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南都市报
江南都市报由江西日报社主办主管,是中国报业30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传播力的主流媒体。“关注都市,关心百姓”,江南都市报全力深耕城市,贴近群众,认真唱响主旋律,激情为民“鼓与呼”,是江西走向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网财经  ·  美团,跟进 ·  2 天前  
新华网财经  ·  美团,跟进 ·  2 天前  
解螺旋  ·  复旦学姐力推!比 DeepSeek ... ·  2 天前  
赛柏蓝  ·  2025|中成药集采后,产品如何卖? ·  3 天前  
地刊速览  ·  Nature综述:北极碳循环, ... ·  3 天前  
地刊速览  ·  Nature综述:北极碳循环, ... ·  3 天前  
元芳周期交易午评  ·  2.19午评 | ... ·  3 天前  
元芳周期交易午评  ·  2.19午评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江南都市报

全球首次!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

江南都市报  · 公众号  · 医学 科技自媒体  · 2025-02-21 12:12

主要观点总结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经过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了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并找到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研究揭示了FAM171A2与帕金森病致病蛋白的结合机制,并证实敲除FAM171A2可有效控制帕金森样症状的进展。此外,团队还计划开展帕金森病的临床前研发工作,并将研究成果推向临床试验和应用。此次研究有望为帕金森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也为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科研突破

郁金泰团队经过5年研究,发现了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这是全球首次发现。

关键观点2: 治疗机制

研究揭示了FAM171A2与帕金森病关键致病蛋白α-突触核蛋白的结合机制,为寻找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线索。

关键观点3: 小分子化合物

团队找到了一种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能够抑制FAM171A2与α-突触核蛋白结合。

关键观点4: 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

此次研究不仅为帕金森病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还可能为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借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正文

据央视新闻报道,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通过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重大科研突破,在全球首次发现了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并找到了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21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

郁金泰团队通过长达5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首次揭示了FAM171A2蛋白与帕金森病关键致病蛋白α-突触核蛋白的结合机制。研究发现,FAM171A2在神经元细胞膜上会选择性地结合病理性α-突触核蛋白,并将其带入神经元内,导致神经元死亡和病理蛋白的传播。通过转基因动物实验,团队证实敲除FAM171A2可有效控制帕金森样症状的进展。

此外,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从7000余种小分子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能够抑制FAM171A2与α-突触核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

在这一成果基础上,郁金泰团队申请了基于干预FAM171A2治疗帕金森病的国际专利,并计划将集中力量全面、系统地开展寻找治疗帕金森病的小分子药物、抗体以及基因治疗手段的临床前研发工作,并进一步将相关成果推向临床试验和应用。

此次研究发现的全新治疗靶点和全新治疗靶点和后续开发药物,实现帕金森病病因治疗与症状缓解的双重突破,将有望早期干预并延缓帕金森病进程。另外,这一研究成果和治疗思路,还可能为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路易体痴呆等)的治疗提供借鉴。

帕金森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球患病人数预计将从2015年的700万增至2040年的1300万,其中中国患者约占全球一半。

传统治疗方法仅能缓解症状,无法延缓疾病进展。全球科学家一直在重点研究,寻找帕金森病的致病机制并开发针对性治疗手段。

源:央视新闻

值班编辑:严佳成
校对:张竹影

值班主任:周艳华
值班编委: 郭宁


更多新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