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官方订阅号,为CCF会员及计算领域的专业人士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悦读 |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  昨天  
食安安徽  ·  滁州市召开食品召回工作交流座谈会 ·  2 天前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  合理用药 | 缺铁性贫血口服补铁剂的注意事项 ·  3 天前  
中国药闻  ·  更大力度!中国稳外资20条发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计算机学会

CNCC | 第五届泛在智能环境下的移动计算思辨论坛——下一代体系架构如何驱动泛在智能移动计算?

中国计算机学会  · 公众号  ·  · 2024-10-10 17:15

正文

CNCC2024



论坛简介:

第五届泛在智能环境下的移动计算思辨论坛——下一代体系架构如何驱动泛在智能移动计算?

举办时间 :10月24日13:30-17:30

地点 :秋苑-教室区(西1)

注:如有变动,请以官网(https://ccf.org.cn/cncc2024)最终信息为准



泛在智能环境由多颗不同轨道上、不同种类、不同性能的卫星,通过空中的飞行器的中继,对地面和节点进行网络覆盖,提供各维度的数据收集、处理和计算移动服务。泛在智能环境下的移动计算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完成智能体和智能环境的互联互通,并实现环境内个体或群体协作的智能化移动计算。


泛在智能环境下的移动计算技术是国际上刚刚兴起的、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领域,对地面的节点(包括移动的人和车,以及固定基础设施)进行覆盖,更大程度地满足未来互联网移动计算的需求,形成地球表面的全接入,并进一步提供计算资源和计算能力,最终实现所有智能体的智能化计算。在智能环境下的移动计算如何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来实现智能体和智能环境的互联互通,个体或群体协作方式,以及下一代体系架构如何驱动泛在智能移动计算是当前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论坛将探讨面向泛在智能环境下的移动计算,从传感云与移动边缘计算的概述与现状、算力网络与算网融合服务、高可靠工业物联网动态自组网方法等方面探讨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论坛日程


顺序

主题

主讲嘉宾

单位

1

AI与无线网络的深度融合

崔曙光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

AI大模型赋能网络智能运营实践与思考

程新洲

中国联通研究院

3

自然科学对互联网体系结构创新的启示

罗洪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

低开销网络测量理论和算法

谢鲲

湖南大学

5

基于车联网的快速路多车道交织区协同控制

刘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6

思辨环节

论坛主席及讲者




论坛主席及嘉宾介绍


论坛主席


赵亮

CCF高级会员、物联网专委会执委,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计算机学院院长


简介: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特邀学者,辽宁省学术头雁、“兴辽英才计划”青拔人才、沈阳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沈阳市领军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2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ESI热点论文3篇、高被引论文6篇。


共同主席


徐乐西

CCF高级会员,中国联通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主任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


简介: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企业导师,博导/硕导,IEEE/CCF/CIC高级会员。CIC、CICC、CCIA多个专委会委员,发表论文200余篇(5000余次引用、ESI热点/高被引论文6篇),专著3部,国家/国际/行业标准50余部,申请专利50余项。


论坛讲者


崔曙光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双院院士、深圳市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广东省未来智联网络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主编


简介:全球高被引学者,IEEE Fellow,长江学者。回国后先后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执行院长、校长学勤讲座教授、深圳市未来智联网络研究院院长、港中深-京东集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广东省未来智联网络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CCF-A核心期刊)主编等。

报告题目:AI与无线网络的深度融合


摘要 :随着无线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AI与通信网络的双向融合成为时代的产物。首先介绍无线网络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然后阐述AI与通信网络双向融合的技术趋势。随后讨论AI for network和Network for AI两个融合方向,并分析下一代通信网络和未来智能通信系统的新方向。随后讨论使用智能算法赋能未来移动互联网络从5G到6G的演进。最后,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撑6G应用场景,探讨未来如何结合6G加速虚拟现实融合,打造轻工业元宇宙来支撑新质生产力。


程新洲

中国联通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网络智能运营研究中心总监、中国联通集团领域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


简介: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联通研究院总监(处长)、中国联通集团领域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大数据产业促进会荣誉会长,中国科协及中国通信学会“青托工程”导师。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6部,申请专利200余项,主导ITU、3GPP等国际标准30余项,荣获国际/省部/集团/行业级奖项70余项。

报告题目:AI大模型赋能网络智能运营实践与思考


摘要 :2024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国资委近期召开“AI赋能 产业焕新”专题推进会,要求中央企业要加快布局和发展智能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等。首先介绍了AI大模型赋能网络智能运营的政策背景,讨论行业趋势发展。随后探讨大模型关键技术和落地部署,包括生成式AI推动数字化内容生产与创造,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图文音统一知识表示,检索增强生成减轻大模型幻觉。随后介绍大模型赋能网络运营实践案例,包括大模型赋能网络优化,大模型赋能电信客户服务等。最后,探讨了算力国产化、绿色节能,AI安全的未来发展思考。


罗洪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青


简介: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委会委员。长期研究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理论与关键技术,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获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2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报告题目:自然科学对互联网体系结构创新的启示


摘要 :创新互联网体系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在安全性、规模可扩展性、可演进性、可管理性等方面的问题,是信息网络领域数十年来悬而未决的国际学术难题。针对互联网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特点,本报告借鉴自然科学发展史及其背后的科学思想,并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系统观念,揭示互联网的功能本质和网间互联本质,分析互联网体系结构创新需要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一种基于上述本质和原则对互联网体系结构的创新探索——共生网络。


谢鲲

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青


简介: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沙市“巾帼建功”标兵,湖南大学岳麓学者,湖南大学科研标兵。目前担任超算与人工智能融合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