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福布斯
《福布斯》中国官方账号。福布斯中文版是福布斯媒体集团在中国所运营的财经商业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必看”小程序:精准捕捉资讯脉搏,个性化信息 ... ·  23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金融机构接入DeepSeek,这些舆情风险需 ... ·  23 小时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谈资深女老师在开学之际自杀事件:校园空前的价值危机 ·  昨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医院回应一护士向患者下跪道歉、街道办招聘环卫 ... ·  3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情观察丨丽江机场工作人员撕毁旅客登机牌风波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福布斯

专访张瑞敏:我不希望海尔是一部机器

福布斯  · 公众号  ·  · 2019-10-20 14:39

正文

产品、组织结构以及生态系统打造,思维创新助力海尔飞翔。



福布斯中国 》2019年9-10月合刊杂志封面人物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

创业35年,张瑞敏依然在改变海尔,改变管理。 9月,一次商业会议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会上齐聚了哲学、文化和经济学的泰斗。 这次会议有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参加—— 麻省理工学者本特· 霍姆斯特朗、哈佛大学学者奥利弗·哈特、哈佛大学学者埃里克·马斯金。 另外,还有来自麻省理工、斯坦福、IMD学院、沃顿、乔治城大学的教授参会。


会场上的中心人物是一位富有魅力的企业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35前,他所在的集体企业一度濒临破产, 他后来则在该厂做出了成绩,并因此为人所知。 在这次上海会议上, 张瑞敏旁征博引,令听众赞叹——他引用了彼得·德鲁克、约瑟夫·熊 彼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黑格尔、老子、印度神话人物梵天、毗湿奴、湿婆等的名言。 讲话最后,他引用了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的话: “人之所以留在地面上,不是因为存在重力,而是因为缺乏创新。 管理也是一个道理。


近30年前,海尔生产的是价格并不昂贵的小型冰箱,很受大学生欢迎。 如今,张瑞敏已经带领海尔成长为白色家电的全球力量,成功合并了美国通用家电等海外企业。 而且,张瑞敏已经促使海尔从产品供应商转型为平台公司,采用很有创新性的 “人单合一” 模式。 该模式旨在激发个人在企业中的力量。 如今,海尔集团有三家上市公司,9月又有一家公司——海尔生物医疗获准注册。 另外,还有数千家企业处于孵化和发展的不同阶段。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最近,张瑞敏在海尔位于青岛的总部接受采访,进行了畅谈。 采访节选如下 :

福布斯中国: 一路走来,给你印象最深的成就有哪些?


张瑞敏: 企业不应该生活在昨天,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是过去式。 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还是适应时代。 我不太愿意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因为那都是过去式。


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有一句名言我特别欣赏,“活在当下。 ” 既不沉湎于昨天的成功,也不寄望于明天的机会,就是抓住今天,抓住当下。 而用户在当下需求千变万化,如果当下都抓不住,都不能顺势变成体验迭代,肯定是永远与市场绝缘。


企业从成立开始就是在向死亡靠近。 我曾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前 CEO 杰 克 · 韦尔奇吃过饭,他是世界上一流的 CEO,我很崇他。 当时我们都认真阅读他的书,但他昨日的成功之道变成了今天的失败之因。 日本也有这样的例子。


老子《道德经》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能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恒久的道。 我从事管理40多年,最深的体会也是这样。 成功是一瞬间的,当奥运冠军走上领奖台那一霎那,成功已经是过去式。 成功是重新开始,昨天的失败你要好好总结。 你要有空杯心态,善于把成绩归零,把自满清空,怀着放空过去的态度,积极融入新环境、面对新事物、对待新工作。

福布斯中国: 好吧,那么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有怎样的思路及如何面对挑战?


张瑞敏: 我个人的认识很简单,永远要自以为非而不是自以为是。 在成功时刻、被赞扬的时候,很多领导人觉得天下无双,领导人要每天挑战自我。


哈耶克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在 1960 年提出一个词,叫理性不及。 他说的原话是理性对于世界总是不及的,你不可能把世界上什么东西都认识到,那怎么可能呢? 所以你就要让员工充分去做。 海尔并购了诸如通用电气家电等企业,这些企业的领导人都觉得自己很强,员工能比我强吗? 按照哈耶克所说的,每个人都有专长,如果你给他创造一个平台,他会成为某一个方面的专家。 举个例子,一个交响乐队成员水平都不错,是否有了乐谱就能奏出最好的曲子? 这不一定,你应该让乐队成员发挥自己的专长才行。 这个新时代最需要的是自主式而不是他主式。


苏格拉底曾说 “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 领导人最需要的,要承认自己一无所知,不断地否定自己,才有可能全盘消化和接受。 过去的成功也容易成为难以甩掉的思想包袱。 海尔认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我如果不遇上改革开放,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福布斯中国: 公司鼓励员工自己去创业, 你怎么评价这个过程?


张瑞敏: 这个和上一个话题一脉相承,既然每个员工都有很大潜力,你就让他们发挥出来。 美国通用汽车的管理层级(科层制)是14层,底层的员工基本没有机会。 我要把这些去掉,变成一个创业的平台。 这样让 7万多人都在一个平台创业,这是别的企业没有的,至少目前没有第二家。 我的目的是: 让每一个海尔人 “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来”。


现在海尔平台上已经有 4,000 多家独立运营、独立管理的小微。 从组合到创业再到风投跟进,小微们开始成长。 今年有两家小微上市,后边还会有更多。 这样一来,传统企业概念就会改变。 以前的企业是有边界的,现在则变成了开放性的。


罗纳德 · 科斯 (Ronald Coase) 在 1937年提出的著名的企业边界理论。 科斯说企业有边界,为什么要有边界呢? 如果你这个企业内部费用大于外部的交易成本,就不要干了。 如果内部费用小于外部的交易成本,就扩大生产,竞争力就扩大。 但有了互联网后这个定律就有问题。 互联网时代企业是无边界。 海尔平台上的小微成长有好有坏。 不行的就需要整合资源,让外部的力量进来。 互联网的本质的特征就是三个无 : 无界、无价、无序。 无序是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在混沌边缘产生的。 面对瞬息万变的外界,小微可以自如应对。


(注 : 张瑞敏的一生有两个重要的时间,一个是 1984 年的 12 月 26 日,另外一个是 2005 年的 9 月 20 日。 前者是海尔集团的创业日,那天开始海尔时间成为张瑞敏时间。 后者是张瑞敏第一次提出 “人单合一”,这是海尔的第二个关键时间点。


从2005年9月20日到现在十多年过去,海尔的“人单合一” 逐渐被国际认可。 2015年我在第七届德鲁克全球论坛上演讲时提及,当时众人的反馈是虽然不太了解,但他们认为方向没有问题,应该这么做。 这很有趣,这里有个命题——在时代大规模转型的时候,如何紧紧跟上。

福布斯中国: 能不能介绍一下COSMOPlat ,它的竞争优势在哪里?


张瑞敏: COSMOPlat简单来说,就是把相关的利益各方整合起来 “增值分享”。 山东有很多生产建筑陶瓷的小工厂,脏、乱、差,接入我们的 COSMOPlat后,设计资源、销售资源都接进来,本来一平方米卖 70多元的瓷砖能买到 200元,对各方都有利。 它不再是过去那种零和博弈,是相关利益方利润都能得到增加。

福布斯中国: 海尔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先头 部队。 您对中国企业出海有什么看法?

张瑞敏: 海外并购其实很难,有个“七七定律” ——70%的海外并购是失败的,这70%里头又有70%是因为文化的差异。


现在日本家电行业不是很好,但AQUA(在并购三洋后,海尔在日本的以Haier 和 AQUA 双品牌运营)却站起来了。 我们要做的是沙拉式的融合多元文化的体系,这个沙拉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生菜,而不是只有一种生菜,但沙拉酱是统一的。 我们的沙拉酱就是 “人单合一”。 “人单合一” 的本质是人的价值第一。 50年前米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 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学被奉为金科玉臬。 美国企业永远把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但最近一些美国大企业也开始提人的价值第一。


我们强调的是人的价值。 第一,没有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一个人不希望体现自身价值。 “人单合一” 把本来制度森严的大团体,变成一个小微团队,直接面对市场,积极性就调动起来。 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论中,最低的是生存需求,最高的是精神需求,都需要满足。

福布斯中国: 未来五年海尔会是怎样的? 未来五年的目标?


张瑞敏: 我希望海尔成为一个热带雨林的生态,不希望海尔是一部机器。 现在的企业都是优秀的大企业,也是一部非常精密的机器。 每一个人只是机器当中的一个零件或者一个螺丝钉。 我不希望这样。 因为一部精美的机器,一个零件坏了机器就会停摆。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不是你实现目的的工具,人的价值就是他的目的。 其一,企业给个人提供沃土、水分和外部环境,生态内的动植物们可以生生不息。 其二,亚马逊热带雨林会出现新的物种,但不是由人来规划而是自我涌现。 如果这样,企业就有跟上时代的能力,抗风险能力就更大。

每个企业都说做百年老企业。 日本有300多年的老企业,有一个企业,在明治时代就做取暖用的火盆夹碳的铁筷子。 现在他们把筷子做成像风铃一样,挂起来挺好听。 百年老企业就是不断的自杀重生。 一个企业不变还想做百年,无疑是痴人说梦。

福布斯中国: 全球经济趋势你怎么看?


张瑞敏: 宏观上我说不了那么多,我就说企业。 未来五年全球的企业会处在一个剧烈动荡的转型过程中。 中国电商起来后,实体店死了很多。 互联网后面跟着物联网,很多企业很难冲出来。 直白地说,将来没有产品,只有场景。 不要把 5G 说的那么悬,5G 就等于场景。 你看,用户要的绝对不只是一杯水,要的是饮水的健康。 于是矿泉水和饮水器就要连起来。 将来没有完美的产品,只向完美迭代场景。


美国物联网之父凯文 · 阿什顿曾和我有过一段交谈。 他在 1999年提出了物联网概念。 他当时预测 20年后会引爆,但现在并没有真正引爆,可是已经开始聚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