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菠萝因子
有思考,有温度的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界  ·  冲上热搜!湖南严禁用AI生成处方 ·  12 小时前  
E药经理人  ·  2024-2030年生物制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 ... ·  19 小时前  
医学影像沙龙  ·  经常遇到的不规则骨性突起,你会诊断吗? ·  2 天前  
肿瘤资讯  ·  【4208】TOP TALK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菠萝因子

肺癌筛查,为啥推荐用低剂量CT?其它癌症能用么?

菠萝因子  · 公众号  · 医学  · 2020-01-08 13:03

正文

文|菠萝

(一)


肺癌是中国的第一大癌种,目前无论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是排在第一。

好消息是,随着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的出现,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多肺癌亚型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不到4%,提高到了20%左右。

扩展阅读:

免疫疗法进入中国肺癌一线治疗!

超级曲线,免疫疗法带来的长期生存!

这个EGFR靶向药,凭啥以火箭速度在中国上市?

二代EGFR靶向药在中国获批上市!

ALK靶向药, 让肺癌变成慢性病成为可能!

但菠萝觉得,比治疗前沿还重要的,是肺癌的筛查。

面对任何癌症,早期的治疗效果都远比晚期好。肺癌也不例外。 无论4期肺癌治疗取得多大进步,比起早期肺癌超过90%的临床治愈率,也是望尘莫及的。

早发现肿瘤的价值,不仅在于能大幅提高治愈率,而且还能省很多钱,显著降低经济毒性。对于中国广大老百姓而言, 了解有效的筛查方式,尽量避免晚期癌症发生,才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今天,我们就聊聊肺癌到底怎么筛。

(二)


说到肺癌筛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到底应该用什么方法筛?

其实答案很简单, 目前被权威机构推荐的肺癌筛查方法只有一种: 低剂量CT,一年一次!

大家会发现,如果搜索“肺癌筛查”,网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肺癌筛查套餐,使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既有 X 光胸片检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这样常规体检项目,也有PET-CT、基因检测这样的高大上项目。

但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些筛查方式无论价格如何,由于不同的原因,效果都不如低剂量CT,并不是好的选择。

X 光胸片

虽然操作简便,但这项检查的主要缺陷是导致容易漏诊,不适合早期肿瘤筛查。比如,它很难发现< 5 mm 的微小肿瘤,对非钙化小结节不敏感,存在检测死角,对于肺部某些位置肿瘤无法检测,等等。

血清肿瘤标记物

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高,用于筛查的时候假阴性(有癌症没查出来)和假阳性(没有癌症被查出有)都很显著,效果不佳。

因此,以上两种无法作为肺癌筛查的标准手段,只能作为常规体检的一项。如果没发现问题,并不代表真正没有肺癌。反之,如果发现有问题,也不能确定,还需要用CT等手段来核实。

如果便宜的不行,为啥很昂贵,那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检查方法呢?

PET-CT

这种检查非常贵,至少好几千,甚至上万,用于早期癌症筛查,效果并不好,容易出现误诊,尤其是假阳性。它的技术特性,决定了它检测晚期癌症更好用。 总之就是,用于早期筛查 性价比低


你可能会说:“我不差钱,也不介意被误诊,就是怕癌症,那做做总没啥坏处吧?”

还真有坏处!PET-CT并不是无害的,它有一个显著的风险,就是辐射!

无论PET还是CT都是带电离辐射的,本身就是“ 致癌风险 ”,而PET-CT是二者的结合体,辐射量也是叠加的。一般而言,做一次PET-CT的辐射量平均是25毫西弗(mSV),相当于晒了7~10年的太阳。( 想了解更多原理知识,请读 PET-CT:是个好技术,但别拿来搞癌症筛查!

所以,在正规医院,这项技术一般是用于癌症的确诊和对治疗效果(包括复发或转移)的监控。对于这些患者而言,PET-CT利大于弊,因为明确癌症位置,了解是否复发,才是当务之急,权衡之下,可以牺牲受到一些辐射的风险。

但没有一个负责任的医生,会无缘无故让健康人去做PET-CT。因为有其它风险小得多的筛查手段, 盲目用PET-CT做大众癌症筛查,风险远大于收益。

因此,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的权威机构,推荐用PET-CT来做任何癌症的早筛。但现在网上有很多商家的营销文,把它包装成为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高端体检”,大家千万小心,别被忽悠了。

(三)

低剂量螺旋CT,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肺癌筛查方式。

低剂量螺旋CT,顾名思义,就是剂量比较低的CT。

对于肺癌而言,用CT筛查比较灵敏,效果远比X光胸片好。但是常规 CT 的辐射较大,且费用昂贵,不太适合推广给大规模人群做筛查。直到20 世纪 90 年代,低剂量螺旋CT (LDCT)应运而生,才真正带来了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低剂量 CT 较常规 CT 的辐射剂量降低了 75%~90%,检查费用也更低,同时,它克服了 X 光胸片的一些弱点,包括能发现几毫米的微小病灶,也能发现位置很刁钻的肿瘤。

但专家推荐低剂量CT做筛查,最重要的原因,不是理论上它有用,而是试验数据证明它有用!

美国的统计显示,低剂量CT查出的癌症中,早期肺癌占到了85%,很多人是完全没有症状的。同时,筛查出的肺癌病人总的10年生存率高达80%;若能及时手术,总10年生存率更是高达92%。

2011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与拍X光胸片相比,采用低剂量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

这些数据都证明,用低剂量CT筛查肺癌高危人群,能在高危人群中能发现更多的早期可切除肺癌,降低晚期肺癌死亡率。

那问题来了,如果低剂量CT做筛查这么有用,为啥别的高危癌症,比如肝癌,胃癌,胰腺癌,不能用它来筛查呢?

因为肺部和其它组织器官结构不同,肺部含气量多、密度较低,因此低剂量的CT就能形成满意的图像。

人体其它组织更加致密,出现小的肿瘤,低剂量CT就有点无能为力了,需要别的技术手段。

(四)

那什么人应该做肺癌筛查?

不是20来岁,从来不抽烟的小姑娘,而是“高危人群“。

谁是高危人群呢?中国和美国指南定义略有不同,国内目前的主流定义是:

1.      年龄40以上。

2.      至少有以下一项危险因素:

  • 吸烟≥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所谓“≥20包年“,是指每天吸烟包数x吸烟年数≥20。比如每天吸两包烟,超过10年,或者每天一包烟,超过20年,这都是≥20包年。

  • 职业或环境中接触各种致癌因素(比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

  • 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

3.      考虑室内外空气污染,包括长期接触二手烟、烹饪油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


第3点是中美之间比较大的差异。

和世界上别的国家不同,中国有大量不吸烟的人,尤其是女性得肺癌,非常奇怪。目前认为这和各种室内外空气污染有关,中国是全球二手烟最严重的国家,有超过7亿人被二手烟危害。

因此, 即使完全不吸烟,40岁以上的成年人也应该自我评估一下风险,看是否需要筛查。

值得一提的是, 由于肺癌发生平均需要15~20年,因此即使是以前长期接触了风险因素(比如二手烟),最近有好转,那也应该注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