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普中国  ·  3 ... ·  昨天  
科学世界  ·  今天居然不!放!假!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普中国

超级光学望远镜!宇宙天体的“DNA测序师”→

科普中国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16 10:30

正文


欢迎来到科普中国特别推出的寒假精品栏目“ 给孩子的高新科技课 ”!


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等单位联合制作播出的系列科学纪录片《打开宇宙之门》近期在 CCTV-9 上映。


本片聚焦一系列我国自主研发的大科学装置,对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进行了科学解读,展示了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这些超级装备所孕育的重要科研成果。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大科学装置吧!









你知道 一台超级光学望远镜 它能看到什么 如何为天体做 “DNA测序 如何一次性观测 4000 个天体?


答案揭晓!


先来看视频:



以下部分文字介绍:

(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这是一台超级光学望远镜,它能看到什么?月亮上的环形山,土星环,还是太阳黑子?很抱歉,这些它都看不到。它能做的是收集来自遥远天体的光,通过光谱,为天体做“DNA 测序”。


原理就隐藏在它的名字里。 它的全名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简称 LAMOST。


光谱,是人类打开宇宙之门的一把钥匙。



LAMOST 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罗阿理说,最早要追溯到夫琅和费,一位物理学家。夫琅和费拿着一个金属点着,点着以后拿三棱镜看光谱,就把色散了。他发现里头有些线,然后又去看太阳,里头也有线。


宇宙中不同的天体因为蕴含的元素和化合物不同,发出的光会产生不同的光谱,通过光谱能测定目标天体的温度、质量、运动形态等许多数据。



天体的光谱,就是它们的“DNA 序列”,可是,光银河系就有上千亿恒星,如果要一颗一颗地普查,几千万年也看不完。


LAMOST 的诞生给了我们希望。


作为一代光谱之王,它可以一次性观测 4000 个天体,一眼看千星。其中的关键技术在于它拥有一套我国首创的主动光学系统。



上世纪 90 年代,天文学家苏定强等人提出,通过镜面拼接变形技术,可以实现在望远镜镜筒固定的情况下,只转动反射镜就同时跟踪 4000 个天体。



LAMOST 项目总工程师崔向群:“从来没有一个望远镜有两块大镜子都是拼的,拼接的。从来没有过一块镜子又要变形,又要拼接。 我们这两个都是首创,这个就是关键技术。”


当 LAMOST 开始观测时,由 24 面六边形镜组成的反射镜 MA 会实时转动跟踪目标天区,此时镜面下的力促动器,通过拉、顶,让镜面发生微米级的变形,将目标天区发出的光线准确反射到由 37 面六角形球面镜组成的球面主镜 MB 上,MB 进一步将光路反射到焦面。焦面由 4000 个光纤定位单元组成,每个光纤定位单元连通一根光纤,定位系统可在数分钟内将焦面上的 4000 根光纤按星表位置精确定位。最终通过光纤,将光传输到下面的 16 台 250 通道光谱仪中。


“第一个目标过去了,大家看大屏幕,我发目标了。”驻站天文学家发送目标,一晚的观星工作正式开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