崔钟雷主编。

同时书中还具有四大特色能够助力孩子学习,接着往下看。

1

拒绝说教,轻松掌握知识


这套既是教辅又是百科全书的 《疯狂的十万个为什么》 收纳知识点和梳理知识脉络的同时也兼顾到孩子们的阅读体验。

毕竟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如果拿到手的书干干巴巴读起来比课本还枯燥,那么估计娃子们读得也一定是味同嚼蜡,读完以后怕是根本记不起自己读过什么了。

所以这套书的每个知识点都是由一个小故事引入,然后 通过对故事细节的展开和剖析带出隐藏在其中的知识点。

而且大部分故事都是真实的故事,这样一来,娃子们不知不觉中就被吸引住, 在趣味盎然的阅读过程中很容易就把这个故事背后的知识牢牢掌握了。

来看看 《疯狂的数学课》 里四边形大家庭的家庭会议吧~

对于刚接触函数的娃子们来说,穿插其间又无处不在的 “x”“y” 简直是两个磨人小妖精般的存在,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和智慧博士一起解救同样困在函数里的小明吧~

大脑和各器官的分工合作原理和过程 是极其复杂且难以描述清楚的,单在 《疯狂的生物课》 里,咱们用一张图就能轻松讲明白了。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能够说清楚其真正起因和各大势力的动机,在分册 《疯狂的世界历史》 中,咱们仍旧 可以找到言简意赅且精确无误的答案。

2

目录考点提炼


书中涉及每一个考点都会总结和提炼,以小贴士的形式展现在显眼的位置。

比如鲁迅先生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邀请。

比如现行汉字的定义,以及其特点、优势等等。

再比如重大历史事件的精确时间点。

这种把 考点 内容精确贴出标示的形式更容易引起娃子们的注意,方便他们找出该篇的重点内容, 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3

内文重点突出


和考点一样, 隐藏在故事和典故里的重点也是必须掌握的一部分 ,了解这些东西能帮助孩子们更有条理的建立知识网络上的“结点”, 帮助他们把诸多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形成知识网,从而更好的记忆。

在分册 《疯狂的物理学》 中,小伙伴克里和虎子就用自己的行动来向娃子们诠释了关于力学最基础的概念。

电鳗是种很神奇的动物,但神奇之处不光是它的长相,还有它能够释放出足以电晕大多数水生动物的电流…… 因此它也有“水中高压线”的绰号。

当然,关于电鳗放电的物理知识 在书中的知识点梳理和“画龙点睛”环节也做了详尽的解释。

历史这门学科,在考试的时候考的最多的知识点必定是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事件的大致过程。

在“画龙点睛”环节里,关于大明王朝的建立 时间和地点也有精确的总结和详细的介绍。

和其他百科全书不同的是,这套书也对近代史、现代史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做了收纳,比如上图提及的“西部大开发”。

4

书后真题检测


当读完其中一册,经过了90页左右的阅读后,娃子们已经浏览了大概十几个知识点,这时候就该总结和回顾一下已经学过的内容了。

所以咱们为孩子们在每个分册的最后几页准备了一个知识验收环节—— “疯狂的考点测试”。

这些考题都是紧贴新课标教材内容拟定的,在保证孩子们掌握知识的同时对成绩也能有效的提升孩子们的成绩。

测试题后面就是答案,娃子们做完以后可以对照答案自检,每周做个一两册,很快就能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把书中的知识点、考点牢牢掌握。

全套共20册,共分为 9大主题 ——
《写给孩子的奇妙物理》(4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