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面 免费订阅!
清乾隆皇帝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的故事,甭管是正史还是戏说,乾隆也可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受万民敬仰的千古一帝。可是就有那么一档子事,有些个上不得台面了,但是也流传了下来。咱这乾隆爷可也明目张胆的做过“盗墓贼”,按说身为一国之君天下都是他的,怎么还干这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乾隆盗墓、盗的那些木。
故事开始了
乾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在雍正死后继承大位,改元乾隆。乾隆继位后,清王朝在经过康熙、雍正两代70多年的治理,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社会稳定,百姓安康。乾隆帝励精图治,终现“康乾盛世”。乾隆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帝王中实际在位时间最长,年寿最大的皇帝了。
史载,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公元1785年——1787年),开始对明陵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乾隆利用这次机会盗墓,美其名曰:修葺明陵,实则是偷梁换柱。且这次修葺,项目不全,没有遵循原制,大多数建筑被拆除或者缩小,但是明最后一位皇帝的陵墓是被改大了。民间一直广为流传的“乾隆盗木”的故事就是从这次修陵过程中发生的。
据说是乾隆没事了自己溜达,溜达溜达就到了明十三陵,进入到了朱棣长陵,然后闻到一股奇香,就很纳闷,这里也没有什么花草,这香味由哪来的呢?这时和珅大学士就派上了用场,说呀,这大殿是用金丝楠木搭建的,这香味呢亦是来自这金丝楠木了。这金丝楠木天生光泽无比,防腐防虫,纹理优美,香味沁人心脾,夏天蚊蝇不近。
这乾隆一听动了心,这么好的东西,我也在我那圆明园建造一间,可是这楠木生长在南方,依据当时的条件,可是不好凑齐了这楠木。这乾隆帝回宫就召集了刘墉和纪晓岚商议看是否能把这明陵里的金丝楠木“借用”一些呢,这刘墉和纪晓岚那可是博学多才之人,哪能眼看着皇帝做出此等荒谬之事呢,就搬出《大清律》组织了这事。
可是这乾隆帝还是惦念着这金丝楠木呀,身边就有人为了投其所好,上了一则奏章,建议修葺明陵,到时候可以把乾隆帝喜欢的楠木换下来,这不是两全其美的良策吗?乾隆帝立马准奏。于是工部就提出了“拆大改小”的方案,把五间改成三间,重檐的地方改成单檐,这样就可以替换下不少的巨型楠木了,还美其名曰这样一改明十三陵的规格就统一了。如此明目张胆的偷梁换柱成功获得了大量金丝楠木。
然而,世人还是有自己的评判标准的,这乾隆帝盗木的丑闻就这样一直流传在民间。但是乾隆帝也是极为聪明之人,知道自己的行为有过,就给自己颁了一诏书,把自己“发配”到江南,算是给子民和群臣一个交代,这事呢也就不了了之,现在也只是在民间流传。
本文由木雕原创出品
转载务必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