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
属于非嘌呤类黄嘌呤氧化酶选择性抑制剂,无嘌呤样核心结构,其抑制尿酸生成强度较高。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长期治疗,以及别嘌醇过敏、不耐受或治疗失败者。
该药主要通过肝脏清除,所以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以安全使用。如果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非布司他是否可以服用呢?
2023年6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2023年第6期《药物警戒快讯》,涉及包括“英国更新非布司他在有重大心血管疾病史患者中的治疗建议”在内的6方面资讯。
2023年5月25日,英国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更新了非布司他在有重大心血管疾病史患者中的治疗建议,
要求对原患重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开具非布司他处方时需谨慎,尤其是有高尿酸盐结晶和痛风石负荷证据或正在启动降尿酸治疗的患者。
MHRA曾于2019年7月建议医务人员在原患重大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卒中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避免使用非布司他治疗,除非无其他恰当的治疗选择。该建议是在审查了对患有痛风和重大心血管疾病史患者中开展的IV期临床试验(CARES研究)的结果后提出的。
亚洲人群研究:非布司他或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
2024年3月发表于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IF:4.43)期刊的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发现非布司他的使用可能与某些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
[1]
。
研究发现,相比于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使用者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风险显著增高,房颤的风险也更高。不过,在紧急冠状动脉重建和卒中方面,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在中国患者亚组中,与别嘌呤醇相比,非布司他的使用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风险、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以及全因死亡率增加有关。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需要进行更大规模、多中心、长期、随机选择参与者和双盲方法的研究,以更全面地评估非布司他在亚洲人群中的心血管安全性。
非布司他
因其主要通过肝脏清除,在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轻、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 30~89mL/(min·1.73m
2
)]患者无须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1.73m
2
)]患者慎用。
非布司他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恶心、皮疹等。目前多项研究表明,非布司他对于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尚无定论。在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中,从小剂量起始,同时关注心血管事件风险。
HUA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许多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相互作用且共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对于HUA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衰等的患者是否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尚存争议,欧美指南多不推荐,而亚洲国家如中国、日本多持积极态度。
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推荐初始剂量为20mg(半片),每日1次,餐前、餐后服药均可。可在给药开始4周后根据患者血尿酸值逐渐增加用量,每次增量20mg(半片),每日最大剂量为80mg(2片)。血尿酸值达标后(<6mg/dL或<360μmol/L),维持最低有效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