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阅读
豆瓣阅读专注于高质量的数字内容,提供小说、美食、旅行、科幻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和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我们总是找理由解释自己的懦弱 ·  3 天前  
十点读书会  ·  中国的客运站,怎么悄悄消失了 ·  2 天前  
上海书评  ·  杨靖︱贝克莱的美国梦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阅读

如何做一个温暖有趣的人?先从沟通开始

豆瓣阅读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7-06 21:03

正文

刚毕业那会儿,没认识到沟通技巧的重要性。结果闹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也失去了不少潜在的机会。

有次,领导找我拉家常,闲聊。什么父母还好吗?什么有几个兄弟姐妹之类的。那时,我哪能领会领导的意思。没多想,想说啥就说啥,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是领导重视我,想拉近我们的关系。结果,之后,除了工作内容,领导好像屏蔽了我。就连一起聚餐,领导也离我远远的。

迷惑了很久,工作方面一直完成的很好,那次领导还关心我的父母与兄弟姐妹,怎么会这样?

几个月后,才了解到领导是单亲家庭。猛然想起,那次谈话我口无遮拦地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有心理问题等等。原来我过度、不适当的信息分享以及对家庭观念的各种表达,无意中冒犯了领导,而我却浑然不知。

如果那时,能读一些指导沟通的实用性书籍就好了。遇到《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明白了什么叫相见恨晚。如果可以再次回到那次谈话。我会问问领导,你的家人还好吗?将谈话在我与领导之间互动。如同本书的作者认为的一样:谈话是邀请别人与自己互动,是一次平静而平和的情绪或信息交换。我会更多了解领导的信息,顺便调节自己的表达内容。对于我们差异太大的内容,要适当地转移话题。尽量找我们共同感兴趣的事物,让领导多谈谈自己,而不是将与领导的看似闲聊,变成了我表现自己的独角戏。

沟通、交谈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心理连接的桥梁。没有谈话技巧,直接有啥说啥,就像没刷牙洗脸就直接原生态出现在别人面前一样,尊重他人都谈不上,更别提建立连接了。感觉领导与我谈话时,会不会想建立连接?结果,最终不但桥梁没有建成,连建立连接的想法都轰然倒塌了。

而让我明白:谈话是需要技巧,是从读这本书开始的。

本书提供了多种谈话技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各种场景:商务或私人聚会,婚礼,医院探望病人,面试,约会等,可应用于面对各种不同年龄段交流对象的沟通。本书提供的建议,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沟通技能更胜一筹,也会让自己更容易理解对方的语言暗示。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在于以下两种技巧:如何开启一场温暖而又有趣的谈话,以及如何转移令自己或对方感到尴尬的话题。如何开启一场温暖而又有趣的谈话?按本书的建议,可以预先准备以下内容:

1 空闲时间,自己真正喜欢做什么?

2 最近读了什么好玩的或令人发笑的东西?

3 孩子做了哪些懵懂的事情?或宠物做了哪些让人发笑的事情?

4 假期去哪里比较好玩?

 ……

这样就可以开启有趣的谈话主题了,更重要的是要将谈话重点转移到对方身上,鼓励对方谈论他们自己感兴趣或热衷的事情,让聊天内容大部分都是他们在谈及自己。

这样就做到了,谈话内容既让自己也让对方都感兴趣,而不是明明与对方有很多共同点和交集,却偏偏擦肩而过。通过阅读本书发现,原来谈话也可以是预选话题的。只要故事足够有趣,而且让对话顺利进行下去,就可以找到双方的共同点,而且双方都对对方感兴趣。如何转移让自己或让对方感到尴尬的话题?本书提供了如下技巧:

1 「这事,说来话长,我们谈点有意思的事吧。」

2 「我可不想让你无聊,我们聊点别的吧。」

3 沉默,抛出新话题,「说说近来让你开心的事吧」。

4 不着痕迹地插嘴,以转换话题:「这让我想起了……」,然后说一个自己的故事。

……

深深感受到,如果只是这两种技巧很好的结合,就可以主动掌控谈话节奏。遇到不感兴趣的话题=转移话题的技巧+开启温暖而有趣的话题。

原本,我可以早早表现出自己温暖而有趣的一面,却一直等到了现在。

除了提供具体实用的谈话技巧,本书还能帮助人们纠正沟通中的认知偏见。通过阅读本书,我能感觉并体会到一些沟通方面的认知信念升级,并期待有一天,能将这些信念内化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沟通情景中。

1 谈话不是困境,是机遇。可以使人增长知识,增进感情,令人愉快等。

2 和陌生人聊天不恐惧也不无聊,而是有趣。在各种场合聊适宜的话题,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又可以遇到友好的人,方便自己的生活。

3 寒暄闲聊不是浪费时间与精力,而是了解对方信息的契机。看似没有什么具体内容的寒暄,是在鼓励对方介绍自己,以便我们可以对对方了解更多。

4 与不熟悉的人过度分享私人生活细节不是亲密,而是会让自己或对方感到尴尬的行为。过度分享会给对方带来不适和疑惑,同时也存在对方不保守秘密的风险。

5 发表自己的观点要看情景,不要以为口无遮拦地脱口而出是真诚,有可能是冒犯。不顾及对方的实际情况而直言,如果话题或观点与对方相左,或引发了对方的消极情绪,则对方有可能迁怒于你,而不是理智地就事论事。所以,涉及到需要发表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按当时的情景和对方的情绪决定。

6 涉及到工作方面的聚会,虽然当面称兄道弟,无不热情,不要以为可以跨越工作关系的边界,可以像兄弟一样肆无忌惮地谈话,要认识到工作聚会的目的还是为了工作。要谨慎,要注意言行,对方有可能是商业竞争对手等。

初次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好好谈话是一门学问,要学习,要实践。再次细读本书,品味到更多深层次的涵义。原来谈话可以是一门真正的艺术,可以是一种享受。

如果你想将自己或好友升级为谈话高手;如果你期望将令自己倍感挫折和疲惫的谈话,转化为有趣快乐的谈话;如果你期望将令自己不安或恐惧的商业场合,转化为表现自己教养或礼仪的机会;如果你想发现或纠正自己对沟通的认知偏差,希望本书可以帮到你。

期望未来,你的谈吐能表现出良好的沟通教养,既不委屈自己,也让对方感到舒服,真正实现在具体的语言或行为中,做到「换位思考」。

版权归作者所有,豆瓣阅读获授权转载,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郎爱君(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557653/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

〔英〕卡洛琳·塔格特

全本定价¥15.99

好好说话的关键不在于「话术」,而在于「理解」,就是要学会怎样体察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这是一个人维护人际关系、避免无谓摩擦,并创造良好氛围的基本能力。

正如本书作者所言,“良好礼仪的精髓是让人感到舒服,而一次好的谈话的关键是让人觉得有趣”。本书的目的就是教会大家如何做到以上两点,学习做一个温暖有趣的人。

无论是正式聚会或商务宴请,还是偶然相遇或正式约会,本书都指出了交谈礼仪方面的常见错误,并提供了无数建议,让你在各种场合游刃有余,轻松解决交际难题。

如果你期望将令自己倍感挫折和疲惫的谈话,转化为有趣快乐的谈话;如果你期望将令自己不安或恐惧的商业场合,转化为表现自己教养或礼仪的机会;如果你想发现或纠正自己对沟通的认知偏差,本书都可以帮到你。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