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读  ·  必须冒犯观众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不安的韩国女性,何以让“韩女文学”火遍全球? ·  3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内卷的风吹到幼儿园,这届孩子要从头卷起?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当年轻人勇闯黄金市场,他们更在乎“买金平权” ·  4 天前  
新周刊  ·  轮到游戏公司来吃电影行业的苦了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死要面子的我爹,其实是家族里“不被看见的人”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1-30 21:00

正文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Aoi

最近离婚综艺《再见爱人》爆火,几个此前从未关注过的艺人被频频推送到我使用的各种社交平台上。随意点开视频,就感觉到一股异常熟悉的爹味扑面而来。再仔细一想,此“爹”就是我爹——这不就是翻版的我爸么。

当然,我爸既无企业家光环,也没有令人咋舌的身家,但是和真人秀里的男艺人一样,我爸也非常喜欢自我夸赞,常常显摆自己的博学和见解。在有外人在的场合,他总喜欢拿自己的家庭、工作履历、财务状况作为炫耀的话题,尽管在我看来,这些炫耀和自大的背后往往可以用“死要面子活受罪”来形容。

金婚》剧照
我一度认为我爸是个天生的“爹味”大师,但随着我慢慢长大,和我爸的社交圈子接触变多,我才渐渐意识到,我爸在“好面子”之下掩藏着什么。

1

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我爸好面子,是在我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开始学着给杂志写稿,一段时间后和编辑形成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几乎每个月都有文章见刊。放寒假时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妈。和妈妈表现出来的稳重不一样,我爸对我发表文章这件事有些高兴得过了头,好几次提到要看我发表的文章。我一再强调这些文章的选题都是编辑定的,其实和我本人意思的表达没有多大关系,看不看都行,但我爸还是强烈要求。于是我联系了编辑把样刊寄到了家里,后来好几年,我都一直会带样刊回家给我爸看。

我一直以为我爸只是为我感到骄傲,样刊放在家里也只是做收藏用。然而我毕业后回到家里,有一次有亲戚上门拜访,我爸突然从茶几下拿出那些样刊,毫无征兆地和亲戚提起:“我女儿现在是作家呢!你看,这是她的杂志!”

我在一旁被我爸的措辞给惊住了,看亲戚也是一脸莫名的表情,连忙解释说:“不是什么作家,是作者!这也不是‘我的’杂志,我只是在上面发文章而已。”

《都挺好》剧照
亲戚在我爸热情的邀请下非常勉强地翻了几下杂志,其实根本没仔细看,也不接话。但我爸似乎察觉不到对方对这件事并无兴趣,反复地讲述着我作为“作家”的一些在我看来微不足道的成绩。

那时我就隐隐约约察觉,其实我爸对我写文章这件事那样高兴,除了为我感到骄傲以外,还有一点,就是终于有了和别人炫耀、攀比的话题。为了让炫耀的本钱听起来更唬人一点,他完全不介意添油加醋和夸大其词。

如果说把我投稿的杂志说成“我的杂志”,还只是说大话,到后来我爸为了显摆而吹的牛,有时甚至干脆就是撒谎了。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薪资微薄,除了负担房租和日常开销之外,几乎所剩无几,年节时也没有给爸妈发过红包,反倒是爸妈偶尔还会给我点零花钱。然而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下,家里还是买了车。当然我没有为家里买车做出一点贡献,所有的钱都是爸妈掏的。

这一年过年自然是开车回去的,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开自己家的车去走亲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单独驾车载一个不太熟的表哥出去,路上表哥和我闲谈,说:“听说这车是你买的啊。我下意识地马上否认:“不是啊。谁说的?”表哥回答:“你爸说的。”

《欢乐颂》剧照
很显然,我爸是为了显摆自己女儿会赚钱,才会撒这样一个谎。我和表哥对视一眼,他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表情,而我则感觉到尴尬的热气从脚底板一直冲到了头顶。

不仅仅是因为我爸撒的谎被我戳穿,也不仅是因为我没有能力为我爸买辆新车这件事情,被如此直白地展现在别人面前,最令我尴尬的是,我发现我爸是穿着新衣的皇帝,而我则是揭穿这件事的大嗓门小孩。

因为我爸吹的牛,我被迫和我爸上演了一出讽刺寓言,成了亲戚间的笑柄。在这件事发生以前,我从来不会因为银行余额的多少感到窘迫或自卑,买手机、衣服也不会追求大牌,我一直认为自己是能够对自己的平凡家境处之泰然的人。但那一天,在狭小的车内空间里,我第一次因为金钱上的局促而感到无地自容,也为我爸撒谎装样的行为而感到羞愧。

后来我特意和我爸聊过这件事,希望他以后不要再拿我的事去吹牛了,尤其是不要无中生有。我爸拿出酒桌上糊弄人那一套对付我,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但实际上和亲戚朋友一喝起酒来,还是什么长脸说什么。

实际上,用来妆点我爸面子的不只是我,我妈也经常躺枪。有一次爸妈吵架,我在我妈那里听到了一桩旧闻,是他们一起参加朋友家孩子婚礼时的事。当时我爸妈用夫妻店的模式共同经营着一间小厂,每天起早贪黑,同出同进,都很辛苦。但当婚礼上有人问我妈现在在哪里上班,我爸竟然说:“她在给我打工。”

《我的前半生》剧照
可能我爸的本意只是想显摆自己“当老板”这件事,但这句话里的贬低意味让我妈非常不满,从聚会上回来后就和我爸大吵一架,后来又当着我的面提起这件事,我才知道这样的争吵已经发生过很多次,每一次也都有相似的缘由。

我爸为了在外人面前打造自己“一家之主”、“教女有方”的人设,经常拿我和我妈的事给自己脸上贴金。我和我妈,分别贴着“优秀的女儿”和“贤惠的妻子”的标签,当作挂件被我爸别在腰上,在各种公共场合“作秀”。而这些,都只是为了他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面子”。

2

经过这些事后,我逐渐发现我和我爸的作风完全是两个极端,他总是显摆,而我总是回避任何会显得自己显摆的局面。也因此,我们之间经常争执,我总是劝说他少装X,然而收效甚微。

可是我爸这样好显摆、爱吹牛,却并没有为我和我妈,甚至他自己,争得更多一点的面子。

前几年我回了一次爷奶家,那时候我刚刚毕业,毕业论文拿了学校里的一个奖。这是被我个人非常珍视的一个奖项,但我没有打算告诉除了爸妈以外的人。然而吃团圆饭时,我爸果然又在众人面前提了起来:“xx(我的名字)在学校里拿了奖呢,还发了奖金。”

但是令人尴尬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接话。席上坐着我的爷爷奶奶,两位叔叔和他们的妻子、儿女,一共十来个人,全都好像没听到一样,沉默地吃饭。

《小巷人家》剧照
尽管话题的中心是我,我应该为自己的成就无人在意而感到失落,但是目睹我爸说话被如此堂而皇之的无视,就像一个在表演无人观看的节目的小丑,比起我自己受伤的自尊心,我更替我爸感到心酸。

也是从这一次起,我通过观察旁边人的反应,去推测我爸所看重的“面子”下,所潜藏着的人情世故。

其实爱显摆、好面子的做派,除了我爸,在很多亲戚身上都看得到,特别是在饭局上。各路亲戚朋友只要一聚到一起,仿佛有某种不约而同的习俗,总会有个人先起个头,说谁家带着岳父岳母一起出国旅游了,谁家结婚办了几十桌的酒席,谁家跟着亲戚做工程一年赚了多少钱。在这种环境中,互相攀比似乎成了唯一的“社交密码”,我爸也不能免俗,总忍不住也要显摆一下,否则好像就输给了那个一年都见不到一面的远房亲戚。

再比如买车炫富,也不是我爸的突发奇想,而是从众行为。在老家,买车是和结婚买房一样的大事,如果不急着结婚,买车的重要性甚至比买房还要迫切。几乎所有年轻人在赚到第一笔金之后都会先买车。每到过年时候,家乡的盘山路上会多出很多外地牌照的轿车,有的省份甚至离我们这里近一千公里远。房子不会动,没法带着跑,车却可以开回老家,在每个亲戚门口兜一圈,装作无意地停下来打招呼,顺便展示崭新的车标。我爸被裹挟在这种“有车才有面儿”的思路里,所以才会做出买车的决定。

《美好生活》剧照
在财富均值被极度拉高的舆论环境里,不炫耀不代表人品好,反而会被人当作“没钱人”,被人看不起。这些被看不起的人,往往是社交场上“看不见的人”。我爸那样夸张地向别人显摆,其实就是怕被人看不见。

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也遇到过和我爸相似的“不被看见”的困境。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回老家过年,很多人围坐在一张圆桌边吃饭,我起身去拿饮料,回来的时候椅子突然被旁边的亲戚家的孩子抽走,我一屁股摔在地上,当即痛得飙泪,非常委屈。但是在场所有人都没有把这当回事,抽走凳子的那个小孩既没有道歉,更没有看我一眼,他家大人很随便地问了句“没事吧”,然后就轻轻揭过了。所有人就跟没发生过这件事一样继续吃饭。

多年后我回想起来,这个场景和我爸在饭桌上谈论我的成绩,却被所有人视作空气的一幕是多么的相似。

这并不能简单用人性的冷漠来解释,因为这些亲戚对待有一些孩子又会显得关怀备至,嘘寒问暖。也不能把原因归到孩子们的讨喜与否上,因为乖巧的孩子(比如我)也会受到冷遇,而调皮的孩子(比如那个抽凳子的小孩)也会受到喜爱。

其实真正区别出人们态度的,不在于孩子本身,而在于这些孩子的父亲,在家族中处于什么地位。

《狂飙》剧照
在我小的时候,爸妈都是普通工薪族,收入平平,尤其是和做生意的二叔比起来,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在周围亲戚的眼里,我们家族里的“话事人”是二叔,凡事也是找二叔做决定。更为年长的我爸却游离在家族的权力核心之外,家族做重大决定时,我爸往往没有投票权,意见时常受到无视。

亲戚之间的来往表面上花团锦簇,其乐融融,但实质性的互动却如此功利而直接,如果你不能为家族带来人脉或财富,别人就“看不见”你。我是如此,我爸也是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我爸想要好面子,会拼命给自己脸上贴金,把自己说成是“大老板”、“有本事”。不仅如此,他还要为我争面子,夸大我的“作家”身份,把买车这件事说成是我做的,以此掩盖我不够“有本事”的事实。

在他“好面子”的行为背后,其实藏着这个功利化的人情社会中真正的交际准则,那就是:“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我在儿时所受的冷遇,其实是我爸所受冷遇折射出来的影子。因为我爸不受重视,别人“看父敬子”,连带着对我也不上心。而在我成年之后,我的成就也成为别人判断我爸是否值得尊重的一个重要依据。我收入平平,前途普通,没有结识过什么大人物,连带着我的家庭也没什么受重视的价值。

《小敏家》剧照
在过去三十年里,我和我爸是彼此的镜子,映照出对方在家族里的地位。我爸嘴上没有说过,但心里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在我考上大学后,他望子成龙的心态越发强烈,希望我能像“别人家的小孩”一样,毕业就有体面且高薪的工作,尽快结婚,然后生小孩。因为在老家人看来,家里有一个有本事的小孩,大人就能直起腰杆,别人会“看子敬父”。

但遗憾的是我全然没往我爸希望的那条路上走,考大学只是我人生中短暂的一个亮点,毕业之后我就迅速泯然于众人,成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打工人,并且迟迟不结婚。我爸想要以我为骄傲,但找不到支点,只好编造出一些大话和谎话,撑起自己的形象,努力维系自己在社交场上的地位不要滑落。

除了社会关系,从心理学上来看我爸的行为,也是典型的“越缺什么就越要表现什么”。越是没钱,就越要显示自己有钱;越是平凡,就越要显示自己不凡。但这些无根无凭的显摆,就像是皇帝的新衣,马蒂尔德的项链,经不起细看。不仅没带来享受,反倒令我这个旁观者感到尴尬和心酸。

尽管现在网上对NPD(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概念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我认为我爸并不是NPD。他的自恋和自大不是出于“本我”,而是被社会塑造出来的“自我”,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向他人的讨好。

他想通过表现自己的财富价值的方式来获得尊重,但很多时候只是打肿脸充胖子;他努力迎合社交圈中约定俗成的那套价值体系,却因为过于急功近利而显得姿态不够好看。

《都挺好》剧照
我爸忙碌而平凡地过了一辈子,一种纵向的、扁平的、单一的价值体系始终贯穿他的一生。他被裹挟在这种价值体系之中,从来没有习得过另一种人生模板:求同而存异,开放而宽容。而这,本可以成为解开他这辈子心结的钥匙。

如今我爸大概是年纪大了,人懒散了,和亲戚间的走动不再频繁,自然也少了许多显摆的机会。而和我爸在“要不要显摆”这件事上battle了半辈子的我,也已经基本躺平,少有争执。

如今我的生活完全独立于亲戚圈子之外,既不仰仗他们的帮扶,也不给他们带去资源和人脉。我的口风也变得比从前紧了很多,工作上逐渐累积的微小成就,也在反复权衡之后,只是选择性地分享给我爸听。

《小舍得》剧照
或许将来我还是达不到我爸所希望我达到的高度,成不了亲戚之间艳羡的谈资,但我已经决意,别人看不看见我都不重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反正我爸走过的那条“死要面子”的老路,我是不会再走了。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初初 / 审核:同同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