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路在隐身  ·  AI的衰老死亡,以及焚书坑儒 ·  15 小时前  
界面新闻  ·  百事在中国赚钱越来越难 ·  14 小时前  
阑夕  ·  我正在与@新浪科技 ... ·  17 小时前  
刘润  ·  刘润:我在上海送外卖 ·  2 天前  
王路在隐身  ·  扫荡文学定式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淘宝的违规广告,不仅仅是性别歧视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8-04-28 20:16

正文

昨天,一则带有明显性别歧视的广告,堂而皇之的登上了淘宝首页。



「生了女儿怎么办?二胎用碱X宝」


虽然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文化层面的历史倒车一直在我们这个曾经以妇女解放运动为荣的国家里肆无忌惮地开着, 但像这次一样,如此露骨地在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展示「生女无用论」,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知乎上相关话题的讨论很快突破百万,而淘宝方面也很识趣的迅速下架广告、微博道歉:



当网民们宣泄了政治正确大旗下的道德愤怒,一切归于平静, 似乎对所有人来说,这只不过是平常一天里浩如烟海的互联网资讯里稍起波澜的一个小事件。


商家还在,产品还卖,社交媒体上的口诛笔伐,比起线上线下民众对于各种「碱X宝」的趋之若鹜,还是不值一提的。


毕竟商家敢标出四位数的高价,就说明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



很多人觉得,这不过是一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赚取智商税的闹剧,只是恰好触碰了当下社会互联网舆论政治正确的逆鳞才掀起了波浪。


然而这场闹剧背后隐藏的叙事逻辑,乃至暗流涌动的社会价值却十分让人值得玩味。


现代文明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科学」是一脉相承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手段,或者思辨方式, 还是一种价值观,一套社会伦理的体系。


同样, 「反科学」的东西,也是彼此联系的。


它同样会辐射成一整套的操作手段、思辨方式、价值观以及社会伦理体系, 进而影响到这个体系下的每一个人。


淘宝这次的性别歧视广告事件,


表面上看 是孕产领域现代医学和传统偏方思想的矛盾。


往深了看 是社会领域男女平权的矛盾。


但其实,最核心的, 是先进和落后两套社会价值观冲突的矛盾。


在这场传统偏方决定生男生女的闹剧里,很多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现代医学能不能控制人生男生女?」


可以明确告诉你: 能!


PGD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也就是俗称的「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其中的「胚胎植入前的性别选择技术」(Techniques for preimplantation sex selection),能够在符合条件的环境里,以筛选染色体来控制胚胎性别。


但这套技术产生的初衷是什么?


不是为了挑选一个男孩来传宗接代,而是为了通过性别选择来避免新生儿罹患遗传性疾病。


比如说某些疾病,如果生男孩,这个孩子就会患上和父母同样的病,但如果生女孩,则是健康的。此时出于医学上的考虑,才能选择要健康的女孩。


正是因为如此,这项技术的使用是被严格限制的。


包括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英国人类生育和胚胎学管理局(HFEA)、欧洲人类生殖协会(ESHRE)在内的欧美各大医学会,均明确要求,这种性别选择的技术,只能用于治疗某些遗传疾病,而不能用于非医学目的的性别选择。


而在国内,这项技术更是 通过法律严格限制了它的适用环境, 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而易举的以个人喜好来决定新生儿的性别。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9号)


这是科学的方法,对待新生儿性别选择的态度:


以尊重生命为初衷,以循证医学为手段,以法律的契约精神为约束,以最大之努力扼住人性道德中的恶,换来以平等之心对待每一个降临于这个世界的生命。


那在反科学的价值体系里,新生儿性别选择的目的是什么呢?


淘宝的这次广告事件,所售卖的产品,无论它们的效果从医学上看是多么的荒诞,多么光怪。


但我们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这些所谓能够决定生男生女「药品」。


这些所谓对新生儿性别选择的渴望,他背后的售卖或者是购买的初衷:


其实是建立在重男轻女这种封建糟粕的伦理基础上,以荒诞可笑的「药理」逻辑,来满足早就被现代文明社会定位为「恶」的个体私欲。


这次的淘宝事件发生后,很多人说,那些卖的「药品」,或者我们姑且称之为药品的「东西」,其实只是糖丸,对人身体无害,无需过多苛责。


然而这一次,只是荒诞可笑的一个广告事件,或许无害,或许只是我们眼里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赚取智商税的过程。


但是就像我开头所说。


反科学的东西,它不是孤立的一件事情,一个物品,而是一个被构建的完整体系,并且是能影响到这个体系下每一个人。


也许这次,生男生女的「药丸」无害。


那把医生送进监牢的鸿茅药酒呢?


那打着治病广告的莎普爱思呢?


那把儿童打死的拍打治疗呢?


那上溯到 1980 年代火遍大江南北进而衍生出邪教的气功浪潮呢?


这不是所谓中西医的矛盾,也不是所谓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矛盾。


这是科学与反科学,先进与落后,两种完全冲突的社会价值体系的矛盾。


这次的淘宝的性别歧视广告事件,会很快落幕。


但我们必须意识到,那些早应该被扫尽历史垃圾堆的思想、社会伦理、价值观,不会自己自动走向消亡。


反而他们会借助现代文明的工具:互联网、新媒体、线上交易...... 更加肆意的侵入我们的现代生活。


而资本的逐利性完全无法阻止,甚至会纵容这些丑恶,让那些原本还只是藏在阴暗角落里的污垢,辐射到更远的地方。


今天我们看到性别歧视的广告堂而皇之登上中国最大电商平台的首页,那明天这股逆流掀起的浪潮还会有多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