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香港凤凰周刊
《凤凰周刊》凭借正直媒体人的良知与敏感,忠实记录转型阶段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民主和法制发展进程;以海外视角,详解大陆及两岸三地重要事件,在全球华人圈内广受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世界首次记录! ·  昨天  
央视新闻  ·  南北方小年为何相差一天? ·  2 天前  
新华社  ·  定了!这个时段,免费通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香港凤凰周刊

“亏损王”当太久 国企何处去?

香港凤凰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18 17:48

正文


原题为《国企混改向何处去》


管资本为主是这轮国有企业改革的亮点和重要突破口,当前这轮国企改革的主导,已经不是国有企业自身,而是在国家层面推进国有资产实现形式的资本化。


2016年内地上市公司年报密集出炉。截至2月16日,沪、深两市共有2339家公司发布了2016年度业绩预告。根据业已披露的信息,2016年上市公司的“亏损王”很可能再次被国企摘得。


在已发布业绩预告的这2339家公司中,预告2016年全年实现盈利的上市公司占比近八成。在预亏的471家上市公司中,亏损额最高的5家公司,均属于央企旗下。其中,两大央企子公司石化油服和中海油服分别预亏160亿和117亿,均远超去年“亏损王”武钢股份75亿的亏损额。


2017年地方两会上,国企改革再度成为焦点,很多地方更是把2017年视为国企改革的关键年。混改作为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最有效手段,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其中,如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保值增值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


首要职责保值增值


其实不只在2015年和2016年,近十年来,上市公司的“亏损王”几乎全被国企摘得。例如,2014年,中国铝业曾以162亿元的亏损额创下上市公司近20年来的最大亏损。2008年,东方航空的巨亏甚至令中国东方航空集团面临资不抵债的窘境。而中国最大的海洋运输企业中远海控,两年亏掉200亿,其股价在十年内跌掉了九成。


石化油服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而中海油服的控股股东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但高达100多亿的巨额亏损,即使对于像中国石化、中海油这样的大型央企来说,也不是小数目。中海油服董事长已于2016年底递交辞呈。


去年以来,习近平和李克强频频就国企改革发声。2016年5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加快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等领域基础性改革,关键性改革举措要抓紧推出。同期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李克强要求促进国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在11月末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强调,“国有企业首要的职责,就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衡量国企工作优劣的关键”。


在听取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对中央企业监督检查情况的汇报后,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就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相关情况对国务院进行专题汇报。“利润多少、资产回报率多少、总资产报酬率多少,都要列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李克强要求,“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经营业绩突出的加大激励,对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要严厉追究责任”。


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张锐评论称,乍听上去,总理的表达似无新意,但结合时下正在推进的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背景,特别是《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中,强调要保护国有企业产权的明确主旨,不难洞悉高层关注国有资产价值的深意。“这预示着,国有企业改革依然会在优化重组及混改的既定之路上走向深入,并将在产权改革这一事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层面上破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此前表示,管资本为主是这轮国有企业改革的亮点和重要突破口,当前这轮国企改革的主导,已经不是国有企业自身,而是在国家层面推进国有资产实现形式的资本化。此次国企改革的命题,也不是政府机构“如何改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而是“管企业”转为“管资本”为主。


而在习近平讲话之前,中国国企改革的话题曾一度沉寂。“国企混合所有制已推行两年,但强化国企产权内部与外部的约束及激励仍停留在组织架构上,而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产权清晰始终未有根本性破题。”张锐表示。



警惕“为混而混”


2017年伊始,国企改革领域即出现标志性事件。中国铁路总公司、云南白药、中国兵器集团接连发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声音。混改的这些实质性进展,一定程度修复了市场前期对国企改革进度的一致悲观预期。


此前的2016年7月,国资委公布了第二批试点名单,新增诚通、国新作为国资运营试点,神华、宝钢、武钢、五矿、招商局、中交、保利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国源煤炭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的成立,也意味着将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资本运作。


4个月后,国资委又推出实质性措施。新设监督一局、监督二局、监督三局,推动外派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的综合运用。与此同时,大批国企也正在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目前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制面超过80%,央企及子企业改制面超过90%,85家央企集团层面已建立规范董事会。


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看,国企深改的顶层方案经过数轮讨论和修改,各方已基本达成共识,有望在全国两会后出台,具体将会以“1+N”形式出台,即一个主文件、N个配套文件。


地方混改也在加速推进。去年2月,上海率先打响新一轮地方国企改革第一枪。此后,至少有2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方案。到今年的地方两会,31个省区市都已经提出了2015年地方国资改革蓝图。各地方版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属于“标配”。地方国资委也正加快改组与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截至目前,已有36家省级国资委改组组建了142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尽管都力推混改,但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各省市均有所侧重。比如底子殷实的上海更强调国企整体上市,山西、吉林、云南、宁夏等地更重视“资本投资运营”,北京、福建、湖南、青海等地关注“员工持股”和“激励机制改革”,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西藏等地力推“重组整合”,“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则是西藏、陕西、黑龙江等省区的重要工作。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地方推动国企改革的动机更为强烈。未来国企改革将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突破,而新的经验将从地方基层率先涌现。


最近引发业界关注的,是山西国资改革。2月9日,山西召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山西国企国资改革工作。由副省长兼任的“高配”国资委主任王一新出席会议,并发表了2万多字的讲话。在讲话中,王一新表示要“挥刀上阵”,冲到前面去当“敢死队长”。此前7日《山西日报》头版刊文,称国企国资非改不可了。文章说,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敢于担当,不能再错过“窗口期”,不能再把问题留给后人。


在山西国资国企领域,“一煤独大”问题严重,煤炭资产占山西国有资产的比重高达36%。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目前山西省属22家国企中有19家仍是国有独资,仍有企业未完成公司制改造。此前由于巨大的产业惯性和煤炭依赖,山西国企改革多是修修补补、零敲碎打,始终未能找到改革痛点。据王一新透露,截至目前,山西全省国资国企欠薪54.6亿元,拖欠社保118亿元。


围绕混合所有制改革,王一新说,山西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不设试点,条件成熟者可先行一步。针对同质化竞争的煤炭行业,山西谋求通过专业化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国企与国内外资本、技术、人才合作,加快发展碳纤维、石墨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


不过,去年抢先登场的地方国企改革,也出现了不顾企业发展实际强行“混改”的现象。新华社旗下《望》日前专门刊发文章,批评层层“定指标、下任务”、“为混而混”的“一窝蜂”乱象。该“混”的“混”不了,不该“混”的又瞎“混”。


文章称,理论上讲,发展混合所有制有利于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搞好国企的办法之一,但并非是搞好国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灵丹妙药和全部内容,不可能指望“一混了之”“一混就灵”。混改失败的案例并非个例。


再者,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是由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本来是一种对于各种资本一视同仁的中性表述,可在一些地方版方案制定和实践中,有的已经被演化成了“单向混合国有资本”,即只有国有企业引进非国有资本,没有非国有企业引进国有资本,所谓“交叉持股”沦为空言。如果此风大煽起来,国企一律被“混”,将导致国企被“私有化”的风险。


文章提醒,检验国企改革成效不是看搞了多少“混改”。“混改”不是中央顶层设计的主脉,千万别搭错了兴奋点。

 

记者/张弛

编辑/崔世海  制图 美编/黄静

本文节选自《国企混改向何处去》,原文刊载于《凤凰周刊》2017年第7期,总第608期。

 

《美韩军演掩护“萨德”部署》

《朴槿惠被弹劾 韩国大选开战在即》

《朝鲜艳谍知多少?》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凤凰周刊》快速订阅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