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证券市场周刊
《证券市场周刊》创办于1992年3月,是中国最早的专业性证券传媒。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唯一刊物,《证券市场周刊》是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证券杂志。被美国期刊协会评为“世界十大财经媒体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魁北客传媒  ·  魁北克华人便利店老板仰天长叹,政府把6000 ... ·  23 小时前  
魁北客传媒  ·  魁北克华人便利店老板仰天长叹,政府把6000 ... ·  23 小时前  
济南时报  ·  黄晓明最新发声 ·  昨天  
济南时报  ·  黄晓明最新发声 ·  昨天  
坦克的书摊儿  ·  唐果——角色图! ·  3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太意外!44岁女演员官宣分手 ·  3 天前  
广西交通台  ·  太意外!44岁女演员官宣分手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  3 天前  
南京日报  ·  呀,哪吒“露馅”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证券市场周刊

高分红优势凸显防御价值 银行股估值修复持续进行

证券市场周刊  · 公众号  ·  · 2025-02-05 17:02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证券市场周刊 " 免费订阅本刊


银行β行情通常位于经济周期后半程,宽信用政策助推银行β行情。银行板块估值普遍较低,高股息特征带来较好收益预期,银行板块具备较优的分红,凸显防御价值。银行板块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在政策宽松释放积极信号、企业投资需求回暖后往往伴随银行股的修复行情。

本刊特约 方斐 /
银行板块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在政策宽松释放积极信号、企业投资需求回暖后往往伴随银行股的修复行情。

2011 12 月至 2012 7 月,央行放松货币政策,两次降准、两次降息稳定经济预期,宽松政策传导形成宽信用,导致信贷规模扩张明显,基建投资显著提升,经济向好发展,由此带动银行业绩优化、资产质量改善, 2012 年四季度至 2013 年一季度,银行板块表现亮眼,最高实现超 30% 的收益率。

2014 11 月,央行宣布下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0.4 个百分点至 5.6% ,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 0.25 个百分点至 2.75% ,随后继续降准, 2024 11 月往后半年内,银行板块实现超 70% 的收益率。

2016 年,央行继续降息推进宽货币,叠加房贷及公积金政策的放宽,房地产市场有所回暖,信贷有所扩张,银行净息差随之回升,净利润增速改善, 2017 9 29 日到 2018 2 2 日,银行板块上涨近 15%

2020 年,在外部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央行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经济恢复加速, 2020 9 25 日至 2021 2 19 日,银行板块迎来 24% 的涨幅。

回顾历史可知,银行β行情通常位于经济周期后半程,宽信用政策助推银行β行情。银行板块估值普遍较低,高股息特征带来较好收益预期,银行板块具备较优的分红,凸显防御价值。

上市银行分红总额稳定提升

相对于其他板块,银行板块具有明显的高股息、高分红的特征,股息收入确定性强,从投资角度出发,通常作为防御板块以提升安全边际。在资产荒背景下,近期沪深 300 指数维持在 3900 点左右,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至 1.75% 左右,资本市场处于一定的波动状态。叠加监管打破刚性兑付,理财等资产净值化趋势明显,波动低、收益率高的资产难寻,由此,具有高股息收入及较强稳定性的银行板块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直以来,银行股的高分红属性颇受市场关注,主要表现为上市银行分红总额稳定提升,分红率居于高位。而高分红率带来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2023 年,除兴业银行、光大银行、贵阳银行、西安银行、兰州银行外,其余银行均实现分红的持平或增长;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分红总额均超 1000 亿元,国有六大行合计分红总额超 4000 亿元,分红体量突出。国有大行是上市银行分红的主力军, 2023 年,国有大行合计分红 4133 亿元,占银行股总分红的比例约为 67%

2023 年年报及 2023 12 31 日收盘价为基准测算, 20 家上市银行股息率超 6% ;其中,成都银行为 7.96% 、上海银行为 7.71% 、平安银行为 7.66% 、招商银行为 7.09% ,股息率居前。股息率为选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上市银行分红及股息率的提升有利于推动银行的价值增长,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多家银行提高分红比例,提升安全边际,平安银行、瑞丰银行、浦发银行等银行分红比例提升幅度居前,国有六大行多年分红比例均超 30% 。从 2023 年年报来看,平安银行分红比例涨幅最大,从 2022 年的 12.15% 提升至 2023 年的 30.04% ,涨幅为 17.88 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此前几年的盈利主要用于资本补充及公司发展,而 2023 年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为 13.43% ,较 2022 年年末提升 0.42 个百分点,资本比例稳步提升,分红贡献率提升。

此外,浦发银行、瑞丰银行、上海银行、招商银行、齐鲁银行 2023 年的分红比例较 2022 年分别上行 7.32 个百分点、 5.63 个百分点、 3.48 个百分点、 2 个百分点、 1.37 个百分点。

国有大行多年来的分红比例均超 30% ,其中,交通银行 2023 年分红比例为 32.66% ,在国有大行中保持领先。国有大行有望保持分红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考虑长远利益、全体股东的整体利益及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推进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较为密集, 2023 12 月,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鼓励上市公司增加现金分红频次和提高分红水平。 2024 4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强调了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积极、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

在此背景下,上市银行积极响应监管的号召,中期分红如火如荼,多家银行已公布中期分红方案。截至 2024 12 月,约 20 家银行公布中期分红方案,其中, 7 家银行已经完成中期分红。上市银行积极实施中期分红计划,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与分红的预期,同时能够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国有大行资本补充有望落地

2024 9 24 日,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宣布,国家计划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巩固其稳健经营发展的能力。 10 12 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进一步明确,财政部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根据财政部透露的信息,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经启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方案。 2025 年将可能通过中央汇金公司注资、定向增发、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资本等方式,增加国有大行的核心一级资本,从而提升国有大行自身的经营能力。

一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增加资本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内源性补充渠道。 2018 年至 2022 年,在六大国有银行的累计净利润中,约 2/3 用于补充自身的核心一级资本。但从近年上市银行的业绩来看,受存贷利差收窄、减费让利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银行利润增长的压力较大,资本补充压力也有所抬升。因此,为国有大行增资有利于统筹内部、外部渠道充实资本,提升大型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

信达证券根据 2024 年三季报的数据进行了静态测算,假设各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 1 个百分点,以最新财报数据(截至 2024 9 30 日)为基准测算的 0.8 PB 对应的价格进行增资。

测算结果显示,增资会对国有大行的分红有所摊薄,以 2023 年分红总额进行测算,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分红分别影响 -8.2% -8.1% -9.9% -9.1% -11.6% -10.8% ;以 2023 年净利润进行测算,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 EPS 分别影响 -8.7% -4.9% -5.3% -7.5% +4.5% -11.2%

对于中小银行而言,通过可转债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为常见方式。近年来,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压力加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区域银行资产规模的持续扩张,尤其是地方经济较为优异的银行,扩表步伐并未减慢; 2. 信贷资产的风险有所上行,导致总资产风险权重上升从而加大了资本消耗; 3. 金融监管要求的提升增加了资本补充的压力。

截至 2024 12 19 日,共有 11 家上市银行的可转债还在存续期间,主要以区域性中小银行为主;其中,成银转债正股价格已触发可转债强赎价,成都银行可强赎以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此外,南京银行、齐鲁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发行的可转债已有部分转股,后续有望持续补充资本。

银行股估值修复行情机会凸现

当前银行 PB LF )为 0.64 倍左右,银行高股息特征确定性较强, 2023 年,上市银行分红总额超 6100 亿元,超 10 家银行进行中期分红。多家银行表示分红率有保障,当前配置银行股股息收益稳定性较好。在中特估叠加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银行股防御属性凸显。相对稳定的高分红水平为银行板块增加防御属性,当前时点具有更大的优势。

政策加码有望扭转经济预期,银行为顺周期板块,经济周期后半程往往是银行β行情的触发点,政策利好银行基本面修复,地产、城投风险有望逐步化解,多种因素有望贡献银行板块估值反弹。

根据平安证券的分析,银行股的两个突出特征“高股息 + 顺周期”,在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有望获得近一步强化:一方面我们持续提示银行板块股息价值的吸引力,按照 2023 年分红额以及 1 8 日收盘价计算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达到 4.3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