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美术学院
微国美,微距离,欢迎订阅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微观国美,私享平台,以小见大,汇聚思想,将学术家族的艺术笔记,近距离地推送到您的掌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浙江大学  ·  浙大红,中国红! ·  1 周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养生新风尚:中式养生茶饮如何俘获人心? ·  5 天前  
武汉大学学生会  ·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6 天前  
华中科技大学  ·  这场超算盛会开幕!华科大承办!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美术学院

「如是我闻」——郑闻卿个展于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出

中国美术学院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3-26 13:00

正文




「如是我闻」——郑闻卿个展

展   期:2017年3月26日—5月6日

地   点:海玻璃博物馆23号楼一楼

主   办:上海玻璃博物馆

◎协   办:中国美术学院

学术主持:杨振宇

◎策  展  人刘   潇


2017年3月26日,「如是我闻」——郑闻卿个展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展出。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呈现了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艺术家郑闻卿女士近期的思考与研究,即围绕线性玻璃在「动态」下与声音和光的对话,以玻璃作为媒材,介入装置艺术的创作,展开一系列大胆的尝试。


中国的玻璃艺术发展起步甚晚,至今未满二十载,且限于技术、设备、师资等主客观原因,「大而厚重」的浇铸玻璃一直是国内十多年以来的主流。郑闻卿在此次展览中则大力突破了业界对于中国玻璃艺术的固有印象。展览中共展出包括《透明的声音》系列、《曼陀罗》系列以及《芒》三个系列,六组玻璃与机械结合的大型装置作品,为观众呈现出了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和表现方式。


正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术学院,玻璃工作室负责人Richard Whiteley在展览图录前言中所言,「我们不难从她的作品中发现,玻璃这种材质被延伸到了雕塑和装置艺术领域,超越了传统的艺术联想。她在进行玻璃创作时,积极探索丰富的表现手法及形式,在这一全新领域制造出深刻回响,将玻璃作品变成了动力学声景装置」。郑闻卿不是以旧的铸造方式,塑出所谓的「新」,而是尝试了一种新的方式敲击玻璃的「旧」,让「光」以新的方式呈现出来。


秉持「分享玻璃的无限可能」的理念,上海玻璃博物馆始终致力于拉近博物馆与城市居民的距离,以互动体验型社区化博物馆的方式,多方位呈现玻璃的美学和艺术,在这其中,纷呈而优质的展览项目始终是博物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除定期更新的常设展之外,上海玻璃博物馆累计举办了30余场不同类别的玻璃艺术特展,使玻璃尚未被广大公众所认识的,多变、精彩、美丽的一面得以呈现在更多的人面前。这一切不仅仅得到了来自社会的极大认可,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玻璃爱好者们投入这个舞台,共同推动玻璃艺术事业的前进。但就如同艺术家不能故步自封,作为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同样非常迫切地需要超越和突破自己,以焕然一新的、更加能够深入人心的方式,为玻璃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


▌人物名片


郑闻卿

中国美术学院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200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5年访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2011年访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2014年访学美国PILCHUCK玻璃艺术学校




玻璃的拓展

——非同寻常的郑闻卿之作


闻卿女士属于充满活力的新一代中国艺术家群体,将玻璃视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创作素材。以她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善于将玻璃作为艺术表达的介质。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玻璃这种材质被延伸到了雕塑和装置艺术领域,超越了传统的艺术联想。她在进行玻璃创作时,积极探索丰富的表现手法及形式,在这一全新领域制造出深刻回响,将玻璃作品变成了动力学与声景装置,具有非常鲜明的特征:


她对物质属性不懈探寻,

将玻璃的独特之美作为创作的表达元素;


她的作品层层分明、繁复细腻,

细观却会发现脱胎于最为简单的道理;


她所探寻的是观念而非形式,

玻璃成了她表达观点的画布。



闻卿女士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玻璃艺术专业。我们曾在两个学术项目中有过密切的合作。她在交流的过程中始终热情友好。2011 年,闻卿女士曾来到澳大利亚堪培拉,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术学院研究访学。很快,她对创作理念的孜孜以求、对素材的熟练驾驭以及对主题展开的得心应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为期4个月的访学期间,闻卿女士通过玻璃雕塑与我院师生积极交流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她的访学使双方得到了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机会,让我们对彼此国家的艺术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次交流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使我们成为了永远的同事和一生的好朋友。


郑闻卿访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术学院


几年间,我见证了闻卿女士如何通过在工作室的实践,对各种理念进行挖掘和探寻。我常常惊讶于她在创作中竟也可以如此轻松地及时抽离,对玻璃的普遍概念联想提出疑问,再次将其融入与雕塑创作的对话当中去。她总有能力将玻璃同其它材料巧妙叠用,利用各种材料所固有的特点,与自己的理念形成互补或冲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既善于将作品延伸至装置艺术和动态作品,又善于将自己对玻璃创作的理解在视觉表现力上进行不断提升。


她早期的作品、创作于2013年的《依稀》是中国美术学院“‘透器·透气’ 2014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展览的展出作品之一。闻卿女士通过一个很简单的观念,建构了一棵虚拟之树。


在这件作品中,她将一段树枝截成很多小块,用负形的雕塑手法表现莫须有的枝杈,铸成玻璃。所有小块通过木头、金属支架支撑组合,塑造了一个刻意的虚拟空间。


这件作品充满诗意与虚幻,透露出对环境问题和人造现实的关注。它通过原始粗糙的雕塑力,对观者而言极具视觉冲击力。艺术家刻意为之的、空心的玻璃树杈,冲突意味明显的支架,令这件作品充满矛盾和力量。正是通过对这件作品的观察,我意识到闻卿女士创作理念的巨大潜力,已超越了玻璃领域,而与雕塑艺术完美融合



郑闻卿个展

『 如是我闻 


本次参展的作品则是基于闻卿女士此前的成果,并在规模上有所扩大,同时结合了音景维度。例如,“透明的声音”系列是本次展览的代表作,体现了闻卿女士及其雕塑实践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些由玻璃和金属作为材质的作品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进行了完美融合,利用的却仅仅是这两种材质最为简单的特性。玻璃可以是一块石头,也可以仿若柔软的水生芦苇。闻卿女士独具匠心地将玻璃做拉丝处理,打造了一件由数百条玻璃丝构成、充满韵律的发声装置


金属质地的机械底座上安装有机动装置,可以自动旋转;

玻璃丝在摇摆碰撞的同时会发出微弱的振动响声;

玻璃和金属这两种对比强烈的材质就这样完美融合、

在碰撞中呈现悦耳的音景效果。


《如是我闻 - 郑闻卿个展》展出作品

“透明的声音-III” 局部


这些作品所体现的,在于玻璃同其它材质和谐共存的创作过程是如此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它们代表了回忆、身体、人与自然等多种主题。作品《曼陀罗-I》和《曼陀罗-II》则试图探索自然与人造世界的关系。这些装置艺术作品体现了闻卿女士对多媒介平台的诗意运用,同样糅合了玻璃和其它材质:


对玻璃的巧妙处理让观者暂时忘记了其本身的由来,

主题又将整个过程升华,

我们对玻璃的认识又揭开了新的篇章。


《如是我闻 - 郑闻卿个展》展出作品

“曼陀罗-I” 局部

《如是我闻 - 郑闻卿个展》展出作品

“曼陀罗-II” 局部


这些作品最令人欣慰之处在于,我们从中得见闻卿女士的创作思路。她的创作从不拘泥于某种形式,而是受到深层次的探索与表达需求的驱使。她是一个雕塑家,一个钟情于玻璃所能表达、所能馈赠的雕塑家。她的重点在于探寻:这种材料能够为我与雕塑的对话带来什么?无论运用何种媒介,我认为这种感知力正是塑造伟大作品的关键所在。郑闻卿女士是我的同事和朋友,她作为艺术家,其作品和创作实践也是我极为推崇的。我为能够受邀给她的首个博物馆个展作序深感骄傲;为她能够在如此美妙的场地举办个展感到欣慰。


《如是我闻 - 郑闻卿个展》展出作品

“透明的声音-IV” 局部


作者:

Richard Whiteley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术学院

玻璃工作室负责人、副教授

澳大利亚堪培拉




来源|上海玻璃博物馆

编辑|廖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