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几个朋友约在一起吃饭,大家都带着孩子,除了六六,差不多都是四五岁的样子。有个朋友给孩子们带了彩笔和纸,所以吃完饭后我们聊天,六六就带着这帮弟弟妹妹们在旁边画画玩了。
一开始还挺和谐,但是后来发生了点儿小风波。
起因是六六夸了一个孩子画的好看,然后其他孩子们就都争着问:“我的呢?”“我的呢?”这其实挺正常,孩子嘛,都喜欢被夸奖。
可是有一个孩子却不是这样,他听到六六说那个小朋友画的好,就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大声说:“我觉得他画的一点儿都不好看!”明显是嫉妒的心理在作怪。
六六没跟他争论,带着其他的小朋友继续画了,可是这个小孩却独自发起了脾气,狠狠地在纸上乱涂乱画起来。
其实,爱跟别人比较,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在孩子有了“你”“我”“他”这样的概念后就可能常会出现。我们成年人有时都难免会跟别人暗暗比较一番,这是天性。
但是,同样是比较,有些人会让自己看到跟别人的差距,从而产生追赶的动力;而有些人则会因此而心生怨念,不但不服别人,还会作出诋毁的举动。
好在孩子因为嫉妒表现出不开心,大部分只是因为不服气而已,并不是真的有什么恶意,所以,只要我们在引导的时候用对方法,这样的嫉妒心也可以变成让孩子进步的进取心。
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己
孩子在跟别人比较的时候,目光都放在对方身上,他看到的都是别人比自己好的那一点,完全不想自己的优点。所以引导的第一件事就是:
让孩子把关注点从别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提醒他发现自己的优点。
就拿这个因为画画而发脾气的孩子来说,当时我对他说:
“小宝,虽然六六姐姐刚才说军军画的画好看,可是我觉得你也有自己厉害的地方呀!我记得你游泳超棒的,对不对?”
小宝听了我的话,眼睛明显一亮,脸上一直因为生气而紧绷的表情也松弛了许多,跟我说老师都夸他游泳游的好。
鼓励成长型思维
我趁机继续引导小宝,借他练习游泳的事,
让他知道对方比他好的原因,鼓励他通过努力变得跟人家一样好。
也就是说,让孩子把嫉妒心变成进步的动力。我跟他说:
“你游泳那么棒,平常肯定少不了要多多练习,军军也一样,他因为平常画的多,所以才会画的那么好,你如果像练习游泳那样,平常也多画多练,一定也会画得跟军军一样好的。”
小宝此时已经没了刚才嫉妒和生气的情绪,他用力对我点了点头,又跟大家一起画了起来。
认识世界的多样性
孩子之所以会对比自己好的孩子产生嫉妒的情绪,除了不服气以外,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除了在孩子情绪产生后参考上面的话术对他进行引导以外,还要在平常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要让他认识自己的优点,更要让孩子认识世界的丰富与多样。
让孩子知道
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大家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是只有你才会去羡慕嫉妒别人。
在你羡慕嫉妒别人的同时,也有人正在羡慕嫉妒着你。
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在平常多下功夫了。
比如对于孩子的特长或者喜好,我们要多给予鼓励。就好比对喜欢画画的孩子,可以在家中陈列展示他的绘画的作品,让他产生一种自豪感。
另外,平常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收拾自己的玩具、帮妈妈擦桌子,洗自己的小袜子等等,做的好不好没关系,重要的是他做了,我们要及时给他肯定的鼓励。
当孩子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取得了一点进步以后,我们及时给他具体的表扬,是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注意到了,并且为他而骄傲。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我们对他的认可,尤其是平常的小事。
让孩子知道自己也有优点,也有为自己而骄傲的资本,是让孩子克服嫉妒心的一个关键。因为
一个拥有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别人在某方面得到比自己更多关注这件事,更能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跟别人的比较。
不过孩子的比较心有时候还会源于成人。
家长在不经意间给孩子的一些不太正确的引导,会让他被动处在“比较”的环境中。
六六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天我接她放学,她兴奋的跟我说:“妈妈,我今天在幼儿园没有哭,但是萱萱哭了,老师说我比萱萱厉害!”
听的出来,老师的本意其实是夸奖六六表现好,但却在无形中引导着孩子去跟别人比了。
于是我跟六六说:“六六今天没有哭,真的很棒。不过萱萱虽然哭了也不能说明她就不厉害哦!她可能是想妈妈了,也可能是心情不好,明天如果她哭了,你问问她为什么好吗?”
我这样说,不但帮六六打消了跟萱萱比较的苗头,而且让她关心一下萱萱为什么哭,也是让她学着对他人有同理心。一个拥有同理心的孩子,可以更理智地看待别人与自己的不同。
不管怎么说,孩子会跟别人比较,对比自己好的人有些嫉妒心,这些虽说都在所难免,但只要我们正确引导,也不一定就是坏事,适当的嫉妒心反而会成为促使孩子进步的动力。不过如果孩子本无此意,我们也别把他往这个方向上引了,就算要鼓励孩子进步,也应该侧重在孩子自己身上,比从前的自己好,就已经算是进步了,没必要一定得是比别人好才行,你说是不是?
我们常说,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那天孩子们在一起画画,互相比谁画的好看,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即使争强好胜的小宝表现过激,一开始我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后来我看他不但不好好跟其他小朋友玩了,还一直在生气,并且持续的时间还不短,才觉得不能任由他将这种情绪发展下去了,因为这显然已经过了那个“度”了。
对于嫉妒心这事儿来说,过度肯定不会有啥好结果。我们成年人可能过后还能调整一下自己,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想要自己调整过来不容易,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做法尤其重要。不但要帮孩子把心态调整好,还要让这个造成坏情绪的罪魁祸首转变成有用的正能量,听起来似乎不容易做到,但我把我亲测有效的做法今天分享给了大家,如果你正好也有这个困扰,不妨拿去试一试,说不定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大家如果还有什么别的好方法,可以在评论里分享一下哦~
顺便提醒一下 ,Asahi朝日一脚蹬今天十点已经在天使之梦童品会开团了,因为有些款式和花色的库存也不是特别多,所以我们今天就不发二条了,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