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宇文微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发布  ·  浙江历史首冠!杭州11岁小孩哥,厉害了! ·  3 天前  
杭州发布  ·  浙江历史首冠!杭州11岁小孩哥,厉害了! ·  3 天前  
东莞本地宝  ·  2024东莞马拉松分区办法→ ·  4 天前  
体坛周报  ·  聚焦 | 罗纳尔多宣布竞选巴西足协主席! ·  4 天前  
体坛周报  ·  聚焦 | 罗纳尔多宣布竞选巴西足协主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宇文微之

佛教牛人录28 “百花齐放”竞宗风(一)|宗派源流

宇文微之  · 简书  ·  · 2018-01-16 15:12

正文

第九章 “百花齐放”竞宗风


一、宗派源流

如果将中国佛教比作一座鲜花盛开的大花园,那么禅宗就是花园中的一朵光彩照人的奇花,在这奇花之后,自然也不乏熠熠生辉的其他花朵。

按照季羡林老师的看法,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有两种甚至多种途径,可以打个比方来说,佛教的发展,是两棵或者多棵树在同时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它们互相影响、相互交叉,直到长成枝繁叶茂的树林。

佛教自汉明帝时传入中国,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两百多年的发展,在隋唐时代,整个中国佛教界出现了“各宗纷起、百花齐放”的局面。这其中,重要的大乘宗派有八个:禅宗、天台宗、律宗、三论宗、净土宗、法相(唯识)宗、华严宗以及密宗,就好比武侠小说中江湖纷立的门派,各个宗派尊佛的意旨和修行方法不同,互有争论,也有着并融。而在此后传播融并中,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及律宗以较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并一直传承到了现在,如今佛教界所说的教下、宗下和律下,分别指的就是天台宗、禅宗、律宗了。

大乘八大宗派

然而,其他几个声势渐衰甚至断嗣的宗派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其中毕竟也出现过许多有大智慧、高德行的大师,例如三论宗吉藏、华严宗法藏和密宗僧一行,他们为佛教,也为中华文化增添上风格多样的几笔。

1. 三论宗吉藏

三论宗又名大乘空宗、般若宗、性宗、破相宗,成形于隋代,其主要指导思想来源于佛教经典《中论》、《十二门论》及《百论》

这“三论”是古印度佛教的传奇人物龙树所著,东晋时期的大宗师鸠摩罗什所翻译。

龙树,也叫那伽曷树那,南天竺人,其活动时代相当于中国的东汉早期。作为大乘佛教的重要奠基人,龙树被称为“第二代释迦”,他的大乘“中观学说”影响极其深远,可以说汉传佛教八大宗派的理论都可以追溯到此。

中观学说”核心思想即“八不偈”或“八不中道”: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龙树《中论》)”。

世间万物有生灭、断续、来去、异同的变化,但从本质上看却是“性空”,性空无碍,不落两边,是为中道。这种认识很有“高深玄妙”的意味,显然对求知者的吸引力是很大的,能启迪后来的佛教知识分子也不足为奇。

第四章我们提到,鸠摩罗什大师译经无数,他的弟子道生、僧肇、道融、僧睿等当年不但帮助老师翻译经书,而且各自都有不俗的见解认识,在中国佛教界极大地发扬了大乘佛教的中观和般若性空学说。论述中观学说的“三论”很快被鸠摩罗什的弟子们奉为经典中的经典,在隋代的吉藏这里终于形成了“三论”启迪下的一大宗派。

吉藏(公元549~公元623年),俗姓安,祖先是安息国人,但很早就移居中国南方了。吉藏七岁出家,拜鸠摩罗什的再传弟子法朗为师。他天资聪颖,善于总结,十九岁便能替师傅给僧众讲经了。

吉藏对祖师爷传下来的“三论”十分感兴趣,唐代道宣的《续高僧传》里说吉藏大师曾

“讲‘三论’一百余遍,《法华》三百余遍,《大品》、《智论》、《华严》、《维摩》等各数十遍;并著玄疏盛流于世。”

可以说,吉藏大师的一生,基本都致力于研究、注解和宣扬“三论”和相关经典了。

吉藏起初在浙江嘉祥寺讲经,听众动辄达千人,他的名声很快传到隋炀帝杨广的耳朵里,世传杨广是个暴君,可他对佛教僧侣却还是十分敬重的,于是吉藏被杨广请到长安,在那里著书立说、开坛收徒,终于开创了三论宗。

三论宗虽然流行不久就已衰微,但吉藏大师以及他的前辈、传人的思悟和总结对于中国佛教理论的创新是功不可没的。

2. 华严宗法藏

华严宗又名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主要思想源于《大方广佛华严经》,以“法界缘起”为教义,认为诸佛的境界是出于“法性”,“法性”的实相即为“法界”,“法界”之中,一切万物普遍联系,互为因果。

华严宗以初唐的杜顺和尚为初祖,智俨为二祖,但实际创始人却是被称为“华严三祖”的贤首法藏大师。

法藏(公元643~公元712年),俗姓康,祖上是康居国人,但在他祖父时就移居到了长安城。说来那个时候大唐国力强盛,许多西域人中亚人都搞起了“技术移民”,来大唐福利好、有前途,无论是平民还是学者,到大唐发展一番的思想成了潮流。

法藏从小便对佛法感兴趣,十七岁时他在云华寺智俨大师那里听讲了《华严经》后,很有感触,就拜智俨为师,以俗家弟子的身份用心研习这部经典。后来,武则天建寺度僧,法藏的许多同学和一些大德高僧一致举荐法藏,武则天便让这位以讲《华严经》出名的“康裔”年轻人在太原寺受戒出家,又赐他“贤首”之名。

这位“贤首国师”在武则天朝中很有地位,他常给女皇讲经,为了让女皇明白华严境界中的思想,大师还专门写了著名的《金狮子章》。在文中,法藏提到“师(狮)子相虚,唯是真金;师(狮)子不有,金体不无,故名色空”,以金体比喻佛性,即“空”,以狮子相比喻事物,即“色”,这样“色”和“空”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理解了。法藏的善于教导,可见一斑。

法藏在中国佛教理论上的贡献不容小觑,除了“法界缘起论”,他还提出了“华严三昧观”、“六相圆融说”、 “十玄门”、“十重观”等理论体系,对中国佛教玄学体系的构建产生了重要作用,也对韩国、日本的佛教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西安华严寺

3. 密宗僧一行

汉传佛教的密宗也被称为真言宗,最早由唐代的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传入中国。另外,著名的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士在公元八世纪中叶应吐蕃赤松德赞的邀请前往西藏,在这里开创了密宗红教,并对藏传佛教的其他宗派都有着启迪意义。

密宗之所以“密”,是因为其教义奇异,常凭借咒、印甚至房中术等方法修行,而且传教隐晦严格,比较保守。因此,关于密宗的高僧们基本上都是一些降妖伏魔、驻颜不老传说,当然是真假难测,可讲的故事并不多。

盛唐时的一行和尚则可以说是密宗里的一股清流。

一行(公元683~公元727年),本名张遂,邢州巨鹿(今河北邢台)人,常被称为僧一行。

一行少年时就非常聪慧,对阴阳五行等玄妙之学十分感兴趣。《旧唐书》说,少年一行曾跟当时著名的道士尹崇借了扬雄的《太玄经》来看,不过几天就“究其义矣”,还根据内容写了《大衍玄图》和《义决》两篇文章,尹崇十分惊讶,觉得一行是个神通,禁不住向周围的人夸赞说:“此后生颜子(颜回)也!

从此,一行的名声越传越响,一直传到了权贵武三思的耳朵里。武三思就想结交一行,一行肯定知道武三思的品性,赶紧“逃匿以避之”。可能正是因为逃避武三思的纠缠,一行不久就在嵩山拜名僧神秀的弟子普寂为师,出家为僧了。

后来,一行先是跟随善无畏翻译《大日经》,期间写了“读书笔记”《大日经疏》;后又跟随金刚智和不空学习了《陀罗尼印》等密宗法决。原本,密宗有重视智德的“金刚界”和重视理性的“胎藏界”两派之分,到了一行这里,则将二者融合,形成了更为全面的密宗理论体系,因而一行也被誉为密宗一大领袖。

当然,一行最大的贡献是在天文学和历法方面,他设计制造了测量天体位置的黄道游仪、测定时间的水运浑天仪,制定了更为精确的历法《大衍历》,并主持了当时的天文大地测量,这些都成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佳话。

僧一行,同时作为密宗领袖与科技达人,他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大写的智慧。


 其余四宗的泰斗,即天台宗智者大师、净土宗善导大师、法相宗玄奘大师和律宗道宣大师,且待下文分解。


上一篇 第八章 禅语机言何人识(六)|禅宗天下

下一篇 第九章 “百花齐放”竞宗风(二)|天台智者

目录 佛教牛人录 缘起: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正在更新,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