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很多人困扰的问题和选择。应该选哪个呢?是金钱,还是意义?
有些医生在乡村工作,挣钱很少,却很有意义;有些私募股权投资大师赚了很多钱,然后斥巨资放纵自己,或是购买一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来分散自己对无意义生活的注意力。
因为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我们真的不喜欢错误的二分法,将两种东西互相对立,进行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金钱与意义之争便是一种错误的二分法。
虽然乍看起来,有意义的的工作和赚大钱完全是两码事,而且经常互不相容,但是细看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或者说,不一定非得如此。
对于金钱和意义之辩,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人生应具备一致性,也就是说,你的生活应符合你的价值观。
为了做到这一点,你需要一种方法,知道自己何时走在正轨上,何时又偏离了轨道。
你需要创建自己的指南针。
工作观与人生观的一致性,意味着你可以清楚地将“你是谁?你信仰什么?你正在做什么?”这三件事联系起来。
工作观并不是工作描述,更不是“我想要一间高级办公室和一辆公司配发的汽车”这样的愿望清单。
工作观是一种宣言,是你定义“好工作”的价值观,是阐述你对工作整体看法的哲学思想。
人生观听起来似乎很高深,让人望而生畏,其实它只是你对一些问题的独特看法,比如:是什么赋予人生以意义?是什么让你的生活具有价值?人生观还可能涉及你的家庭或社区的其他成员。
人生观可能有一种精神层面的成分。人生观可以帮助我们定义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它可以解决以下问题:
除了努力让人生观和工作观一致,拥有清晰的工作观和人生观的另一个好理由,就是你不会意外地生活在别人的工作观或人生观中。
如果在你的人生观的指导下你认为让你的人生有意义的方法是花时间陪伴家人,但是你工作太忙,以至忘记了孩子的生日,而且你已经三周没有回复你兄弟的语音留言了,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会因为缺乏这种一致性而产生压力。
又比如说,如果你的工作观是应该为意义和价值而工作,而作为一个零工经济者,你会发现大部分的高薪自由职业都来自于一家公司,而这家公司的产品你永远不会购买,因为它的产品正在破坏环境。如此一来,你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说服自己,你并不是那个卖空未来者。
戴夫在硅谷的高科技企业工作。他很努力,每周工作五六十个小时,有时甚至达到70 个小时。他有妻子和家庭,但他的工作要求他四处奔波。他错过了大部分家庭晚餐,很多时候都到了晚上10 点,孩子们都上床睡觉了之后他才到家。
戴夫说他想多花点儿时间在家陪伴妻儿,但他的实际行为却并非如此。
戴夫为了早点儿回家想尽办法,但都没有奏效。当他听到同事说他是工作狂时,他很困惑。他并不像他所认识的“真正的”工作狂那样,对工作上瘾。工作狂只关心工作和金钱,戴夫不是那种人。不过他确实过得像那种人。
他的生活缺乏一致性。戴夫辞职了。他确信新工作能让他及时回家吃晚饭。然而并没有。他又尝试换了新老板、新职位,甚至尝试了一个新行业,他以为这样可以解决 “工作过度”的问题。
有时候,生活会以最出乎意料的方式介入,戴夫的妈妈得了癌症,戴夫知道她时日不多,便请了假,此时他已经是公司市场部副总裁了,他想确保自己有时间专心照顾妈妈。
几乎就从那时起,戴夫注意到事情开始变得有所不同。他和妈妈一起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他发现,他也有更多时间关注自己的家庭了。
紧接着,其他事情陆续发生。一些以前的老板和其他公司的朋友开始给戴夫打电话,问他能否抽出几个小时或一两天的时间帮他们做一些小项目的咨询工作。他根据妈妈和家人的需求进行了权衡,拒绝了一些请求,同时也接受了一些。
与全职工作不同的是,上班时,戴夫不可能拒绝任何项目,而咨询的框架给了他一种之前全职工作时所没有的自由感。他之前也曾短暂地想过做一名独立的咨询顾问,但这个想法似乎有点儿吓人,他不确定这么做能否养活全家。但现在,他偶然地“原型化”了这种新的生活方式。
他成了一名全职顾问。虽然他放弃了高薪和漂亮的头衔,但他争取到了一些时间,可以指导儿子的棒球队,与家人一起度假,并在主日学校教书。
戴夫认识到自己很擅长努力工作,喜欢做很多工作,但在公司里工作对他而言并不合适。戴夫适合零工经济的工作方式,甚至在零工经济出现之前,他就在以零工经济的方式工作了。
一致性并不意味着一切都会完美地融入你完美的生活中完美的每一天,而是意味着你正在尽自己所能让你的人生观和工作观保持一致,不论你的人生观和工作观是什么。
如果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我们是谁?”“我们信仰什么?” “我们正在做什么?”之间的联系,我们就知道我们正按正确的航线行驶,我们的指南针起作用了。
写一小段工作观反思,写一小段人生观反思,唯一能错误地进行这些反思的方法,就是根本不进行反思。写完反思之后,看看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互补的地方,留意你的生活哪里是一致的,而哪里又是不一致的。
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保持好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挑战在于如何遵循你的指南针并使其具有一致性,
使你感觉自己的生活正在为你服务。
我们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
“你
是做什么的?”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这个问题,但它确实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爱因斯坦说过:
“不是所有可以衡量的东西都有价值,也不是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被衡量。”
我们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尤其是在“计算”金钱和意义方面,希望你能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输出,要清楚自己衡量的是什么。
① 在市场上,我们通常用“金钱”来衡量我们的输出。
当人们问起一份工作时,他们总是会问:“这份工作你能挣多少钱?”你赚的钱越多,在就业领域就越成功,至少在大多数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中如此。
② 在非营利世界,人们输出的是影响力。
利润不是目标,目标是终结疟疾、教育孩子,或者改变世界。
不管是为非营利组织还是营利组织工作,大多数人都关心自己在赚钱以及影响力方面是否成功。找到二者之间正确的结合方式并使之保持下去,有助于他们过上更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还发现,当人们确定了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创建了指南针后,更具创造性的生活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出现。
大多数人,甚至那些不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都希望自己在生活中能有更多的创造力。
金钱、影响力和表达力,这是人们衡量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输出的三种不同方式。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衡量”你有多成功。找到三个衡量指标的“组合”会增加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因此,
找到你在当下的金钱、影响力和表达力的“组合”至关重要。当你接通你的“输出组合”时,你的生活就处于和谐状态,听起来不错,氛围也会很好。
对于市场经济,我们衡量的是“万能的金钱”;对于“创造不同”经济,我们衡量的是影响力;而在创意经济里,我们衡量的则是表达力。
在比尔去斯坦福大学工作之前,他是一家咨询公司的总裁,手下有40 人。
他喜欢和客户一起工作,解决他们棘手的设计问题。有时他认为他们团队设计的产品会对世界有帮助,有时又觉得那些只是不错的产品设计而已。
在咨询工作中,如果总是在考量别人的想法,就很难控制影响力和表达力。他做这项工作主要是为了找到一种有趣的赚钱方式。
在他的“输出组合”中,可以看到金钱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影响力和表达力。比尔对此并不介意,至少当时如此。
接着比尔收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工作邀请,他的“输出组合”随之变为如下图所示。
当比尔决定成为一名全职学者时,他的薪水减少了50%,所以他把仪表盘上的“金钱”这项设为30。
与沃伦·巴菲特相比,比尔赚钱不算多,但是对比尔来说还不错,并且工作让他很开心。
他在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他的目标是培养1000名聪明的设计师,时刻准备解决世界上的各种难题。
他已经为这个目标努力了12 年,现在离实现目标已经近在咫尺。
“产生影响”这一点他基本已经做到了,在他的仪表盘中,影响力达到了可观的80。
比尔未来的“工作”即将到来——在未来几年内,他计划到“创造表达”领域去做一名全职艺术家,靠写作和绘画“谋生”。
现在,为了迎接这个未来,他在旧金山的道格派奇街区开设了一间工作室,这里离他家只有4 个街区。他可以在两处轮换着过周末,精进他的写作和绘画技能。如今他的“表达力”在他的“输出组合”仪表盘中仍然处于低位,但这是他的选择,当下已经足够好了。
当你接受并理解你正在玩的游戏时,你就会明白,应该根据游戏规则来衡量游戏回报的价值,无论是金钱、影响力还是表达力。
没有任何内在原因能阻止你拥有金钱、影响力和自我表达力,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拥有这些。
人们总是这样做,他们设计巧妙又变通的方案,将他们对影响力和表达力的需求与靠做自己喜欢的事谋生的方式结合起来。
时不时地检查并更新一下这个简单的“输出组合”仪表盘,或者在你认为自己的人生一致性可能受到影响的时候,随时检查并更新仪表盘。
我们认识成千上万正在设计职业生涯的人,其中许多人都在为以下三个问题烦恼:
这些问题都与你正在扮演的角色以及你的影响力来自何处有关。如果我们寻求一种一致的人生、一种和谐的人生,那么在我们寻找的人生中,你也应该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影响。
因此,我们真的应该密切关注我们在做的事,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以及这一角色如何能实现我们所寻求的影响力。