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关注托福/SAT/ACT/AP等北美留学考试,关心留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我们写有趣的推文、做有价值的产品、运营有温度的社群、出产原创的资料,还出版了几本备考书籍……所有这些,都只为帮助北美留学党更好的备考,欢迎关注和融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中国人知道印度是亚洲最强的国家吗 ... ·  昨天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up to no ...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bed of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从MIT争议到普林斯顿“造假门”,普通留子也有被撤offer的风险?

TD北美留学进化论  · 公众号  ·  · 2025-01-16 21:00

正文

近年来,藤校的招生结果总是伴随着一波又一波的争议。不仅仅是申请者的背景和成绩受到质疑, 就连录取过程本身也频繁曝出黑幕。


今年,普林斯顿的早申录取就成为了其中的焦点。 从一个看似普通的录取offer开始,背后却揭开了多次翻转的“作弊”事件,堪比一部“连续剧”。 这不仅在留学圈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关于美本申请诚信问题的广泛讨论。


今天,我们还将一起来看看,除了造假,还有哪些情况可能导致你无缘名校?



普林斯顿事件大曝光:真实or污蔑?


最近,一则关于普林斯顿早申造假的帖子在Reddit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疯传,引起了大规模的关注。据帖子内容描述, 某名申请者背后有机构帮助其伪造成绩单、编造故事、甚至通过人工智能进行面试。


名背景普通的学生,居然被包装成天才,成功拿到了普林斯顿的录取offer。



在Reddit的原贴中,发帖人表示 自己并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关系 ,仅仅是因为看到某些学生通过“造假”方式获取藤校offer感到不公。发帖者提到,自己收集到的证据可能涉及伪造活动背景和使用AI技术“替考”, 令他对美国高校招生体系感到失望。


虽然这篇帖子已经被删除,但它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效果已经极大,网友们纷纷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开始 “点名”某些留学机构涉嫌参与此类行为


网络上的言论并未平息,许多网友依然要求机构公开申请文书、 并呼吁普林斯顿进一步调查此事。



对中国申请者的影响


无论此事件的真伪如何,这样的新闻无疑给中国学生的留学申请带来了负面影响。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学生申请材料作假、AI抄袭、背景履历被质疑等事件层出不穷,而这些事件往往对整个群体造成了集体性的形象危机。


很多人开始担忧,未来中国学生是否会成为各大高校招生中的“重灾区”?




留学圈有自己的“黑暗面”



2019年美国入学欺诈案


不仅仅是中国学生,其他国家的申请者也并非“净土”。2019年,美国爆发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入学欺诈案, 知名演员和一些富有家庭的父母行贿,帮助自己的孩子通过伪造SAT成绩获取名校录取。


而这种现象并非个例—— 在某些私立高中的家长甚至会通过伪造ADHD诊断来获得更多的考试时间 ,从而提高孩子的SAT 成绩。 种种事件使得大家对于留学申请的公平性产生了疑问。



美本申请中,最常见的材料造假方式包括:


伪造成绩单、标化成绩;夸大或捏造课外活动时间;捏造工作经历或实习经历;抄袭他人的申请文书或让AI代写;捏造奖项、经历、推荐信等。


在某些情况下, 申请者也会伪装自己的种族身份或社会地位 ,以获得额外的优势。这些做法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法律上,都是极其严重的作弊行为。




A-Level考试舞弊曝光


就在事件逐步发酵时,又有爆料称, 涉及该事件的学生曾在英国A-Level考试中进行舞弊。 学校方面紧急回应,表示这只是一起个别的伪造事件,与普林斯顿的录取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整个事件的反转让人感到错综复杂。


最终,普林斯顿和该学校之间的关系被进一步澄清,校方明确表示,学生的申请材料与学校的招生过程无关。而这一切引发的风波,也成为了当前留学圈的一个热点话题。



公平与“投机取巧”的博弈


无论事件真伪如何, 普林斯顿的早申造假事件已经成为今年留学申请中的热点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关注。这类事件不仅在教育界引起了反思,也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开始审 视申请过程中的各种现象与潜在问题。


虽然有些人认为这种“捷径”似乎能带来短暂的成功,但这其实提醒我们:在留学申请中,短期内依赖不正当手段可能会获得某些“意外的惊喜”,但这些成功往往是脆弱的,甚至可能伴随着后续的风险与隐患。


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并不具备长期的可持续性。 真正决定个人成就的,始终是学生自身的学术水平、能力积累,以及长期努力下形成的个人经历与背景。 在申请过程中,名校不仅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注重评估申请者是否具备与学校文化契合的素质和潜力。



面对美国本科申请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学术评估仍是最核心的考量标准。虽然丰富的活动经历和背景履历能够帮助学生展现个人的综合素质,但它们更多是对学术实力的补充,而不是替代。


在这一背景下, 学生更应关注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实际的学术能力与个人发展 。这不仅是为了获得一所理想大学的录取,也是为了在未来的学术与职业生涯中具备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名校的录取门槛固然高,但 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真诚的自我表达,依然有可能取得成功。与其寄希望于快速获得成功的捷径, 不如相信时间和努力的价值,脚踏 实地地提升自己,终会在长远的道路上获得更多回报与认可。



普通人没有造假,也会被撤offer?


虽然近期热议的普林斯顿案例涉事人未被撤销offer,但这也让我们不禁思考: 如果他没有被撤销,其他被撤销offer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普通的申请者在没有任何造假行为的情况下,是否也会因为某些“意外”情况而失去来之不易的offer?



在许多学生眼中,藤校的录取就像是黄金地位,几乎是许多人一生的梦想。然而,现实却充满了变数——不仅是成绩、活动履历, 甚至一些微小的细节,都可能成为是否保住offer的决定性因素。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那些看似普通,却依然可能导致offer被撤销的情况。



未暗示支付定金或确认入学


你以为接到offer之后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拿到offer后,学生还有许多环节需要完成,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支付定金和确认入学。 这并非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定金的支付代表着你是否真的打算加入该校,是否履行你的入学义务。


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未支付定金或确认入学, 学校完全有权取消offer,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能会因为这一点“捡到便宜”。




未满足条件(Conditional Offer)


要知道,很多学校发出的offer都是有条件的,即要求学生在入学前满足某些特定条件—— 无论是学术成绩、语言成绩,还是其他个人要求。 如果你拿到了这种有条件的offer,那么学校就会持续关注你是否能够按时完成这些条件。 如果在最后一学期成绩突然下滑,或者语言成绩未能达到要求,学校有权撤销你的offer。




学术表现下降


这似乎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拿到offer之后,许多学生可能会放松警惕,认为一切都已经定下来。实际上, 大多数学校在录取后仍会对学生的学术表现进行持续监控。如果你在收到offer后成绩明显下滑, 尤其是在最后一学期,学校就有可能重新评估你的录取资格,甚至直接撤销offer。


想象一下,一个原本很优秀的学生因为懒散而失去未来,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不当言论

如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展示个人观点和情感的主要平台,但它也可能成为撤销offer的潜在风险。 许多高校十分注重申请者的社会形象和行为规范,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较高公众关注度的学校。


即便你已经获得了名校的录取, 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过激言论、涉及种族歧视、性别偏见、暴力行为或任何可能损害学校声誉的言论,学校完全有权取消你的offer。


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涉及学校对自身品牌和声誉的保护。因此,保持社交平台上的积极形象,对于保住名校offer至关重要。




未按照要求完成入学准备工作


获得offer后,很多学生可能会觉得已经不再需要操心。但事实上, 学校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入学准备工作,包括提交体检报告、准备签证资料、提供健康保险等。 如果学生未按时提交这些材料,或者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其他相关手续,学校有可能撤销offer。小小的疏忽,也可能导致你错失进入梦想学校的机会。



签证问题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签证问题绝对是另一个潜在的风险。 如果学生未能顺利通过签证审批,或者未能按时入学,学校就有可能撤销offer。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