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格面具
国际人格面具学院:研究和推广人格面具技术,拓展心理服务领域,造福于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蔚来  ·  6亿购车加电红包派送!速来领取 ·  3 天前  
小米汽车  ·  2024 ... ·  4 天前  
小米汽车  ·  #2024天津车展#今日正式闭幕,小米展台累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格面具

人是自由的吗?

人格面具  · 公众号  ·  · 2017-06-22 13:03

正文

存在主义把人的终极问题概括为四个:生和死,爱和孤独,自由和责任,意义和无意义。

人都是会死的。生命是短暂的。动物也是这样。所不同的是,动物不知道自己会死,人知道,所以非常煎熬,于是“渴望”长生不老。秦始皇和汉武帝到处寻找长生不老药,平民百姓则只有幻想的份。他们为什么会相信长生不老?为什么不明白人就是会死的?其实这是一种儿童思维。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现,2-7岁的孩子发现了“物质守恒律”后,就认定人也是守恒的,不会死,不会老。按进化论的观点,个体的发展重演种族的发展,儿童的心理相当于原始人的心理。原始人就认为人可以长生不老。

动物可能也是“相信”长生不老的。

到了7岁左右,孩子发现物质守恒律在人身上不适用,人是会死的。这一发现对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创伤,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接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了很多生老病死,就慢慢接受了。即便如此,接受这一事实的只是人的理智,而内心的原始人仍然不接受。所以,当一个人不那么理智的时候,不死的观念就会冒出来。

人都是孤独的,正如人都是会死的。但是,刚出生的婴儿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必须依赖他人,因而形成一种观念,认为人必须互相依赖,美其名曰“爱”。有人说,孤独是依赖的反面,依赖性越强的人越怕孤独。人是社会的动物,所以特别害怕孤独。

其实,孤独和害怕孤独是两回事。社会性动物害怕孤独,是因为平时基本上没有机会孤独。

从生命进化的角度看,生命体一出现,就是相对独立于环境的,所以孤独与生命如影随形。相对而言,低级生命的孤独程度低一些,譬如真菌,通常都是无数个个体挤在一起。植物虽然不是挤在一起,但个体之间连接紧密,常常互相缠绕。动物最多成双成对,基本上不会连成一体。对于动物来说,低级动物相对比较喜欢群居,据说这样有利于个体的保存,因为脱离群体的动物容易被天敌吃掉。而处于生物链上端的动物比较喜欢独居,譬如老虎,因为它不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保护自己。对人来说,原始人生存能力比较差,只能像低级动物那样选择群居。随着智力和生产力的提高,人慢慢有能力独立生活了。同样,小孩子需要依赖,大人可以独立。这说明,生命的进化就是从依赖到独立。

孤独是一个贬义词,隐含着人们对它的排斥和不接纳。人们之所以排斥它,是因为还没有进化成完全独立的个体。进化完全的人不会感到孤独,反而非常享受独处。

不管接纳不接纳,人都是孤独的,越不接纳越孤独。于是,存在主义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用爱消除孤独。

孩子需要爱,没爱就无法生存,即使活下来了,也是心理障碍。爱可以治疗心理障碍,爱使人成长。

弗洛姆区分了爱和需要。爱是满出,需要是缺乏。爱是给予,需要是索取(或者被爱)。爱是锦上添花,需要是雪中送炭。爱是超越性动机,需要是缺乏性动机。爱是关注、理解、支持、尊重。爱是无条件的。

这样的爱也许真的能够治疗心理障碍,使人成长,可是,有多少人有能力给予这样的爱?很多人的爱是不纯的,掺杂着需要,所以没有疗愈作用。

再说,成长又是什么?成长就是独立。用爱对付孤独,最后更加孤独(独立),这是一个悖论。所以说,孤独是消除不了的,孤独是生命的本质,爱只是一个幻觉,它是暂时的。与其用幻觉来麻痹自己,不如承认人就是孤独的,然后接受孤独,享受孤独。

存在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存在)是会死的,人是孤独的,却错误地以为人是自由的。其实自由也是幻觉。

动物是不自由的。人也是动物,怎么可能自由?据说,自由意志的观念来自《圣经》。上帝创造了万物和动物,最后造人,他是把人和动物分开造的,说明人和动物不一样,人不是动物。佛教也把人和动物(畜牲)分开(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认为人不是动物。科学家已经发现,人与大猩猩基因的相似度为99%,与猪基因的相似度为83%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人所特有的,无意识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意识只占10%,说明人的心理活动90%与动物一样。如果把自由意志等同于意识,那么人的自由度也只有10%。这说明,人总体上是不自由的。

有人说,自由就是随心所欲。有人反驳说,随心所欲其实是被本能所控制,恰恰是不自由。这也说明,很多人自以为自由地做了某件事,实际上是受无意识的驱使,是不自由的。自以为自由是错觉。

很多人把不自由理解为命运的安排、命中注定、宿命。如果真有命运,它是会使人不自由的。但是,反过来,“不自由就是命中注定”是不成立的。如果是随机发生的,也是不自由的,同时又不是宿命。

佛教不相信随机,认为有因果。一个事物会影响另一个事物,一个原因会导致一个结果。而且,事物还会互相影响,还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

因果不等于命运,命运是事先安排好的,所以可以预知,而因果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的,可以推理。命运不能改变,因果可以改变。

换句话说,一个事件的短期后果是可以预测的,长期后果很难预测,因为变数很多,可以变化。宿命论认为长期后果也是事先安排好的,预测不了是因为没有找到“安排表”。而随机论认为短期后果也是不可预测的,“能预测”是一种假象,因而属于不可知论。

自由意志论最早就是针对宿命论而提出的。如果命运是事先安排好的,必有一个安排者,他只能是上帝。但是,看过《圣经》的人都知道,人类的所作所为常常出乎上帝的意料,超出上帝的控制,把上帝弄得焦头烂额。

但是,不受命运控制不等于完全自由,除了命运,还有其它,统称自然规律。人的行为受生理的影响,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受他人的影响,受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因果。精神病学强调生理的影响,精神分析强调过去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强调他人的影响,环境心理学强调环境的影响。

所以,应该把存在主义的终极问题改一改,三号终极问题不是自由和责任,而是自由和不自由。人是不自由的,但向往自由,就像人是会死的,但向往永生,人是孤独的,但向往爱。

不自由就是傀儡,被命运操纵,被环境控制。低级动物只能被动适应环境,高级动物有了需要和动机,有了内在的动力系统,相对摆脱了环境的控制,转而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有朝一日如果能够摆脱欲望的控制,真正自由了,还会被责任所制约。黑格尔说,责任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一个人如果是不自由的,也就是被迫做了某件事,可以不负责任,或少负责任;如果是自由的,可以不做却做了,就要负全部责任。这说明人还是不自由的。责任就是限制。不计后果地做事,肯定会受到惩罚。自由就是找抽。

最后,存在主义正确地指出,人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没有意义等于迷茫、混乱。人们不愿意陷入迷茫和混乱,所以竭力追求意义,不惜编造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概念化。一个事物,如果不能用概念或名字去命名,它就是无意义的。小学生学语文,首要任务是找出课文的“中心思想”。花好几个月看完一本书,朋友问你这本书是讲什么的,你要用几个字把它概括出来,不然的话说明你没看懂。概括就是赋予意义。一个人概括能力越好,越能发现生活的意义。

概括能力与自体完整密切相反。自体完整的人概括能力强,自体不完整(支离破碎)的人概括能力差,觉得世界是杂乱无章的,自己的生活也乱七八糟。

综上所述,人是会死的,人是孤独的,人是不自由的,人是无意义的。但是,人毕竟活着,需要互相依赖,有10%的自由,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所以想一直活下去、渴望爱、不想被决定、追求意义,是很正常的。于是,有的人追求长生不老,有的人兜售长生不老药,宗教则宣扬人是有灵魂的,灵魂不死。

有的人认为爱可以消除孤独,无条件的爱是存在的,实际上是把人拉回到婴儿期或原始社会。婴儿的确可以得到无条件的爱,原始人习惯于群居,没有独立思维。与此相应,有的人到处索爱,寻找知音,寻求归属感,因而放弃了自己,迷失了自我(指独立性、独特性)。

自由就是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掌控。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是自由的副产品。但是,当一个人滥用自由时,就会去控制别人,甚至控制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等于权力。

弗洛伊德发现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和部分自我本能(睡眠、饮食、防御),死的本能就是攻击性,后人把两者简化为性和攻击性。客体关系理论侧重于关系,认为人是关系的动物,最基本的焦虑是分离焦虑,最基本的动力是建立关系,同时也提到关系有三种:爱,恨,怕。阿德勒发现,人是权力(或政治)的动物,追求权力,摆脱被控制(也就是自卑)是最基本的动力。自体心理学则认为,追求自体完整(或自我统一)才是最基本的动力,完整和统一是意义的前提。弗兰克也认为,人是意义的动物,追求意义是最基本的动力。

一个人渴望和追求什么是因为缺什么。人会死,所以求生本能特别强;人是孤独的,所以追求爱;人是不自由的,所以渴望自由,追求权力和控制感;人是无意识的,所以渴望意义,追求意义感。

其实,追求生避免不了死,追求爱避免不了孤独,追求自由避免不了不自由,追求意义避免不了无意义。那怎么办呢?有人主张直面死亡、孤独、不自由、无意义,接受死亡、孤独、不自由、无意义,而不是逃避、否认、反向作用(追求它们的反面)、制造幻觉(自我欺骗)。

事实如此,只能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