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变热了,编辑部@N姐 收拾食品柜的时候,发现年前囤的大罐混合坚果,已经有股“油薅味”了......
扔了可惜,不扔吧,变质的坚果容易产生黄曲霉素,是能够诱发肝癌的强致癌物,实在不值得冒险。
不过话说回来,坚果本身的确是个好东西。
只是除了逢年过节,平时基本不太会买,就算买了也总想不起来吃,放着放着就放坏了。
糕妈家里一直有吃坚果的习惯,咱们也特地取了取经,其实一个小技巧就能解决——
大罐的坚果买回来以后,先分装一部分到小的密封罐里,放在家里、公司里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中间饿了就随手抓几颗。
这种“分散式吃法”,既能解决忘记吃的问题,又不至于一次吃太多刹不住车。
因为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坚果的推荐食用量不算多,成人每周 50~70 克,平均到每天 10 克左右,差不多就是手里抓一把的量。
孩子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减量,糕妈会给两只糕买一些小包装的坚果,哥俩分着吃,还蛮方便的:
之所以这么重视坚果,是因为它的营养真的很优秀。
坚果虽然脂肪含量高,但其中主要是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亚油酸和 α-亚麻酸(即必需脂肪酸)。
它们在体内可以代谢转化为大家耳熟能详的 DHA、EPA、ARA,支持孩子大脑、视网膜的正常发育和功能运转。
▲过程转化率不高,仍需摄入充足的 DHA、EPA
对成年人来说,坚果也是比较方便能获取健康油脂的手段。
糕妈怀孕前的午餐里,就有希腊酸奶+坚果的组合,量不大却很管饱。
如果平时吃外卖比较多,吃进去的油不太健康,也可以通过吃坚果“找补”一些,至少让不同油脂的比例更加均衡。
而且,坚果也是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的良好来源,说它是老少咸宜的健康零食,一点也不为过:
✅最常见的瓜子,几块钱能买一大把,钙含量却比牛奶还高;
✅山核桃的锌含量,比牛肉还高;
✅妈妈们都爱的 VE、烟酸,在香榧和花生里也很丰富。
单位:每 100g 可食部;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首选食用原味坚果。尤其是给孩子吃的坚果,最好不额外添加油、盐、糖。
当然了,原味坚果对小朋友的吸引力肯定不如饼干、糖,所以引入的时机和方式很重要。
糕妈带娃出门,会在包里先备好坚果,等两只糕玩饿了、找零食吃的时候就掏出来。
哥俩会问“还有别的吗”,糕妈回答说“没有了”,他们也吃得挺开心的,现在慢慢也都喜欢上吃坚果了。
另外就是,在吃坚果这件事上,咱们得降低预期,不要指望孩子一点不挑。
发糕每次吃坚果的时候,喜欢挑着吃,核桃基本会被剩下来(确实有点苦),糕妈也不会去说他。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