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举措,指出“要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积极推广使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要提高审评审批质效,加快临床急需药品医疗器械审批上市,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
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进展如何?本文据Citeline Clinical白皮书《The Annual Clinical Trials Roundup 2024 Edition》对此做一分析。
所谓罕见病,按Citeline的定义,即在欧盟每 2,000 人患病不足1人、在美国每1,600 人患病不足1 人的疾病。
所谓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临床试验一般分为I、II、III、IV期临床试验和EAP临床试验。整个新药研发的费用支出和耗时大部分都用在临床试验上。
2021年是全球开展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最多的一年,共启动了3581个临床试验,也是增长最快的一年,较上年同比增长了13.5%,较2011年增加了1555个,10年增加了77%。
2021年后,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启动数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因疫情后调整、经济不景气、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监管和成本压力增加所致。2022年骤降了14.2%,2023年又下降了5.2%,只启动了2914个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打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仅与6年前2017年(2921个)的相当。(如下图所示)
2023年,启动临床实验次数最多的罕见病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和结核病(TB),都超过了40次,分别为45次和43次。
肺动脉高压,也近40次,共启动了39次临床试验;
其后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8次)、肌肉萎缩症(24次)、地中海贫血(23次)、囊性纤维化(22次)、镰状细胞性贫血症(22次),都超过了20次。(如下图所示)
再看下各国表现,Top10国家开展的罕见病临床试验数量都在150个以上。
其中,中国居全球第一位,一方面与中国肿瘤药研发占比较高有关,更主要的是因“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一个人都不能掉队”的健康中国理念所致。
第一梯队(>1000个),有2个国家,即中国1267个、美国1015个;
第二梯队(>200个),有5个国家,即西班牙230个、澳大利亚220个、法国217个、英国210个、德国208个;
第三梯队(<200个),即日本199个、意大利176个、加拿大160个。(如下图所示)
再比较下企业情况。2023年,全球启动>20个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的有12家企业。
其中,中国2家,都来自江苏省,即江苏恒瑞(31个)、中国生物制药(29个),分别位居第6、7位,居第二梯队。
第一梯队(>50个)有3家企业,即罗氏(64个)、阿斯利康(58个)、默沙东(53个);
第二梯队(>30个)有4家企业,除我国的江苏恒瑞和中国生物制药外,还有施贵宝和辉瑞,都启动了32次;
第三梯队(>20个)有5家,即诺华28个、艾伯维26个,Incyre和强生都是22个,赛诺菲21个。(如下图所示)
疫情后,全球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数量明显下降,但中国企业地位凸显,在国家“对符合条件的罕见病用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减免临床试验”的激励下,我国罕见病用药临床试验将更加快速、高质量发展。
点击下方“药渡“,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药渡”公众号所转载该篇文章来源于其他公众号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行业相关知识,传递当前最新资讯。图片、文章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相关信息。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又双叒叕改啦,如果您不点个“在看”或者没设为"星标",我们可能就消散在茫茫文海之中~点这里,千万不要错过药渡的最新消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