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原创:何志浩
微信公众号「掌上历史」兼「煮酒论史」主笔,著有《战匈奴》《大唐文青》等。
明天就是元宵节了。
感谢韩国人对“江陵端午祭”的申遗,如今咱们同胞对自己的传统节日也越来越重视了。不过,因为历史原因,咱们如今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还比较浅显,大部分还停留在吃上面。
一提到端午,就是粽子;一提到中秋,就是月饼;一提到元宵节,就是汤圆或者元宵。
除了吃汤圆,还有什么呢?很多人可能还会说,元宵节的晚上,还有灯会。
还会联想到元宵节的晚上会有灯会。
没错,吃汤圆,看灯会,都是元宵节的传统活动。但是,传统意义上的元宵节,可不止吃汤圆,看灯会那么简单。
古代的元宵节非常受重视,是“法定假日”
在古代,官员们有四个必然会放假的节日,冬至、元旦、上元、万寿。其中,元旦指的就是我们说的春节,万寿节指的是皇帝的生日,上元指的就是今天的元宵。足见元宵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诸多朝代之中,明代元宵假期时间为最长。明初永乐年间,春节只放一天假,但是元宵节则是从正月十一放到正月二十一,整整十天。在这十天里,每个城市,每天晚上,都会有热闹的灯会。灯会会在正月十五晚上达到一个高潮,
所有的商铺都会通宵达旦的营业,整个国家都在狂欢之中。
元宵节当晚,商家会展开很多活动,招揽人气。舞龙舞狮的人走街串巷的时候,商家们会不遗余力的邀请他们在自家门前躲躲逗留,既能带来围观群众,又能讨个彩头。除了舞龙之外,各类杂技、魔术也会纷纷上演,戏台更是一唱到天亮,不亦乐乎。
还有的商家会走文艺范,会把一首带有谜语的诗贴在店里的花灯上,猜中的消费者,会有得到一个小小的奖励,这便是猜灯谜游戏的由来。
除了商家,官方也会在这一天组织一些活动,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焰火表演。
这一天,明朝皇帝一家只能待在深宫大内之中,不能出门一睹宫外商贩云集、店铺通宵、灯火通明、舞龙舞狮的盛况,只能在宫里面自己玩自己的。
皇宫之内,会上演各种文艺表演,请来各路高手为皇帝一家表演节目,甚至还有一些货郎挑着担子游走,让皇子公主挑选新年玩具,或者新近流行的小零食。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穿龙袍的就是正在看表演的明宪宗皇帝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正在表演的杂技团
挑选新年玩具的皇子和公主。图中,两个公主(两个发髻的)正在妃嫔的带领下挑选玩具,小皇子(一个发髻的)则在玩自己的“大象灯”
宦官们则跟值班的大内侍卫们一起燃放焰火,类似咱们今天的冲天炮。宫里的表演老百姓自然是看不到,可是焰火一飞冲天,整个京城都能一睹为快。在明代,京城元宵的焰火,可是闻名海内的一大盛事。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准备燃放焰火的明代宦官和侍卫
在整个方面,宋朝的元宵节虽然假期不长,可是宋朝皇帝的元宵可比明朝皇帝有意思的多。这一天,宋朝皇帝会带着一家老下浩浩荡荡地出宫,一路奔向到京城的一个城门楼子,城门外就是个大广场。
广场上早已搭好了一个巨大的临时戏台,皇帝一家就在城门楼里看表演。表演的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戏曲、歌舞,还有魔术,杂技,滑稽戏等等,不亚于咱们今天的春晚。
在城门下,百姓官员,不论贵贱,只要你能抢得到位置,都能参与围观,跟皇帝一起看“元宵晚会”。因为人多聚集,自然少不了小摊小贩。有的小商贩位子抢得好,就在城门楼子下面,甚至能看清皇帝的长相。有时候皇帝一家看戏肚子饿了,就吩咐侍卫或者太监到底下小贩那点一份外卖。北宋皇家不差钱,叫外卖出手十分大方,尤其那些妃嫔,几乎是争相斗富,不惜成本,不少小贩因此一夜暴富。
从这个角度说,在明代和宋代,元宵节对于老百姓的意义丝毫不亚于过年。今天的什么黄金周跟当时的元宵节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元宵节,还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到了如今,“发扬传统文化”也成了人们的共识,商家们也开动了脑筋。洋人有“圣诞”,咱们有“过年”,毕竟群众根基深,“过年”还是比“圣诞”什么的热闹,咱们还有清明、端午、中秋,可是好像偏偏没有一个能忽悠“小俩口”的节日。这怎么办,玫瑰花不好卖啊。
于是商家们忽悠说,七夕节,就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就是情人节,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共识。然而,这并不是传统文化的复兴,而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断代之后,在当今浮躁的商业文化面前产生的一种畸形。
请问七夕晚上的月亮怎么可能是圆的?能再傻逼一点吗?
实话说,从这个概念出现的时候,我就觉得恶心。实际上,中国真正的情人节,正是元宵。
刚刚我已经说过了,这天晚上,会有各种活动,可以说是通宵达旦热闹非常。所以在这一天,即使是平日里最宅的大家闺秀,也会出门凑个热闹。
男男女女都可以上街,有花灯、焰火可以观赏,还有各式商品、小吃可以购买,尤其是元宵,在饮食不太丰富的古代,元宵那可是性价比超高的“珍品”,这个时候不去约会简直可惜。所以这天晚上,已婚的成双成对,两情相悦但是未婚的可以在这天约会,单身的可以在这天物色对象。
宋代就有这样一个真实的笑话,讽刺了一些人的死板和不解风情:
一次元宵节晚上,司马光老婆希望司马光陪她出去逛街,放现在大家都懂,无非找回个热恋的感觉。
可是司马光说:“我懒得出门。”
“出门有灯看啊!”
“咱们家里买的灯比外面的好看多了!看嘛去外面看?”
她老婆一脸深情地看着他说:“元宵节重要的是出门看人。”
可是砸缸少年司马光愈发不解:“出门看人?我待在家里也是人啊。”
宋词之中,两首描写元宵节最著名的两篇,都是和爱情相关的。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很显然,第一首描写的就是个男青年物色到了心仪的对象,第二首描写的是去年元宵节有人约今年元宵节没人约的失落心情。
就连后来做了大明宰相的李东阳,在某一年的元夕这天都按捺不住看美女的心情: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过最一个真正的中国情人节,你准备好了么?
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