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尼《先锋报》、《卫报》、《非洲领导力》、《时讯脉搏》、《拉各斯城市报》等英文媒体刊登驻拉各斯总领事储茂明的署名文章《中国“十四五”规划将为非洲带来什么?》,全文如下:
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中国中长期发展进行了战略擘画。
《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突出了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了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战略,制定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统筹谋划重要领域的接续改革。《建议》将于明年3月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全面实施。
通读全文,我认为《建议》对国际社会也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更将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大信心。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刚刚闭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所说:“‘国内大循环’不是要‘闭关锁国’,而是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不仅符合中国自身发展利益,也将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建议》如同一座引人入胜的金矿,任何人都能从中嗅到“中国机遇”。我无法在一篇简短的文章中阐述所有的机会,但我将列举其中的几个:
第一,中国大陆总人口已突破14亿人大关,在如此庞大的基数上,根据《建议》规划,中国将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将明显改善,民生福祉将达到新水平。中国将实现消除贫困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形成4亿人口以上的中等收入群体。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迅速崛起,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将显著提高,中国将为世界各国提供规模巨大且充满潜力的市场。未来10年,预计中国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在如此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刺激下,非洲对华出口将释放出更多的潜力。
第二,《建议》重申中国将继续携手国际社会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倡议是21世纪以来最全面、最具包容性的合作计划,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通过扩大政策协调、人文交流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大批中非合作项目已在非落地。中国以全面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传递了明确的信号:中国愿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全球合作共赢、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中国将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对接,加强互联互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畅通区域经济循环。要为非洲各国企业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扩大相互投资规模,共同实施更多民生工程。在此背景下,中国欢迎非洲朋友一道,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强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
第三,《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明的国度,非洲大陆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中国进一步提高在文化领域的支出,中非文化合作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据我了解,许多非洲国家具备很强的电影产业实力,一些中非影视企业合作项目也进展顺利。我相信,在中国加强文化领域建设,特别是加大资金支持的背景下,这些项目一定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总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欢迎非洲朋友把握中国发展新机遇,积极深化对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