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规划了到2025年,建设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公共卫生、医疗、重点人群健康和中医药等领域在数字化建设上的重点内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于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医疗服务深入发展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补短板”到“强公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体系,信息化大显身手。各地“健康宝”类手机端应用程序(App)从“大数据追踪”向综合健康服务转变,努力实现面向个人的全方位健康促进和监测服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建立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体系,实现传染病监测、早期识别和预警功能。强化医院的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探索突破医疗与公卫的数据联通,平急结合,重点发挥各类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前哨站”作用以及在协同救治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紧密结合。
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域医共体等的数字化建设。在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中,以重大疾病数据中心建设为重点,实现跨地区、跨机构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互认共享,提升临床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数字化支撑能力,探索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运用。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头雁”作用,重点加强远程医疗和科研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智慧医院。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开放共享的数字影像诊断和检查检验中心,强化数字健康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联接互通。通过数字化技术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能力,使人民群众享受公平可及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面向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数字化主动健康服务。针对妇女儿童等人群健康服务,探索个体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可穿戴设备、5G、健康App等在健康监测、风险预警、健康指导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探索数字健康服务新模式。针对老年康复护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积极发挥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支撑保障作用。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探索推进中医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在“治未病”、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等方面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引领作用。
关注数字化前沿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态势,推动智能辅助诊断、数字疗法、数字孪生等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发展。“扬帆起航正当时”,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奋勇争先,以数字化技术促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高质量发展,完成时代赋予的崭新职责和使命!
在此,祝广大读者春节快乐,阖家幸福安康!
《中国数字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