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晒爱思PsyEyes
教心理学的唐映红老师个人专栏号。以心理学为基础诠释世间万象。只要有人,就有江湖;只要是江湖事,无不可用心理学来诠释、解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壹心理  ·  童俊邀请你:开年大作,仅招60人,拼手速! ·  14 小时前  
京师心理大学堂  ·  时间就是金钱——吗? ·  5 天前  
京师心理大学堂  ·  人人都是NPD?|《新疯狂时代》 ·  4 天前  
壹心理  ·  MBTI有那么多人相信,真的靠谱吗?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晒爱思PsyEyes

人民性|拉不出屎来怪地球引力,拍不出好电影怪观众不行

晒爱思PsyEyes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6-20 00:14

正文


中国垃圾电影多,真的该怪观众垃圾吗?


6月18日,在记者发布会上,冯小刚开炮,称:刘老刚刚说了一个生产垃圾电影,这也是观众最爱说的话,那是不是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有了这么多垃圾电影,我觉得可能冒犯在座的各位,中国电影现在这么的让观众觉得吐槽,一定和大批的垃圾观众有关系,你如果不去给它捧场,它就没有生存空间,往往垃圾电影票房还很高

(《悟空问答》用户提问)


先说一个老掉牙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既与鸡无关,也跟蛋无关。好,接着下一个问题:先有垃圾观众还是先有垃圾电影?后一个问题既与观众无关,也与电影无关。稍微有点常识和智识的人都知道,跟某个化神奇为腐朽的部门有关。

常识一,观众看烂片太多,审美品味就必然低。国产影片垃圾化这么几十年,仍然坚持看国产影片当然审美品味低。

常识二,大凡有点审美追求的观众,有九种方法看到国外优秀的影片,当然不会看国产影片。这么多年,国产影片早已败坏了这部分观众的胃口,他们或者只看或主要看欧美日韩的优秀影片,或者干脆不看电影。

常识三,中国这么多人,哪怕只有30%人是审美品味低的观众,市场也比欧洲、美国、日本大。

常识四,欧美日也同样有审美品味低的观众,但70%的观众审美品味正常,主流市场当然迎合主流观众。

常识五,中国要拍出审美品味正常的影片风险太大,独特的审查制度使得哪怕是一部神奇的影片也能化神奇为腐朽。例如《异形·契约》,本来是一部高分的优秀电影,删掉6分钟后就只是一部平庸的电影。

常识六,张艺谋最好的电影《活着》;陈凯歌最好的电影《霸王別姬》;最好的现实主义影片《蓝风筝》,大陆票房全部为0。美国电影学会评的21世纪最好的25部电影,有贾樟柯的《天注定》,大陆的票房也是0。为什么?稍有智识都该知道。

常识七,傻*都知道取悦30%的观众既安全还能挣钱;取悦70%的观众既危险还可能血本无归。

常识八,一个跪着把钱挣了的导演,发现其他导演躺着就把钱挣了,当然会不悦。

常识九,拉不出屎来怪地球引力,拍不出(不敢拍)好电影怪观众不行。一个道理。

常识十,冯小刚导的所有影片在豆瓣上的评分,都不如从来没有公映过的《蓝风筝》;冯小刚在21世纪导的所有影片在豆瓣上的评分,都不如从来没有公映过的《天注定》。





黄磊新剧《深夜食堂》豆瓣评分极低,你怎么看?


黄磊的新剧深夜食堂开始播了,今天看头条说收视率不佳,豆瓣打分才2.5,对此你们怎么看。

(《悟空问答》用户提问)


被《深夜食堂》的吐槽刷了屏,然后找来看了一集,果断弃。

这是一部移植改编剧,原剧在日本广受好评;而且原著本身就切中时弊,深受读者喜爱。按说中国作为一个饮食大国,买下日剧的版权,制作方如果希望炮制出一个高分剧,可能有一万种方法。像当年香港口碑剧《无间道》被美国人买下版权,移植改编为《无间行者》(The Departed),获得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马丁•斯科塞斯摘得最佳导演奖。

《深夜食堂》有日剧的口碑,原著和原剧优秀的本子;中国社会有着远比日本要丰富得多的饮食文化和故事,仅仅北京一地所能发掘的饮食故事,世间百态可谓轻而易举。而且,找了那么一众大咖来加盟。炮制出高分剧真的难吗?

之所以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炮制出一坨垃圾,根本不是编剧、演员、导演、设计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整个影视圈弥漫的“急功近利”所导致。要想整出一个好的改变本子,甚至不需要花太多钱,哪怕找个豆瓣写手也不难啊;有了好的本子,找好的导演,好的演员,专业的设计布景,有多难?根本就是制作单位不想付出心思和努力,只想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圈钱。整个本子看不出花了丝毫的心思来讨论、打磨;只想照着日剧依葫芦画瓢,简单地模仿;同时又着急着圈快钱,以日剧的口碑和品牌,演员大咖的名头拉广告挣钱。估计一边招商圈钱,一边糊弄着拍出一个玩意儿交差就行。最终的结果就是这样,投资方钱他妈挣了,然后拍出这么一个破烂玩意儿糊弄播出,豆瓣网友给评个2.3分,也算是投资方求仁得仁的结果。

想想10多年前冯小刚曾经拍摄过的一个喜剧片,《大腕》,人还没死,葬礼招商就圈了一大笔钱,结果人楞没死,然后就想方设法给糊弄过去。《深夜食堂》其实就是《大腕》剧情的现实版。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急功近利,圈钱拍摄破烂玩意儿来糊弄观众的事情,主要原因就在于近年来中国的影视圈只要是明星,大IP,拍得再烂都能圈一堆钱,太他妈容易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要想琢磨出日剧那样接地气,能引起观众共鸣和深思的本子,《深夜食堂》里最可能出现的那些城市边缘人群的故事很容易就触碰了审查的高压线,负能量,毙。而要在《深夜食堂》里炮制正能量,像值班到深夜的警察叔叔终于把离家出走的孩子找着了之类的,也太他妈假大空了。

劣币驱逐良币。在只有市场——海量的傻呼呼的观众和广告业主——没有灵魂的中国影视圈,《深夜食堂》不就是新常态吗?哪知道还有那么多观众看日剧、美剧、英剧,口味变正常了,不那么容易糊弄了。

怪谁?!

(这篇文章首发于今天之悟空问答栏目。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访问本师悟空问答专栏。)

苹果手机专用扫码,谢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