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daily,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产业媒体
426.cn,60万知识产权人的上网首页
原标题:
张茅:提高认识澄清误区,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IPRdaily导读
:
王增良实际控制的中邯硼业投资2.6亿元,落实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必须提高认识、澄清误区、找准定位,积极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国务院《“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提高产品服务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落实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必须提高认识、澄清误区、找准定位,积极推进商标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质量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模式下形成的供给结构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有产量、缺品质,有产品、缺品牌,形成大量过剩产能,消耗大量社会资源。推动商标品牌建设,就是要抓住商标品牌这个载体,引导企业注重品质,培育品牌,提升产业素质,提高供给质量。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消费增长的迫切需要。
目前,百姓消费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体现出个人消费品味,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的出国购物、跨境购物趋势,充分显示出追求品质、追求品牌的消费热情。推动商标品牌建设,就是要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培育让百姓放心消费的自主品牌,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通过扩大新消费,带动新投资,培育新产业,形成新动能。
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经济全球化过程,不仅是商品服务的全球化,也是商标品牌的全球化。商标品牌是提升产品服务市场价值的助推器,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通行证。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和全球化进程。在这种大背景下,积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就是要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树立中国商品服务品质的新形象。
我国商标品牌建设是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在经济发展实践中逐步启动、逐步完善的。受传统观念影响,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在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理解和实践还存在一些误区和偏差。
首先,驰名商标是商标保护的法律概念,不是一种荣誉和商业宣传概念。目前,社会上对驰名商标的理解还有认识上的误区。驰名商标是国际通用的法律概念,目的是对相关公众熟知的商标进行法律保护。1884年生效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第一次以国际条约的形式明确对驰名商标予以特殊保护。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进一步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扩大到非类似商品,并将服务商标纳入驰名商标保护范围。我国1985年加入《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开始负有保护驰名商标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