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极圈
南极圈,深入面向全互联网的投资创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AI爆发元年,五大AI核心应用 ·  昨天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发布  ·  2025年全市招商引资“一季度开门红”郑蒲港 ... ·  3 天前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发布  ·  2025年全市招商引资“一季度开门红”郑蒲港 ... ·  3 天前  
产业互联网大视野  ·  5000 万中国企业怕错过 ... ·  3 天前  
IT桔子  ·  联合利华Unilever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极圈

马化腾亲自打电话组局,董明珠、王卫、汪涛全来了:要联合粤港澳,建世界级新湾区|捷报

南极圈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6-20 19:53

正文


这里专说好消息,有捷报,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哦!


今天马化腾在香港坐了一天,因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君悦酒店举行。


感谢直播技术,今天小编也生生看了一天论坛,听了大佬的无数真知灼见,第一时间传达给各位南极圈的粉丝。


这个论坛可跟其他请小马哥讲话的论坛不一样,该论坛由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主办, 腾讯公司承办, 广东省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指导。

也就是说, 这个论坛是由小马哥亲自牵头的。

大多数演讲嘉宾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马化腾主席的邀请,能够来这里探讨这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主持人一句话揭秘: 感谢马化腾主席两个月以来一个一个给重量级的嘉宾打电话,邀请他们来到现场。

小编恍然大悟:原来怼ofo都是小事,和朋友们一起,为自己的国家打造一个世界级新湾区才是小马哥最关心的事情呀!

小编猜,马化腾的朋友圈或许曾经有一场这样的讨论。

以下内容根据本次论坛内容杜撰,用于更好的解读本次论坛,如需观看马总演讲全文,请自行跳过本段。


马化腾:粤港澳大桥的年底就要通车啦,以后从珠江西岸的澳门、从珠海到香港开车只需要花上一个小时,我们腾讯也成了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今年我提交了《关于发挥协同创新优势打造粤港澳世界级科技湾区的建议》,想打造一个粤港澳大湾区,做一个论坛大家商量一下,完全可以对标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嘛,大家怎么看?

朋友A:赞同, 大湾区不缺顶级企业,格力、顺丰、大疆都是世界最棒的企业,企业总部就该是世界级湾区。

(于是董明珠、王卫来了)



朋友B:赞同,大湾区不缺大学,世界级排名的大学我们也有。只要做好链接工作,我们的学术氛围也可以很强。

于是深知大学对大湾区作用的 周其仁 教授 来了


朋友C:赞同,大湾区不缺顶级科技, 大疆就是从香港的科技项目中孵化出来,在深圳做大做强的呀!大湾区建成了就可以增加校企联合,让更多高新科技转化为产业。

于是校企联合典范: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泽湘来了)


朋友D:赞同,可以请国外成熟的湾区建设者来论坛讲授经验。

(于是了解 旧金山湾区和 东京湾发展历史的专家来了)



朋友F:赞同,打造新湾区离不开资本助力,相信资本也会对湾区诞生的优秀企业感兴趣。

(于是顶级投资人来了


朋友G:赞同,打造湾区离不开对青年人的创新支持,或许我们可以在经验和钱给予青年人更多帮助。

(于是腾讯粤港澳湾区青年计划出现了)


朋友E: 赞同,我们大湾区制造业顶级,学术氛围顶级,创新企业顶级,再结合国家政策一切都具备啦!

(于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 张志刚来了


看这华丽至极的演讲阵容,共同探讨大湾区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机遇。原来,这背后就是小马哥的朋友圈能量呀!

本次论坛议程如下:

上午
10:00-10:25 政府代表致辞
开场及政府代表致辞

10:25-10:45 主旨演讲 (一)
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0:45-11:05 主旨演讲 (二)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

11:05-11:25 报告发布
樊纲,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报告联合课题组负责人
《创新驱动与都市转型:打造中国的世界级湾区》报告发布

11:25-12:25 论坛 (一) 共建中国的世界级湾区
话题: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愿景,共同探讨湾区建设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格局。
主持人:陈伟鸿,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主持人
对话嘉宾:
• 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席教授
• 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 郑志刚,新世界发展执行副主席兼总经理
• 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14:00-14:20 主旨演讲 (三)
李泽湘,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系教授、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X科技创业平台联合创办人

14:20-15:05 论坛 (二) 湾区看未来
话题:国际成熟湾区的经验分享,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思路(英文)
主持人:陈伟鸿
对话嘉宾:
• 山崎养世,日本太阳经济会代表理事长

• 网大为,腾讯首席探索官、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

• 黄竹君,澳门旅游学院院长

• 肖恩·伦道夫,美国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经济研究院院长

15:05-15:20 项目发布
腾讯粤港澳湾区青年计划

15:20-16:05 论坛 (三) 人才发动机
话题:如何推动三地人才培育及发展,如何打造创新的人才栖息地
主持人:许成钢,长江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对话嘉宾:
• 刘遵义,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斯坦福大学李国鼎经济发展学荣休讲座教授
• 海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原北京大学副校长、经济学教授
• 林垂宙,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高级顾问、香港科技大学前副校长、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前院长
• 罗范椒芬,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

• 陈广汉,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


16:05-16:50 论坛 (四) 创新栖息地
话题: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驱动因素,企业如何推动湾区创新发展
主持人:陈繁昌,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对话嘉宾:

• 董明珠,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 马化腾,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 王卫,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家杰,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副主席
• 庞川,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

16:50-17:00 闭幕辞
张志刚,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裁


看完一天论坛,小编觉得收获特别多,要知道这些内容马化腾也坐着听了一天呢,含金量杠杠的,如果你也想去围观,点击阅读原文,回顾大佬们的论坛直播现场吧!


附马化腾演讲实录:



欢迎各位来到香港参加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今天非常荣幸能得到各位重量级嘉宾的支持。在我开始演讲之前,我想特别感谢在座的多位嘉宾。首先我要特别感谢的是董建华主席的莅临,我从董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最近几次的沟通,我“偷师”了很多灵感,我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些想法,可以说从董先生身上受益良多。

我也很感谢袁宝成副省长的支持,袁副省长从在深圳担任副市长起,就看着腾讯从小到大不断成长,给予了特别大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我也感谢两位司长刚才的精彩致辞,也特别感谢联络办副主任陈冬副主任和廖京山主任的到来。

今天很多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家也来到了现场。在此特别感谢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副主席李家杰先生,我跟他是都在爱佑慈善基金会担任副理事长,他对内地的很多情况非常熟悉,我相信他在之后的论坛会有更多精彩的见解。

感谢新世界集团的郑志刚先生,他很年轻,但是我感觉他非常有想法。他会把建筑房地产和艺术结合。几次沟通下来,他给我很多新的启发。我相信他一会儿的论坛也会给大家更多的建议。

还要特别感谢顺丰的王卫,大家知道他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我是花了很大精力才把他请来的,因为他一直都比较低调。对于顺丰来说,超过20年的发展过程,完全见证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成长历程,我说你是典型代表,不来不行。所以非常感谢他莅临现场,谢谢!

一会还有百忙中赶来的董明珠大姐,也感谢她。大疆的汪滔先生会参加下午的特别发布环节,他也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坚持不发言,但是他愿意参加一个发布仪式。他的老师李泽湘教授在这儿,也参与了今天的活动。李教授和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先生在去年创立了“Hong Kong X创业计划”。我也有幸参与其中,成为顾问委员会的荣誉主席。正是在这个“Hong Kong X创业平台”中我了解和学习了很多东西。

也感谢林建岳先生以及罗康瑞主席,感谢你们的到来!以及特别感谢长期支持我们发展的周其仁教授,也是我们著名的经济学家,以及樊纲院长今天的支持。同时特别感谢许多重量级的学者,以及从旧金山和东京湾区远道而来的专家。今天还有一百多位媒体朋友到了现场,感谢大家的支持!

很荣幸今天腾讯承办今天粤港澳大湾区的论坛。今天的论坛从想法到落地只有短短两三个月时间,之所以顺利举办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组委会的嘉宾,包括政府、大学、企业、智库和媒体,可以说全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刚才正如主持人介绍的一样,腾讯的发展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在1998年在深圳创立,2004年在香港上市,四天前刚刚的6月16日,是我们上市13周年。我们不知不觉在香港从一个非常低股价的股票成长到现在的香港龙头股之一,我们和香港的很多市民也在这十几年的过程中结下深厚的友谊。

腾讯有2/3的员工就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上班,可以说香港是我们走出去的窗口。在这个过程中,腾讯一直思考如何回报我们港湾的家园。今年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出打造粤港澳科技湾区的建议。今年政府报告中可以看到政府报告首次提及“粤港澳大湾区”,更让我们感觉到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以及港珠澳大桥即将开通之际,粤港澳大湾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

前不久,接受香港经济日报一位记者采访时,我评价说,香港发展创新不是没有机会,而我认为它抓了“一副好牌”,有很多优势和条件。粤港澳大湾区我感觉抓了“几副好牌”,不只是一副。

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在消费电子以及PC互联网时代引领全球科技,但是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六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其实正在赶超全世界。我们有很好的基础。我们再看粤港澳湾区,我们手上的几副好牌恰恰反应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未来,软件、硬件、服务三位一体,缺一不可。大家现在看到,不管是电子产品还是软件开发,已经不能孤立发展,一定是整合在智能设备里面,软硬结合,同时又连到云端,与后端的云服务进行整合。这是大势所趋。这个趋势恰恰是粤港澳湾区的优势,包括香港、深圳、广东很多珠三角企业,刚好具有这三者优势。如果能把这三方面的优势整合起来,我觉得大有可为。

过去的20年中,整个大湾区培育了华为、中兴、格力、顺丰、大疆等等一大批领军企业,为未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简单举几个例子,比如大疆,十年前创办时,从港科大的一个研发项目落地到深圳,在珠三角来制造。创造性的开拓了跨界的“Flying Camera”市场,把航模和照相机跨界整合,变成无人机(音)。大疆占据全球无人机90%的市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我基本上想不出来,还有哪个行业能看到这么高的全球占有率。

第二个案例,王卫创办的顺丰。它是大湾区服务业创新的代表。大家都知道,顺丰最早是在顺德和香港之间,包括整个珠三角来实现快递服务和货运服务,现在成长为全国投递速度最快、服务品质最高的快递公司。我们看到顺丰不断的创新,它的高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第三个案例是制造业的。大家知道珠三角号称“世界工厂”,过去从传统制造到未来的智能制造,成长非常迅速,诞生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格力、美的、TCL、Vivo、Oppo等等,也包括苹果最大代工企业富士康在珠三角也有很多工厂。格力可以说是珠三角制造业的典范,它在传统的家电行业已经以它的技术和质量、品质来征服全球市场。我还听说格力的工业机器人也可以自用了,这是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最后我想谈谈对大湾区发展的建议。其实,现在大湾区的概念刚刚才出现,我们认为未来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几个观点想和大家分享。

大家知道,全球前十大市值的企业在最近这半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市值最大的公司不是能源就是金融,来来去去就是这些企业排名。但是最近半年,全球最大市值的公司有七家是科技公司。如果再去掉巴菲特的投资公司,那只剩下两家,前五家是美国的科技公司,中国有两家是腾讯和阿里巴巴,很荣幸最近两三个月跻身其中,就变成七家。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